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的建。一砖一瓦,从地基开始。很多人觉得疯了,为了拍电影至于吗?陈红就在工地旁边的板房里,对着电脑算预算。算工期。算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
《风月》片场陈凯歌盯着镜中的她看了很久,那个下午工作人员都觉得不太对劲,六年后他为拍电影建了座城,陈红在旁边算账
《妖猫传》那六年,陈凯歌建了一座城。
真的建。一砖一瓦,从地基开始。很多人觉得疯了,为了拍电影至于吗?陈红就在工地旁边的板房里,对着电脑算预算。算工期。算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
风吹过来的时候,她头发上都是土。
从前她演貂蝉,整个剧组的人都得小心翼翼护着。现在她自己就是那个喊“开工”的人。这转变来得有点猛,但她好像也没觉得有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
最早是在《风月》片场。陈红来试妆,累了就靠在椅子上闭眼。陈凯歌从镜子里看她。看了多久没人知道,反正那天下午他话特别少。现场有个灯光师后来说,导演就那么站着,跟平时不一样。
求婚的时候陈凯歌说想跟她过一辈子。不是一天,不是一年。就这么一句,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放在娱乐圈这个环境里,这话听着就有点分量。毕竟见得多了,反而更清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陈红后来做制片人,有人说是为了帮他,也有人说是想证明自己能干别的。
其实可能哪个原因都有,也可能就是到了那个阶段,自然而然就转了。《无极》拍摄那阵子,她在片场的时间比演员还长。几百号人的吃喝拉撒,设备的调度,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得她盯着。以前站在镜头前,现在站在监视器后面。距离也就几米,心境完全是两回事。
网上总有人拿他俩的照片做文章。陈凯歌老得快,陈红保养得好。
这有什么好比的?他把心思放在琢磨剧本上,她花时间管理身材。两个人本来就是往不同方向使劲,只要目标一致就行。再说了,老不老的,关别人什么事。
陈飞宇进圈这几年,口碑还过得去。准时,客气,跟组的时候不耍大牌。娱乐圈的孩子,能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这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教出来的,得从小看着父母怎么做事,自己慢慢学。
陈凯歌还有个大儿子,跟前妻生的。这事他们基本不提,但家里该有的位置还是有的。逢年过节,陈飞宇的重要场合,一家人会聚在一起。继母这个身份,处理起来其实挺微妙。陈红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有智慧了。
从《黄土地》开始,陈凯歌拍了几十年电影。风格变过,题材换过,但那股子劲儿好像一直在。《无极》出来的时候骂声一片,他也没怎么回应,该拍还是拍。这种人你很难说他对还是错,他就是认准了一个方向在走。走到哪儿算哪儿。
有人拍到过他们一家逛超市。陈凯歌推着购物车,陈红在旁边挑东西。就跟普通人家一样,买菜,看价签,讨论晚上吃什么。这种生活气息,比红毯上的任何造型都真实。
陈红以前说过几句话,在网上被翻来覆去地讨论。他们没解释。不解释有时候比解释更有力量。外面吵成什么样,回到家还是两个人的日子。这点定力,很多人没有。
二十多年了。娱乐圈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热度起起落落,他们还在那儿。不算特别热闹,也没有彻底冷下去。就那么存在着。
婚姻这东西,外人能看到的永远有限。
真正支撑关系的那些部分,藏在没有摄像机的时刻。藏在建城的那六年,藏在片场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意思的默契里,藏在“一起过一辈子”这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里。
也藏在那个《风月》片场的下午。镜子里的一眼,后来变成了很长很长的日子。
日子还在继续。只是没有人知道,下一个六年,他们又会做出什么事来。
《风月》片场陈凯歌盯着镜中的她看了很久,那个下午工作人员都觉得不太对劲,六年后他为拍电影建了座城,陈红在旁边算账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