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匪结拜成兄弟,纵横东北乱世:张作霖与兄弟之情堪比好莱坞电影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0:42 1

摘要:咱都知道,自古官匪就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可清末民初那阵儿的东北,偏生就出了个比好莱坞警匪片还刺激的 “兄弟天团”—— 你敢信不?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居然跟前清武官、地方豪强,甚至还有个卖豆腐的,一共七个人歃血为盟!前一秒还互相提防、恨不得抄家伙掐架,后一秒就成了

导读——

咱都知道,自古官匪就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可清末民初那阵儿的东北,偏生就出了个比好莱坞警匪片还刺激的 “兄弟天团”—— 你敢信不?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居然跟前清武官、地方豪强,甚至还有个卖豆腐的,一共七个人歃血为盟!前一秒还互相提防、恨不得抄家伙掐架,后一秒就成了共掌东北大权的生死兄弟,这剧情搁现在拍电视剧都得火!

要说他们最牛的时候,手里攥着 40 万奉军精锐,管着东北三省加热河、察哈尔,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能装下 6 个日本!可谁能想到啊,这伙曾经并肩打天下、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兄弟,最后居然活成了七种完全不一样的命:有人为了情义把命丢了,有人为了权力卖了良心,还有人硬靠骨气扛住了家国大义。说到底,哪有什么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选择 —— 是选权力还是选良心?是当汉奸还是当中国人?就算到了现在,这些选择还在提醒咱:“气节” 这俩字,这辈子都绝不能丢!

张作霖这七个结拜兄弟里,老大马龙潭绝对是个 “异类”—— 你想啊,别人都是刀口舔血的粗汉子,就他是官宦世家出来的文化人!他爹是清朝正二品将军,马龙潭打小就泡在书堆里,不光接了他爹的官,还是十八个兄弟里文化最高的 “大秀才”。他写的字在东北老值钱了,不少富商揣着银子上门求墨宝,搁现在那就是妥妥的 “跨界牛人”,又能当官又能靠手艺赚钱。

民国刚开头那会儿,清廷倒台了,马龙潭这前朝遗臣立马就成了 “眼中钉”,多少人想暗害他!全靠手里握着一支精锐骑兵,他才没被人暗算。经过这事儿,他也算看透了权力争斗的那点恶心劲儿,干脆就主动把兵权交出去,跑去地方当父母官。修水渠、办学校,老百姓都喊他 “马青天”,谁见了都觉得这是个脾气好、没架子的老好人。
可你千万别被他的温和骗了!这老大哥骨子里比谁都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盯上了他的威望,又是送钱又是封官,变着法儿逼他当汉奸。马龙潭啥也没说,照着床头 “咚” 的一声就撞了过去,满脸是血地吼:“我是中国人,死也不当亡国奴!” 虽说没撞死,可这股不要命的狠劲儿,直接把日本人吓懵了,再也不敢来逼他。1940 年,83 岁的马龙潭安安稳稳地走了,一辈子活得有体面,用自己的命把 “气节” 俩字刻得明明白白。

二哥吴俊生:“吴大舌头” 护弟命,皇姑屯那一声响,飞钉穿头殉了兄弟!
老二吴俊生,人送绰号 “吴大舌头”—— 说话不利索,一着急就磕巴,可护着张作霖比谁都拼命!他家里穷得叮当响,当年闯关东的时候,还给人喂过马,吃了不少苦。后来跟着张作霖混,就凭着那股 “不要命” 的狠劲儿,硬生生在奉军里闯成了骑兵老大。他手里的骑兵部队,在东北平原上那是横着走,连日本人见了都得躲三分,生怕被他的骑兵冲散了阵型。吴俊生这人没什么花花肠子,一辈子就认 “兄弟” 这俩字。当年驱逐段芝贵,他举着枪冲在最前面,挡子弹都不含糊;冯德麟跟张作霖抢权力,他带着骑兵把对手堵得没处逃,连条小路都不留;郭松龄反奉的时候,张作霖都快撑不住了,又是他连夜带兵从外地赶过来救场,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喊:“七弟别怕,二、二哥来了!” 东北的北大门全靠他守着,有他在,张作霖晚上睡觉都踏实,不用怕有人从北边偷袭。

