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工鹅”三个字一出来,我耳边已经响起周一早上七点半的闹钟,你大概也秒懂——那不是段子,是打卡机里吐出的我们的脸。
“打工鹅”三个字一出来,我耳边已经响起周一早上七点半的闹钟,你大概也秒懂——那不是段子,是打卡机里吐出的我们的脸。
李逗逗把工位拍成动物园,其实没夸张。
我去年蹲过他们后台,演员桌上堆的不是剧本,是脉脉匿名帖、小红书吐槽、还有HR流出的离职面谈录音。
她把这些真名真姓的窒息瞬间剪成十分钟的“动物世界”,我们笑到拍大腿,下一秒发现拍的是自己的淤青。
3.8亿阅读听起来像平台吹牛,可你点进热搜,高赞全是手机相册里的加班餐、凌晨两点的打车票。
数据真不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第一次被允许公开把“想辞职”打在公屏上,没被领导私信“聊聊”。
社科院把她写进报告,我觉得挺好,学术圈终于肯承认“安静离职”不是年轻人任性,是空调房里无声的罢工。
北京那家把《秘密》当教材的互联网公司更鸡贼,他们没讲加薪,只教员工怎么把抱怨包装成“建设性沟通”,培训结束每人发一个鹅公仔,合照打卡,热搜预定,成本不到一杯奶茶钱。
李逗逗说下一刀对准“00后整顿职场”,我替她提前踩点。
上周我混进一家号称“扁平管理”的独角兽,工牌写着“实习生”,实际干的是三个人的活。
六点整,00后同事啪一声合上电脑,转头问主管“你今天没安排,我先走?
”空气瞬间安静,我听见心跳——不是她的,是主管的。
那一刻我知道,新作品不用编,把这段监控剪进去就行。
所以别问我们想在新段子里看什么,我们只想看见自己不被美颜的样子。
李逗逗只要把镜头继续对准真实工位,我们就继续贡献笑声和转发,像一场公开匿名互助:我替你笑出声,你替我说出“不干了”。
来源:幸福鲸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