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演技二没成绩,却敢坐在评委席点评,到底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0:04 1

摘要:张子枫、董子健、檀健次当评委,老一辈说他们太嫩,年轻人说他们懂网感。

张子枫、董子健、檀健次当评委,老一辈说他们太嫩,年轻人说他们懂网感。

不是他们太年轻,是电影圈的老规矩该松动了。

一部没台词的电影进柏林,就能当评委?

可人家演的是自闭症少女,没人教,全靠呼吸和眼神撑住整部片。

你拍十年电视剧,有几场能让人屏住呼吸?

董子健哭一场,500万人转发。

他说得比谁都少,但每句反馈都戳在剧本的心窝上。

有人骂他靠流量,可他改的那场缅甸戏,现在成了影展黑马。

流量能骗人,但观众的眼泪骗不了。

檀健次用手语演电影,还被手语协会颁了奖。

有人嫌他不是科班,可谁规定演员得穿西装讲专业术语?

真正打动人的,是他在评审会上说的那句:“别只给高学历导演发奖,乡村老师拍的短片,比谁都真实。

国际评委也不闲着。

托纳多雷要拍中意合拍片,黄渤当制片人?

这不是蹭热度,是终于有人愿意把中国演员当平等的创作伙伴,而不是“东方符号”。

北影节搞了个“新血评审团”,35岁以下的人坐主席位,这不是妥协,是认输——认输于观众变了,平台变了,电影的命脉早不在颁奖礼红毯上,而在短视频的评论区里。

AI分析情绪曲线?

听着玄乎,可现实是:老评委看不懂为什么一部小成本电影能在抖音爆火。

但他们看得懂票房,却看不懂人心。

电影不是博物馆展品,别用30年前的尺子量今天的路。

有人怕年轻评委没分量,可分量是评出来的,不是熬出来的。

张子枫23岁,董子健30岁,檀健次29岁。

他们没资格?

那请问谁有资格?

那些年年坐在评委席、年年重复“情感真挚”的老人,多久没进过电影院了?

不是年轻人太狂,是老系统太僵。

电影节不是养老院。

观众要的是新鲜血,不是熟面孔。

评委席该有镜子,照出时代的样子,而不是照出过去的光荣。

他们不是要抢椅子。

他们只是说:

“别等我们老了,再让我们评。

来源:喜庆的橘子ZDbW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