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滑!10月27日票房,《浪浪人生》等5部破100万,其余喝汤吧!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01:37 2

摘要:看到10月27日的热映电影票房,真的是五味杂陈,许久无法言语,全天下来,与前天对比,呈现大下滑之势,票房最高的仅有370万,突破100万的只有5部,且有4部电影的票房在100万段位,其余电影的全天票房均在60万以下,只能蹭一点汤喝了!

看到10月27日的热映电影票房,真的是五味杂陈,许久无法言语,全天下来,与前天对比,呈现大下滑之势,票房最高的仅有370万,突破100万的只有5部,且有4部电影的票房在100万段位,其余电影的全天票房均在60万以下,只能蹭一点汤喝了!

这锅汤,淡得能照见人影。370万放在往年,连单日季军都摸不到,如今却能让黄渤的《浪浪人生》坐上头把交椅。影院经理老周给我发来一张现场照片:傍晚六点半,最大的1号厅里只坐了11个人,屏幕上的黄渤正卖力逗笑,台下观众却齐刷刷低头刷手机。老周说,那瞬间他想起2003年非典过后的空城,也是这么安静,可当时大家是怕病毒,现在是怕钱包。

怕钱包的不只是观众。拍《刺杀小说家2》的邓超这次真急了,5亿成本,3.73亿票房,分账下来亏掉快一半。有业内人士透露,邓超最近一个月跑了20座城市,连县城的商场活动都去,站在充气拱门前跟大爷大妈跳广场舞,就为了让更多人买张票。可观众还是不买账,不是邓超不努力,是大家心里那杆秤变了:一张票钱能买两斤五花肉,够全家吃两顿,电影能当饭吃吗?

《志愿军:浴血和平》累计6亿,听着还行,可片方原来喊的口号是“冲15亿”。现在投资方内部群每天凌晨还在开会,话题只有一个:要不要把还没做的特效镜头砍掉,能省三千万。主旋律不是万能钥匙,观众看完升旗仪式、付完房租,摸摸兜里剩下的零钱,脚步自然往家拐。

最惨的是《震耳欲聋》。豆瓣7.8分,讲听障群体的故事,导演带着主演去手语学校做义工,路演现场哭成一片,可票房只有2亿。100万单日票房,连给演员买保险都不够。制片人老李52岁,头发白了一半,他说自己不怪市场,“就当给社会做公益”。可话虽这么说,第二天还是把朋友圈里的电影海报删了——怕老同学看见,问他“赚了几个亿"。

有人把锅甩给流媒体,说大家窝在家看手机。可手机里的短剧也降温了。横店那边传来消息,拍竖屏短剧的剧组砍掉一半,因为投流的钱收不回来。观众不是奔向另一个坑,而是直接躺平。北京朝阳区一家影院把周二半价日改成“米饭日”,买票送一份盒饭,当天卖出两千份,票房却只涨了两万。经理苦笑:大家是来领饭的,顺带进来看两眼,放映结束灯一亮,饭盒比3D眼镜还干净。

可就在这片哀嚎里,也有异类。河南焦作的一家县城影院,10月27日单日票房破十万,靠的不是大片,而是把《浪浪人生》排成方言场,请本地脱口秀演员现场配音,黄渤的台词被改成焦作话,“弄啥咧”一出口,满场爆笑。票价35块,比一杯奶茶便宜,上座率九成。老板小赵说,他没想救市,就想让街坊邻居有个乐子。那天散场,一位拄拐的老奶奶拉着他说:“闺女在外打工,一年没回来,听你这一口乡音,我当下就不慌了。”

一句话,道破天机:观众要的不是廉价,而是值得。值得的笑、值得的眼泪、值得把肉钱换成票钱的理由。流媒体给不了,短视频给不了,只有一群人坐在黑屋子里,同时哭同时笑,才能给。

数据公司把10月下滑35%的锅扣在“经济下行”。可2008年金融危机,全国票房冲涨30%。那时影院少、屏幕少,大家照样排队。差别在于,那年有《非诚勿扰》《赤壁》,观众觉得值。如今片单一眼望过去,不是旧IP炒冷饭,就是小成本硬煽情,连海报都用同一款字体,谁愿意掏冤枉钱?

27号凌晨,黄渤在粉丝群发了一条语音:“知道大家难,可电影人得先拿出诚意,别怪观众冷。”第二天,他把《浪浪人生》的片酬退给出品方,让片方拿这笔钱做“返场票”,观众凭旧票根免费再看一次。消息一出,青岛、成都、长沙多地影院出现排队,老人孩子都有。一位外卖大叔带着女儿,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票根,他说:“上次送单迟到没看成尾,今天补回来。”那天青岛单场爆满,小女孩在片尾跟着黄渤唱主题曲,跑调却大声,全场鼓掌。

这就是答案:别把观众当流量,把人当人。人饿了要吃饭,疲了要安慰,穷了要希望。电影不是救命稻草,却能给一口气。只要这口气在,市场就不会死。

老周把那张空厅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影院大厅,旁边写一行字:10月27日,11位观众,我们仍点灯。路过的人看了,有的说心酸,有的说矫情,可买票的人慢慢多起来。10月30号,《浪浪人生》破4亿,预测涨到4.5亿,一条上扬的小红线,在大盘绿海里格外显眼。

会好吗?也许不会立刻好。可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黑屋子里点灯,就有人愿意走进来。别忘了,中国电影最惨的1993年,全年票房9亿,后来照样长出《甲方乙方》《英雄》,一路冲到600亿。寒冬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关键是谁先动手添柴。片方少点套路,影院多点心思,观众口袋里的那点钱,才敢掏出来。

下次进影院,别急着骂票价贵,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被当成家人。要是银幕上的光真照到你心里,别害羞,笑出声、哭出泪,让旁边陌生人听见。那一刻,票房数字才有体温。市场不是冷冰冰的K线,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揣着肉钱,想换点精神粮食。

10月27日的370万像一根针,扎醒装睡的人。针眼很小,光却透得过去。与其等救世主,不如自己当火种。你买票,我拍片,他点灯,故事就能活下去。电影不会死,会死的是不把观众当人的算计。记住这一点,比记住任何票房数字都管用。

想反驳我?那就下周买张票,挑一部没人看的国产小片,坐满开场。灯暗那一刻,你再看我的说法站不站得住。

来源:仁爱花猫T8X5a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