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从诞生开始就伴随着商品属性,随着影片拍摄技术的成熟,以及电影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影所传递的价值体系和表达的情感因素也开始被重视,由此电影产生了文化价值,电影成为人们生活、价值观以及理念的一种传递和延续手段。通过电影的播放,文化价值体系也在人际之间得到传播。随
电影从诞生开始就伴随着商品属性,随着影片拍摄技术的成熟,以及电影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影所传递的价值体系和表达的情感因素也开始被重视,由此电影产生了文化价值,电影成为人们生活、价值观以及理念的一种传递和延续手段。通过电影的播放,文化价值体系也在人际之间得到传播。随着电影文化属性的加强,电影的意识形态宣传也被国家日益重视,甚至有国家部门专门投资电影的拍摄,以传播其要表达的国家意志和国家形象。
电影的艺术性来自于其固有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简而言之,即是电影所传递的文化价值,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中的音乐、舞蹈、绘画等文化艺术元素被广泛应用其中,因而使得电影的艺术性更加鲜明化。透过音乐、舞蹈等元素所表达的叙事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电影通过其故事来呈现人性反思、道德救赎、精神升华等文化内涵,甚至借助电影故事传播地域文化,地方特色等,极大丰富了电影的艺术价值。
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每一部影片学会了如何透过故事情节传递价值观,或许是对理想的追去,或许是对人生意义的反思,亦或是对家国情怀,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歌颂等等。电影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加深。
文化属性包括历史、地理、人文风情、行为范式等,主要是社会制度、风俗人情、法规规范的体现,以此传播社会知识和经验。而艺术特色则集中体现在各种方式的美学的阐述,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来创造和传递美学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电影的艺术特征鲜明是毋庸置疑的,有人将电影称之为“第七艺术”,原因是电影中综合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特色,并将其集中展现出来。
电影导演的风格,演员的表演,影像所传达的情感,音乐音效、电影剪辑等,都是其艺术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当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会被其中的拍摄角度、独特的音乐、绮丽的画面、颇具个性的人物风格所吸引,这些独特的价值体验,即为电影的艺术审美价值。
当然并非所有的电影都有艺术价值,在电影发展早期,只是单一地拍摄生活中的画面与场景,没有剧本,没有创作,只是简单地画面呈现,因此也谈不上艺术价值。甚至如今仍然有很多影片只是一味追求商业化,由于缺乏艺术构思,在创作上没有进行艺术化加工,只为单纯地实现娱乐功能,这些影片就毫无艺术价值可言。
香港导演王晶曾经就坦言,自己拍摄电影就是为了赚钱,电影对其来说就是生意,谈不上艺术价值。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导演的观点,与其同时期的香港导演王家卫的电影就很有艺术性,王家卫电影通过色彩、光影和构图的巧妙运用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注重美学体验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情感交错的充分表达,其电影充满文艺气息与艺术感,像他的《重庆森林》、《旺角卡门》、《花样年华》等电影作品都成为了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艺术性与娱乐性、观赏性也密不可分,若一部电影没有观赏性,自然难以谈及艺术性。在制作电影的同时,应当是多者并举的,像周星驰导演的一些作品,例如《美人鱼》《西游降魔篇》《功夫》等影片,是娱乐性、观赏性的代表,有没有艺术性,当然是存在的,只不过他将娱乐和观赏性凌驾在艺术性之上。否则单纯地强调艺术品味,曲高和寡,观众怎么会喜欢呢?我想周星驰导演从以前到现在都是强调以市场为导向而拍摄作品的,否则他不可能成为如今备受关注的导演圈大佬,若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力,谈何市场地位呢?
来源:小爱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