摘要:这场轰动娱乐圈的 “撕奖事件”,始于某国际电影节(东京电影节)期间的一场行程争议。白百何参演的电影《罗目》成功入围该电影节相关奖项,她本人也按原定计划飞往东京,参与影片展映、媒体采访等前期活动,全程积极配合,多次在社交平台分享电影节相关动态,言语间难掩对奖项的
这场轰动娱乐圈的 “撕奖事件”,始于某国际电影节(东京电影节)期间的一场行程争议。白百何参演的电影《罗目》成功入围该电影节相关奖项,她本人也按原定计划飞往东京,参与影片展映、媒体采访等前期活动,全程积极配合,多次在社交平台分享电影节相关动态,言语间难掩对奖项的期待。
然而,11 月 3 日,白百何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 “小作文”,字里行间满是委屈与不满,瞬间点燃舆论。她在文中称,当天突然收到制片人彭女士的通知,被告知 “没有得奖,可以回国,无需参加 11 月 5 日的闭幕式”。这一消息让她措手不及,也让她感到极大的不被尊重。
白百何在文中明确表达了两大核心诉求:一是质疑剧组的决策,认为即便自己未获得个人奖项,作为影片主演,也应有权留在现场与剧组共同庆祝影片的荣誉,而非被 “提前劝退”;二是暗指导演张律缺乏对演员的基本尊重,“自始至终处于隐身状态,从未主动联系过我,哪怕一句解释或问候都没有”。为了强化自己的 “委屈”,她还特意提及其他影片剧组,以《春树》为例,称 “人家无论谁得奖,都会让所有主创共同分享喜悦,这才是剧组该有的样子”,言语间暗示《罗目》剧组对她存在明显的 “区别对待”。
这篇 “小作文” 发布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被白百何的 “遭遇” 打动,纷纷站队支持她,指责《罗目》剧组 “行事不透明”“不尊重演员劳动成果”。有网友留言:“主演辛辛苦苦参与影片拍摄和前期宣传,最后却被这样草率对待,换谁都会生气”;还有人猜测 “剧组背后肯定有内幕,说不定是为了给获奖的演员铺路,才故意排挤白百何”。
更有甚者,在电影节官方尚未公布完整获奖名单的情况下,将矛头指向同剧组的演员王传君,传出 “王传君抢了白百何影后奖项” 的不实传言。这些毫无根据的猜测在网络上快速扩散,让正在专注于作品宣传的王传君平白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其社交平台评论区被大量不明真相的网友攻陷,充斥着质疑与指责。
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白百何始终保持 “受害者” 姿态,未对针对王传君的不实传言进行任何澄清。反而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 “还能这么操作” 的模糊动态,配上无奈的表情,进一步加剧了网友对 “剧组不公” 的联想。其工作室也趁势转发大量支持白百何的言论,刻意强化 “白百何受委屈” 的舆论导向。一时间,支持白百何、声讨《罗目》剧组成为主流声音,她被不少网友塑造成 “敢于对抗行业潜规则、为自己争取合理权益” 的正面形象。
就在 “白百何被排除颁奖” 的舆论热度逐渐回落时,11 月 7 日,白百何工作室突然发文,声称 “为还原事件真相,回应外界质疑”,公开了白百何经纪人与《罗目》剧组对接人的聊天记录截图及事件时间线梳理。工作室本想通过这些 “实锤证据” 进一步坐实 “白百何被剧组不公对待” 的说法,却万万没想到,这些精心挑选的证据,反而成为 “打脸” 白百何的关键,让事件出现戏剧性反转。
根据工作室公开的聊天记录,整个事件的时间线清晰呈现:11 月 3 日晚上 19:24,制片人彭女士首先主动联系白百何的经纪人,告知 “白百何没有拿奖,4 号可以安排回国行程”。经纪人收到消息后,随即向彭女士追问核心问题:“是电影一个奖都没有,还是仅仅白百何个人没拿奖?”
20:06,剧组对接人给出明确回复:“电影有获奖,分别是最佳导演奖(导演张律)和最佳男演员奖(演员王传君)。” 经纪人看到这条回复后,仅简单回复了一句 “恭喜剧组”,此后双方的聊天便戛然而止,没有再就 “是否留下参加闭幕式” 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沟通。
最引人质疑的是,工作室在晒出这张 “20:06 剧组告知获奖情况” 的聊天截图时,特意在图片上手打了一行补充说明:“收到通知:白姐可以正常回国了”。这一操作看似合理,实则画蛇添足。按照逻辑,若要证明白百何 “被剧组要求提前回国”,最核心、最关键的证据理应是 19:24 制片人彭女士首次告知 “可以回国” 的原始聊天记录,而非在后续告知获奖情况的截图上 “手动添加说明”。这种避重就轻的证据呈现方式,让不少网友产生怀疑:“为什么偏偏不放出最关键的初始沟通截图?是不是里面的内容和白百何所说的‘被排除’不符?”
除此之外,现有证据还暴露了两处无法解释的明显矛盾。第一,经纪人在 20:06 就已经明确知晓 “白百何个人未获奖,但影片及其他主创获奖” 的完整情况,作为行业内专业的经纪人,理应清楚 “获奖人员需留下参加颁奖仪式,未获奖人员可根据自身行程自行安排” 是电影节的行业常规。既然知晓这一规则,为何还要支持白百何发声质疑 “被剧组排除在颁奖之外”?这不禁让人怀疑,白百何团队从一开始就有意忽略行业常规,刻意制造 “被不公对待” 的假象。
第二,工作室手动添加的 “白姐可以正常回国了” 这句话,原始语境究竟是什么?在不同的沟通场景下,这句话的含义有着天壤之别。它既可能是 “剧组强制要求你必须回国,不准参加闭幕式”,也可能是 “考虑到你个人未获奖,无需特意留下配合颁奖,可根据自己的后续行程决定是否回国,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如果制片人原话是后者,那么白百何所谓的 “委屈” 便失去了任何事实依据,而工作室刻意模糊原始语境、手动添加引导性说明的行为,就明显带有 “误导舆论” 的嫌疑。
这些矛盾点的集中暴露,让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重新审视整个事件的真相,原本一边倒支持白百何的舆论开始出现松动,质疑 “白百何在撒谎”“利用网友情绪博同情” 的声音逐渐增多,事件的风向悄然发生转变。
来源:牟平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