可这份过命的情义,最后却成了绝唱。1928 年 6 月,张作霖从北京回奉天,吴俊生专门赶过去接他,俩人坐在专列上还唠着家常呢 —— 说着眼下的局势,还提了提家里的孩子,谁能想到,皇姑屯 “轰隆” 一声巨响,火车直接被炸得稀烂!张作霖受了重伤,而吴俊生被一块飞起来的铁钉穿了头,当场就没了气。65 岁的他,到死都挨着七弟的座位,这辈子就没丢过一次义气,妥妥的 “兄弟控”。

老三冯德麟,绰号 “冯麟阁”,早年间在辽西绿林里比张作霖还牛!手里的人手比张作霖多,地盘也比张作霖大,不少土匪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喊 “大哥”,不敢有半点不敬。后来俩人结拜,表面上是兄友弟恭,互相称兄道弟,暗地里却都想当东北的老大 —— 说好听点是兄弟,其实更像 “竞争对手”,就看谁能先把对方比下去。

张作霖能赢,靠的是会琢磨人心,知道啥时候该让,啥时候该抢;冯德麟输,就输在太着急了,总想一口吃个胖子。1917 年,张勋搞复辟,想把溥仪再扶上皇位,冯德麟觉得这是个 “翻身的好机会”,脑子一热就跟着掺和进去了。结果呢?复辟闹了没几天就黄了,他也成了阶下囚,眼看就要掉脑袋!关键时候,还是张作霖念着结拜情分,跑前跑后托关系,才把他救了出来。

经过这事儿,冯德麟彻底心凉了 —— 他终于明白,自己根本不是玩政治的料,太容易冲动。于是他干脆把兵权交了,转身去搞实业:开煤矿、办银行,没几年就成了东北的大老板,赚了不少钱。1926 年,59 岁的冯德麟走了,一辈子起起落落,最后总算落了个安稳,就是可惜了他那一身枭雄本事,没用到正经地方。

老四汤玉麟,人都叫他 “汤二虎”—— 跟老虎似的,打仗的时候猛得不行,可贪起来也跟老虎抢食儿一样,啥好处都想捞!当年张作霖被土匪围在山上,粮尽弹绝,眼看就要完蛋,汤玉麟单枪匹马冲进去,背着张作霖就往外跑,俩人那是过命的交情,张作霖这辈子都记着这份恩。可他脾气爆,还特别爱钱,后来因为分赃不均,居然跟张作霖闹掰了,甚至联合别人逼着张作霖让步,差点就反目成仇。

张作霖念着旧情,没跟他计较,后来还重新重用他。郭松龄反奉的时候,汤玉麟立了大功 —— 他在连山设了个埋伏,把郭松龄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连郭松龄都差点被活捉!张作霖论功行赏,让他去管热河,成了一方诸侯。可他到了热河就露了原形:抢老百姓的地,贪军队的军饷,把部队搞得乌烟瘴气,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好好训练了,连枪都快扛不动了。
1933 年,日本人打热河,汤玉麟的兵一触即溃,没几天热河就丢了!他也成了人人骂的 “逃跑将军”,名声臭到了极点,走到哪儿都有人戳他脊梁骨。可就算这样,他也没当汉奸!抗战那几年,他躲在天津,日本人好几次派人来请他当伪官,许了他不少好处,都被他骂回去:“我汤二虎再不是东西,也不能当卖国贼!” 一辈子是有污点,可在大是大非上,还真没掉链子,守住了中国人的底线。

