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呼叫027》:荒漠中的信念赞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4:47 1

摘要: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总共8台浅井钻机,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石油厂矿处于属地分散管理状态……,石油作为国家工业的“血液”,其勘探与开发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电影《呼叫027》以青海柴达木盆地为背景,将镜头聚焦于八位女地质队员的生死勘探之旅,通过双线

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总共8台浅井钻机,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石油厂矿处于属地分散管理状态……,石油作为国家工业的“血液”,其勘探与开发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电影《呼叫027》以青海柴达木盆地为背景,将镜头聚焦于八位女地质队员的生死勘探之旅,通过双线叙事、实景拍摄与艺术创新,构建了一部兼具历史厚重感与人性温度的史诗作品。影片不仅还原了那个年代青年人的纯粹信仰,更以女性视角重新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影片采用“现在-过去”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以2019年柴达木沙漠拉力赛车遇险为切入点,通过领航员使用爷爷遗留的老式电台,意外接收到1954年女子勘探队的录音独白,将观众带入那个风沙漫天的年代。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悬疑感,更通过时空对话完成了两代人的精神共鸣。

现实中,赛车手与领航员在黑沙暴中失联,象征着当代人在物质丰裕时代面临的“精神迷失”。而老式电台的意外启动,宛如历史对现代发出的深情呼唤——当领航员听到录音中“这里是027,请求支援”的急切呼救时,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救援行动,更是对信念的深刻唤醒。这种设计巧妙地将个人危机与集体记忆勾连,暗示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理想的坚守始终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

历史线以八位女地质队员的视角展开,她们的身份转变,折射出个人命运与国家需求的深度融合。影片通过细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人物的光辉弧线:在给养匮乏的紧要关头,她们毅然选择主动留下,将个体的牺牲精神升华为集体主义的崇高境界。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成长轨迹,让观众看到女性在极端环境中迸发的坚韧与智慧。参加首映式的所有观众在看完影片后,都有一个心声:我们都是027。

为真实还原柴达木盆地的极端环境,剧组深入西北荒漠进行实景拍摄,直面沙暴、狼群与流沙的威胁。这种“沉浸式”创作不仅提升了视觉的真实感,更通过环境与人物的互动,构建了独特的荒漠美学。尤其是那几场气势磅礴的大型沙尘暴,飞沙走石间尽显大自然的狂野力量,令人震撼不已,深刻表现出了在极端自然条件下,勘探工作的无比艰苦。

影片中的沙漠既是物理空间,也是精神试炼场。当队员们初次遭遇沙暴,狂风如猛兽般卷走帐篷、掩埋仪器,这不仅是自然之力的肆虐,更象征着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脆弱与不堪一击;而当她们在“魔鬼城”迷宫中艰难探寻出路时,嶙峋的雅丹地貌宛如迷宫中的重重障碍,隐喻着探索道路的曲折与艰辛。最终,当江曼独自面对那铺天盖地的沙墙时,荒漠仿佛成了检验信念的终极考场——她按下录音键的瞬间,人与自然的激烈对抗升华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叩问。

影片巧妙运用大量细节,细腻还原历史场景: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分着最后一个糖块,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甜蜜;她们用笔郑重标记油苗位置,如同在绘制未来的希望;被沙粒磨破的双脚,干裂的嘴唇,每一步都踏着坚韧与不屈……这些生活化场景,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英雄并非天生,而是在艰苦环境中,历经磨砺,逐渐锤炼而成。尤为动人的是,当队员们发现油苗的那一刻,她们没有欢呼雀跃,而是默默地跪地,深情地亲吻着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这一细节,巧妙地将科学探索的理性光辉与对祖国的炽热深情融为一体,为影片注入了强烈的情感张力。

在男性主导的地质勘探领域,八位女队员的存在本身即是对性别偏见的挑战。影片通过她们的行动,重新定义了“女性力量”的内涵。也正如本剧编剧兼剧中向导黄驼子的扮演者刘昊岩所言:‘女性,好样的!’

传统叙事中,女性常被置于“需要被拯救”的被动地位,但《呼叫027》彻底颠覆了这一模式。当资料即将被沙暴吞噬之际,她们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人墙,守护着珍贵的样本。这种“女性保护价值”的叙事,展现了女性在专业领域的主体性。

影片并未将女性简化为“集体符号”,而是通过个体选择凸显人性的复杂。当陷入流沙的绝境时,队员张春桃毅然嘱咐众人转过身去,不愿让他们目睹自己的狼狈,同时轻声问道:‘大家觉得,我们这次能立功吗?’女性在奉献国家的同时,依然保有对个人情感的珍视。这种“集体与个体”的平衡,让英雄形象更具人性温度。

《呼叫027》的艺术价值已获得国际认可:影片先后入围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第14届澳门国际电影节,并获第56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这些荣誉不仅证明了影片的叙事功力,更彰显了中国故事在国际语境中的传播力。

影片巧妙融合灾难片、冒险片与历史传记片的精髓,以沙暴肆虐、迷途寻踪、缺水危机等扣人心弦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同时依托详实的历史资料,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这种类型融合既满足了商业片的观赏性,又保留了艺术片的深度,为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了新范式。

于国际电影节之舞台上,影片凭借“人类与自然对抗”“个体与集体关系”等主题,成功引发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共鸣。这种“普世价值”的表达,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有益探索。

当影片结尾,领航员将女队员的故事告诉爷爷,并决定与赛车手走完她们未竟的道路时,历史的闭环得以完成——这不仅是个人对英雄的致敬,更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精神遗产的继承。《呼叫027》通过电影媒介,让八位女地质队员的名字从历史尘埃中浮现,成为激励当代人前行的精神坐标。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她们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传奇,而是平凡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与坚守。柴达木的烈风,无法吹散镌刻于戈壁荒漠之上的坚定信念,短暂的生命,却能燃起一团永不熄灭的炽热火焰。

历史,必将铭记。

作者:雷建功

来源:乡村振兴进行时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