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围绕唐二婶和田大妈两个家庭,在生育、恋爱、家庭等方面所经历的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影片定位为轻喜剧,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电影风格轻松惬意。老演员凌元自六十年代《锦上添花》后,再次和谢添导演合作演喜剧,饰演田大妈。“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唐二婶由马琳饰演
电影《甜蜜的事业》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8年精心制作的一部喜剧电影,由谢添执导,凌元、马琳、李秀明、李连生等主演,于1979年3月与观众见面。
影片围绕唐二婶和田大妈两个家庭,在生育、恋爱、家庭等方面所经历的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影片定位为轻喜剧,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电影风格轻松惬意。老演员凌元自六十年代《锦上添花》后,再次和谢添导演合作演喜剧,饰演田大妈。“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唐二婶由马琳饰演。刘钊饰演寡言少语、木讷呆板的科研迷唐二叔。著名京剧演员马泰,饰演一个沉迷于技术革新的田大伯。其中,青年演员李秀明,饰演外表美丽纯洁,更怀揣着远大的理想的唐招弟。李连生饰演糖厂的汽车司机田五宝,也是唐招弟的恋人。此外,还有饶岚饰演的田四秀,钟勇饰演的杨爱甘,李唐饰演的老莫等。他们的出色表演,为影片注入了生动的活力。
电影《甜蜜的事业》,延续了谢添导演的轻喜剧风格,通过幽默与温情的结合,反映了年轻人在四化建设中的勇于冲破旧思想、旧习俗束缚,积极追求新生活并投身到新时代的中的昂扬风貌。也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将老年人在计划生育上“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揭示出来,让人们在笑声中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新的生育观念,树立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广西壮族自治区话剧团三幕话剧《甜蜜的事业》
电影《甜蜜的事业》在七十年代,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鲜为人知的是,《甜蜜的事业》虽然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组织拍摄的,但题材取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话剧团1978年进京汇演的三幕话剧。这个话剧原主线为田大妈帮助唐二婶先进帮后进,田大妈为女一号。话剧中招弟、来弟、梦弟、唤弟、盼弟五个女孩在舞台上,十分的活跃。当时有一位六岁的小孩,男扮女装饰演梦弟,成为很受欢迎的童星。他就是后来著名的影星黄磊,1977年6岁时他首次参演该剧,在剧中男扮女装饰演“梦弟”一角,并由此扬起了他进军艺坛的风帆。
6岁黄磊男扮女装饰演“梦弟”一角
由话剧改编电影后,电影主线由田大妈先进帮后进唐二婶,改为以唐二婶和唐二叔一家为主线,在多女求子中好人犯错、自食其果,从而在事实面前自已教育自已。而田大妈则成为女二号,作为计划生育干部,在做唐二婶工作面临男到女家这一新生事物时,传统观念和现实冲突让她饱受纠结……
凌元饰演的田大妈
由于剧本的改变,女二号变为女一号。原本作为女一号的凌元,当时已经62岁,早过了生育阶段,再演颇能生育的女一号唐二婶,显然已经不合适。所以,凌元只能出演女二号田大妈。那个时候的演员,不会因主角配角而争名夺利,戏大于天是她们那个时代演员的职业操守。
原来的配角变主角,戏份就大了许多,谁来演女一号呢?这成为谢添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让王晓堂来演唐二婶。但天生丽质,五官精致,长相俊美的王晓堂,感觉自己和豪爽泼辣的村妇,有较大的气质差距,没有把握驾驭这一挑战性极大的角色,所以婉言谢绝了谢添的邀请。王晓堂不能出演唐二婶,谢添只能另选演员。突然,他想起了他筹拍戏剧电影《七品芝麻官》选演员时,曾到河南省各个豫剧团选演员,其中河南豫剧院三团演员马琳,性格豪爽,说话直截了当,特别适合泼辣豪放的唐二婶。所以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马琳,成为了唐二婶的人选。
马琳在豫剧《朝阳沟》中
刘钊是北影厂的演员,也是谢添导演的朋友。谢添让他演唐二叔,他开始并不愿意,感觉他演这个农村科研迷没把握,想演戏份少一点的老莫。但谢导演坚持让他演唐二叔,并认为他身上有股知识分子的味道,无论是气质还是形象,都十分的契合。实践证明,谢导演太有眼光了。刘钊长腿细腰、瘦高如竹,脸颊和肩胛骨、肋骨凸起,瘦骨嶙峋的仿佛一阵风过就会飘走。再加上高度近视镜,一个文弱书生跃然眼前。
李秀明,1972年初中毕业后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学习,1973年结业后留院任演员。1976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专业电影演员。在拍摄《甜蜜的事业》之前,她1975年已经参演了个人首部电影《春苗》, 随后又参演了《年青的一代》《西沙儿女》(未公映)《巨澜》。1978年,参演由谢添执导的喜剧电影《甜蜜的事业》,在片中饰演光明大队社员唐招弟。
