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静水城》马特达蒙饰演了一个红脖子父亲。没啥文化,酗酒,长期不在家。老婆自杀,女儿远走异国念书。女儿入狱后,尽自己所能营救女儿。演绎的挺好的。影像风格平实,但一个民工和知识分子的感情还是充满了戏剧性,过程中大概猜到了女儿杀害阿拉伯女友的真相,观感尚可。
1、《静水城》
马特达蒙饰演了一个红脖子父亲。没啥文化,酗酒,长期不在家。老婆自杀,女儿远走异国念书。女儿入狱后,尽自己所能营救女儿。演绎的挺好的。影像风格平实,但一个民工和知识分子的感情还是充满了戏剧性,过程中大概猜到了女儿杀害阿拉伯女友的真相,观感尚可。
2、《最后的决斗》
原来这是部罗生门叙事的中世纪故事。最后的骑士享受的是决斗胜利带来的欢呼,而骑士的夫人却只感受到自己的喘息。从异形、陌路狂花而来,老雷的女性视角不强行输出私货,却不乏深刻。镜头的太偷懒了,直接重复机位都不换下,三个不同视角还是值得一观。她的快乐是寡妇给的。婚姻从来不是男人和女人的契约,是男人和男人之间通过女人缔结的契约。
3、《极速车王》
前一小时基本都是无聊的人物对话和场景铺垫,这一小时完全不看都行。 后面一小时才开始真正的造赛车,比赛车。 赛车过程不特别紧张刺激。重点刻画的是对赛车的热爱,对虚伪人际的对抗。当肯·迈尔斯在终点前松油门的那一刻,我深受感动,那是对完美的执念,也是理想主义者最后的骄傲。赛车轰鸣声中,我听见了梦想破碎的声音。
4、《谍影重重5》
看到第五部真的有点审美疲劳了,出现的新角色性格也比较模糊,不太吸引我,感觉所有内容在前三部都看过了。完全是能想象出的谍影重重系列的样子,该有的一样不少,但还是没酒喝没妞泡没豪车开没新衣服穿没牛逼装备用,但即使有了白发他还是那个分分钟教同行做人的杰森伯恩。
5、《我家买了动物园》
商业气剧情,主线条无悬念猜中,看前妻照片时的挣扎和回想第一次搭讪的情景是不错。是温情,但显然我没什么值得被治愈的。倒是父子吵得很大声那场戏,有所感触!而动物园开张那天,竟然有泪流的冲动。——我一直说我是“动物自然保护协会成员”,看到那么多萌物如此精彩的演出,怎么能不推荐!
6、《大地惊雷》
简单的复仇故事,整体叙事都很老派,不过创新性的塑造了西部片中极其少见的充满主动性的女性角色,往常的西部片中,即便有此类角色的存在,大都也作为小镇英雄的附庸,塑造极其平滑,而女主从始至终都在用她的实干一步步推进自己的复仇,她并不在乎与她一起复仇的人是好是坏,只注重他们的能力,也许正是被她的实干与坚持打动,这段复仇才得以开始。
7、《成事在人》
这是一部向广大欧美白人进行思想教育的电影。美国有马丁-路德-金日,有我们知道名字的”I have a dream”的演讲。叙事很主流,但还是被最后的比赛感动了,虽然弗朗索瓦的动机偏弱,显得有点“被洗脑”。两位主演的表演细节很到位。配乐好听的有点不匹配氛围了。
8、《心灵捕手》
这是上个世纪的片子,我理解为电影的黄金年代。理念放在现在来说也不过时,或许这也是时代的错位,感觉我们这个时代,会比以往更加需要这种选择的勇气和真实的投入。你接受的,都是媒体信息,和你的真实生活与选择,没有真实的链接关系。一个只是阅读过无数故事的导演。
9、《天才瑞普利》
看后半段对心脏不是特别友好,做不到心平气和地看,非常紧张。不过雷普利和迪基的感情也很有意思。意大利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我对于彼得的死感到痛心,多么温柔的一个人,雷普利最终已经似人非人了,他后半辈子都要被自己的噩梦缠绕。很难说虚荣心膨胀到最后竟成了心魔,或许也有迪基的推动,谁都不是无辜者,包括社会。很棒的一部电影,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
10、《造雨人》
家暴感情线甚至闹到了防卫杀人的地步,却几乎没对保险诉讼主线产生任何真正的冲击。每次切到作弊器一样忙前忙后解决问题的合伙人矮大叔部分,又立刻进入到尴尬的喜剧气氛里。高潮的论辩戏拍得非常媚俗毫无波澜,最大的新意可能是男主面对这个官司显得那么业余和心不在焉。这一切都冲淡了电影希望表达的现实批判和理想主义。从“雨族”到“造雨人”,科波拉的才气、抱负和作者性已被雨打风吹去。
马特·达蒙演技炸裂的十大电影,每个角色都成了史诗级经典!
来源:小爆娱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