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重庆那场婚礼上,62岁的他戴着黑棒球帽,攥着酒杯躲在角落,看女婿给女儿整理婚纱时偷偷抹泪,上台只说得出“谢谢大家”四个字。
常说“女儿出嫁,爹半条命”,这话在刘欢身上真没说错。
前不久重庆那场婚礼上,62岁的他戴着黑棒球帽,攥着酒杯躲在角落,看女婿给女儿整理婚纱时偷偷抹泪,上台只说得出“谢谢大家”四个字。
可没想到,婚礼才过去两天,竟然就又出了“状况”...
刘一丝的婚礼没请圈内大腕,全是亲友围坐的热闹,新娘当天换了三套衣服,迎亲时红裙红发配纹身,衬得笑容格外亮眼。
仪式上换了拖尾洁白婚纱,领口绣着细碎的珍珠,是刘欢妻子卢璐特意找老裁缝定做的;敬酒时又换了件轻便的香槟色小礼裙,脚下踩双软底拖鞋。
这些在亲友眼里“接地气”的选择,传到网上却成了槽点,有人骂“纹身不像好女孩”,有人嫌“拖鞋不尊重人”,连红发都被说“像刚从理发店出来,没个新娘样”。
可没人在意,刘欢当天的穿着比女儿还“不讲究”:黑棒球帽边缘磨得有些发白,身上那件条纹西装是前几年参加朋友孩子婚礼穿的,袖口松垮垮的。
谁能想到,唱《从头再来》时一身硬气、在舞台上敢说敢唱的刘欢,在女儿婚礼上会红着眼眶,连说话都怕声音太抖让女儿担心,其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份柔软,早藏在他几十年的人生里,从未变过。
说起刘欢,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舞台上那个嗓音洪亮、唱着“心若在梦就在”的歌唱家,觉得他自带一股“大佬”气场。
可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年根本不是专职歌手,而是中国音乐学院教西方音乐史的老师。
那时候他穿牛仔裤、白衬衫,抱着一摞唱片去上课,课堂上不摆架子,学生们都不叫他“刘老师”,反而喊“欢哥”。
后来因为给影视剧唱主题曲,他才慢慢走进大众视野,1987年唱《便衣警察》的《少年壮志不言愁》,唱得荡气回肠,火遍大江南北。
再到后来的《从头再来》,当时是为下岗工人创作,他录歌时特意压低嗓音,少了几分激昂,多了几分共情。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得是他和卢璐“九天闪婚”的故事。
1988年,卢璐还是湖南电视台的编导,为了请刘欢上春晚特别节目,跑了好几趟北京,两人一见投缘,聊音乐、聊生活,越聊越投机。
认识第九天,刘欢就跟卢璐说“要不咱们结婚吧”,卢璐愣了一下,笑着答应了,当时身边人都觉得太冲动,可没想到他们一守就是37年,从没传过绯闻。
而对女儿刘一丝,刘欢更是把“靠谱”刻进了骨子里,女儿初中时说想去美国留学,刘欢没犹豫,直接推掉了三年的演出和工作,陪着女儿去了美国。
这份“快乐教育”,养出了不蹭父名、靠自己闯的刘一丝,后来她考上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拿国际摄影奖,2017年还悄悄去《熟悉的味道》当幕后,搬设备、记流程,手上磨出茧子也没提过自己是刘欢的女儿。
回到这场婚礼,网上的争议其实挺可笑的,有人盯着婚宴菜单说“明星就这排场?”,可刘欢一向低调,这场婚礼几百宾客,都是两家的亲友,没有一个圈内明星。
总开销71.8万,由双方家庭平分,桌上茅台、红酒、龙虾、鲍鱼样样有,却没搞什么花哨的布置,舞台背景就是新人的合照,简单又温馨。
还有人酸新郎“长得一般,个子不高,肯定是想攀高枝”,可现场亲友把他对刘一丝的好都看在眼里,再说了,刘欢都认了这个女婿,外人倒替他操碎了心,未免管得太宽。
但是这些争议,恰恰反衬出刘家的家风:不图虚的,只重实在,刘欢一辈子没搞过花架子,卢璐跟着他也没享过“明星太太”的特殊待遇,女儿自然也长成了不随波逐流的样子。
不仅留洋归来不蹭热度,还靠着自己的本事在摄影圈站稳脚跟;婚礼想染红发就染红发,想穿拖鞋就穿拖鞋,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活得自在又独立。
婚礼那天,有人偶遇了刘欢,他的背影有点佝偻,却格外踏实。
那一刻他不是什么乐坛泰斗,也不是歌唱家,就是个看着女儿幸福出嫁、心里又不舍又欣慰的普通父亲,就像当年陪着女儿留学、给妻子做早餐的那个刘欢一样,简单、实在,满是爱。
其实一场婚礼,看的从来不是头发颜色、衣服档次,而是藏在细节里的爱与尊重。
刘欢用几十年的人生证明,实在做人、用心顾家才是根本;刘一丝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不活在别人眼光里才叫痛快。
那些在网上挑刺的人,不如多看看老父亲偷偷抹泪的瞬间,多想想两家人忙前忙后凑出的温馨,多体会新人之间的默契。
毕竟,别人的幸福不该是被评判的靶子,少点挑刺,多点祝福,比啥都强。
来源:小玖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