老五张景惠,是这伙兄弟里最让人不齿的一个!早年是卖豆腐出身,没什么真本事,既不会打仗也不会管事儿,就嘴甜会来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谁都能搭上话。跟着张作霖混,满脑子就想着捞好处,谁势力大就往谁那边靠,典型的 “墙头草”,风往哪儿吹就往哪儿倒。

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时候,张景惠临阵倒戈,帮着直系打奉系,把张作霖坑得够呛!张作霖的部队差点就全军覆没,多亏了其他兄弟拼死相救才稳住阵脚。可战后张作霖居然没收拾他,还让他接着当官,谁都搞不懂张作霖到底咋想的,难道真就这么念旧情?皇姑屯事变后,张学良上台,张景惠心里不服气:“我资格比他老,凭啥听他的?一个毛头小子懂啥?” 心里的不满越积越多,就等着找机会报复。
九一八事变一爆发,他立马就抱着日本人的大腿,当了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成了最大的汉奸之一!从国家大义来讲,他连杀结拜兄弟的仇人都能投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叛徒,没一点良心。可历史这事儿就是这么怪:偏偏是这个汉奸,趁着自己在伪满有点权力,硬顶着日本人的压力,把张作霖的灵柩从北平运回奉天,埋在了元帅林。就这一件事,让他的一生更没法评说,成了东北历史上最让人恶心的 “复杂人”—— 干了一辈子坏事,就这一件还算有点人性。

老六孙烈臣,咱得说句实在话,他是七个兄弟里最 “实在” 的一个!家里是打猎的,他从小跟着爹在山里跑,爬树、辨方向、设陷阱,样样都行,还特别会看形势 —— 哪片林子有猎物,哪条路能避开危险,他门儿清。后来跟着张作霖,他从不多说一句废话,就闷头干活,是个典型的 “行动派”。

你知道他有多实在不?奉军装备差,他就盯着整顿装备,跑遍东北找好枪好炮,让士兵们上战场能多一分底气;没有自己的兵工厂,他就牵头建东北兵工厂,从图纸到生产都盯得紧,就怕造出来的武器不合格;部队调动不方便,他又张罗着修铁路,不光方便军队,老百姓出门也能少遭点罪。每一件事他都做得扎扎实实,没一点水分。奉军后来能这么厉害,他的功劳最大,兄弟们都喊他 “后勤大管家”,有他在,张作霖就不用愁后面的事儿,能安心在前头打仗。

他对张作霖的忠诚,从来不是挂在嘴上的,全靠实打实的行动。郭松龄反奉那阵儿,沈阳后方乱成了一锅粥,士兵们人心惶惶,老百姓也慌得不行,不少人都想着跑路。是孙烈臣站出来,拿着枪在城门口守着,喊着 “咱奉军的家不能丢”,又组织人手保卫仓库、维护秩序,硬生生把局面稳住了,给张作霖留了条退路。后来张作霖去北京当大元帅,把东北老家交给他,他更是不敢懈怠,大小事都亲自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没出一点乱子,让张作霖在外面能安心办事。

可就是这么个实在人,身体却熬不住了。他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吃饭有时候就啃个馒头对付,睡觉也没个准点,赶上急事,几天几夜不合眼都是常事儿。1924 年,才 52 岁的孙烈臣就病倒了,一开始还想着撑撑就过去,结果越拖越重,没几天就走了。张作霖听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开会,当场就红了眼,会也不开了,直奔孙烈臣家,抱着他的灵柩哭得跟个孩子似的,嘴里不停地念叨:“六哥,你咋就这么走了呢?你走了,我以后找谁帮我管后勤啊!谁还能像你这么实在啊!” 咱说真的,这位沉默寡言的老大哥,用一辈子的 “靠谱”,成了张作霖最离不开的人,他这一走,对张作霖来说,比丢了一块地盘还难受。