李秀明虽然演的是喜剧,但她的表演还是以正剧为主,喜剧特点并不明显。但她在同时代的女演员中,出演角色早,演出过的角色多,表演经验还是较她人丰富一些。在该剧表演中,因是本色出演年轻姑娘,演的还是很不错。
反观他的“对象”,李连生饰演五宝时已经36岁,年龄上和二十多岁青春朝气的李秀明违和感太过明显。虽然他六十年代出演过《硬骨头六连》《红色邮路》《小二黑结婚》,七十年代初演过《海霞》(饰陈小元)、《决裂》(饰杨志豪),但都是小配角,表演上没有令人特别印象深的角色。在该剧中,他的出现,从青春帅气,到喜剧特色,都十分平淡,感觉算是该片的一个败笔。
电影中最吸引人的是五宝和招弟在户外男追女跑的情节,这是当时最浪漫和难得一见的慢动作。其时最初电影设想让五宝拥抱招弟,但在那个还很传统的年代,李连生和李秀明总是抱不和谐,要么头贴上了,下巴却离的很远。要么贴上了,根本看出一点情人甜蜜的味道。李连生毕竟是过来人,还好说,李秀明当时还是大姑娘,这一关总是过不去。无奈,谢导让他两拉着手转圈,然后女跑男追,成就了七十年代这段最美的慢动作。
可能没有人知道,在这部电影中,有两位演员和北大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这两位演员在此片中都是配角,一位是饰演小配角小豆的石小满,一位饰演田大妈女儿田四秀爱人杨爱甘的钟勇。他们两人饰演的角色不同,但他们两人的身份却是一样的:北大荒知青。
石小满饰演小豆
石小满,男,1955年出生于北京,他既是北京知青,又是著名影视演员石羽的儿子。石小满从5岁开始闪亮银幕,先后在《革命家庭》《南海潮》《大李小李和老李》《穿越烽火线》等影片中有精彩表演,成为当时家喻户晓“中国第一童星”。在掌声、鲜花簇拥的同时,周恩来总理曾多次亲切地把小满抱在怀里。尤其是1963年,被著名导演谢添挑中,出演中国首部人偶合拍影片《小铃铛》,1964年首映时在中国风靡一时。9岁的石小满也因此成为中国的一个天才童星,家喻户晓。
1969年,石小满下乡到黑龙江省老莱农场务农。1976年,以文艺兵身份入伍38军114师;1976年后,石小满重回影视圈,参演了电影《甜蜜的事业》。
1969年8月,钟勇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十一团(现牡丹江管理局855农场)20连,开始他在连队赶马车,后因为他极具艺术天分,被调到四师宣传队。
1977年,侯宝林(二排左六)和郭全宝(二排左八)郝爱民(二排左二)马曾慧(二排左三)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演出,和四师宣传队队员合影。钟勇(二排右三)
1978年,钟勇参军进入海政文工团。在部队文工团繁忙的演出中他坚持艺术创作。他创作的活报剧“如此照相”,即对文革中极左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又有着对往事不堪回首的诙谐幽默,一经演出就大获成功,并被姜昆看中并改编成相声,成为姜坤一举成名的重要作品。
钟勇饰演杨爱甘
在进行相声等曲艺创作的同时,钟勇还涉足影视圈,在电影《甜蜜的事业》中,他扮演了唐二叔的助手兼女婿,爱搞甘蔗试验的技术员杨爱甘。
1993年,钟勇转业到中央电视台,并以他丰富的经验和艺术底涵,于1999年创办了中国内地最早一档兼具影视资讯与专题报道的电视栏目《影视同期声》,钟勇成为该节目第一任节目主持人和责任编辑。该节目立足中国电视剧报道,透过专业视角,洞察影视热点,一播出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钟勇(中)和姜昆(右)李文华合影
饰演老莫的演员叫李唐,他名气虽然不大,但塑造的那个能唱青衣的工会干部老莫,举手投足间有股电影《功夫》裁缝阿胜那种不可言喻的妩媚,令人印象深刻。
李唐原名李念堪,1928年3月生,河北深县人,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6岁参加八路军,先是在深县抗日宣传队,后调到冀中军区第六分区前线剧社任演员,能唱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歌剧,又能说快板、跳秧歌等。他五六十年代就演过一些电影,如《吕梁英雄传》《走向新中国》《红旗谱》《新儿女英雄传》《龙须沟》《无穷的潜力》等,但都是很小的角色,观众没有什么印象。在《甜蜜的事业》中,做梦都想要女孩的老莫,让人印象深刻。
李唐饰演老莫
电影拍摄地,初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但广西当进经济欠发达,农村和甘蔗厂环境很差,谢添等找不到欣欣向荣、充满活力、拥有较现代化的城镇和甘蔗厂。正在一筹莫展时,在广东军区话剧团谢添的儿子谢钢向父亲建议,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城镇和工厂建设非常好。于是谢添等就到江门甘蔗厂去考察,一看非常满意。最后影片是在江门甘蔗厂和邻近的新会县拍摄。新会县是著名的侨乡,当时在全国其他县城还大多为平房时,它们已经家家户户有两层小楼,街道宽敞整洁,环境卫生也十分析良好。影片的工人新村等景,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来源:西岗老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