老七张作霖,不用多说,他是这伙兄弟的 “主心骨”—— 要是没有他,这七个身份差这么多的人,根本不可能凑到一起。他家里穷,小时候日子过得苦,当过货郎,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后来还帮人看过牲口,懂点兽医的本事,谁家的牛啊马啊病了,都找他来看看,混口饭吃。
后来走投无路当了土匪,可他跟别的土匪不一样 —— 脑子活,会琢磨人心,还特别讲义气。别的土匪抢了东西就自己分了,他却想着拉队伍,把附近的小股势力都整合到一起,还定下规矩:不抢老百姓,只抢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就凭着这股劲儿,他慢慢把东北的各路势力都捏到了一起,从一个小土匪,一步步成了人人都怕的 “东北王”。

他这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会用人。对马龙潭,他是打心底里敬重,知道人家有文化有本事,凡事都跟他商量,从不摆老大的架子;对吴俊生,他是百分百信任,把最关键的东北北大门交给了他,知道吴俊生会拼命守着;对冯德麟,他也愿意让步,不想因为争权力伤了兄弟情分;对汤玉麟,他更是包容,知道汤玉麟虽然贪点,可打仗勇猛,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就靠这手腕,七个兄弟都愿意跟着他干,没人敢有异心。
巅峰的时候,他手里有 40 万奉军,东北三省加热河、察哈尔都归他管,连日本人都得让他三分 —— 日本人想在东北搞点小动作,都得先问问他的意思,不敢轻易惹他。那时候的张作霖,多风光啊,人人都喊他 “东北王”!可谁能想到,这东北王的结局,会这么惨。1928 年,日本人想让他当傀儡,把东北的土地让给日本,他不同意 —— 咱中国人的土地,凭啥给日本人?结果从北京回奉天的路上,被日本人炸成了重伤,回到家没几天就咽了气。他到死都没向日本人低头,守住了咱中国人的骨气。
可他这一死,曾经那么牢不可破的兄弟盟,也彻底散了。吴俊生跟他一起死在了皇姑屯,孙烈臣早就走了,冯德麟退隐了,不管外面的事儿了,汤玉麟名声臭了,没人愿意信他了,张景惠当了汉奸,被人骂得狗血淋头,最后就剩马龙潭一个人,守住了气节。

张作霖这一辈子,靠兄弟打天下,最后却看着兄弟们各走各的路,有的成了英雄,有的成了汉奸,有的成了普通人,活成了乱世里的一场悲剧。咱现在想想,都觉得唏嘘不已 —— 要是他没被炸死,这七个兄弟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张作霖这七个结拜兄弟,说真的,全都是清末民初东北乱世里的 “狠角色”!你想啊,那时候的东北多乱啊,日本人盯着,各路势力抢地盘,可他们却敢打破 “官匪不两立” 的老规矩,抱团取暖闯天下,手里曾经攥着东北的命运,能决定东北的未来。

可就是这么一伙人,在权力、利益、民族大义的考验下,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活成了七种不一样的人生。有人用命守气节,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像马龙潭;有人用热血护兄弟,成了重情重义的榜样,像吴俊生;有人退隐保平安,成了普通的有钱人,像冯德麟;有人用晚节补过错,成了有污点但有底线的人,像汤玉麟;有人背叛留骂名,成了人人唾弃的汉奸,像张景惠;有人实干担重任,成了默默奉献的功臣,像孙烈臣;还有人谋霸业却遭暗算,成了乱世里的悲剧人物,像张作霖。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部东北版的 “江湖录”,把人性里的好与坏、善与恶,都明明白白摊在了乱世的阳光下,让咱看得清清楚楚。这些人早就成了历史,可他们的故事还在告诉咱们:不管啥时候,“气节” 不能丢,“兄弟” 不能负,“底线” 不能破 —— 这才是人活一辈子最该守住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张作霖及其结拜兄弟》[M].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2.辽宁省档案馆.《奉系军阀档案史料汇编》[G].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孙邦.《东北近代史》[M].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4.解学诗.《伪满洲国史新编》[M]. 人民出版社,2008.

5.徐彻.《张作霖传》[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来源:文艺小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