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分账大于院线分账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08:10 1

摘要:国庆档优质类型片《毕正明的证明》之前悄然登陆网络,都以为它将获得叫好不叫座的命运时,殊不知迎来一波时来运转,影片在平台的网播表现惊人,目前已经成功斩获1300多万的表现。这已经不是个例,院线电影已经逐步从依赖院线变成了两条腿走路。

今年电影市场存在一个明显的迹象:院线电影网播成绩惊人!

国庆档优质类型片《毕正明的证明》之前悄然登陆网络,都以为它将获得叫好不叫座的命运时,殊不知迎来一波时来运转,影片在平台的网播表现惊人,目前已经成功斩获1300多万的表现。这已经不是个例,院线电影已经逐步从依赖院线变成了两条腿走路。

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院线电影“网大”化

或许很多年轻的从业者没经历过“网大”时代,当年的网络大电影曾经风头无二,甚至热度一度超越院线电影。后来伴随着网大不断的精品化、大制作化,以及严重的内卷,这个产业也不复存在。尽管这种美好堪称转瞬即逝,但也留下了它特有的时代烙印。

“网大”的概念,是相对于“院线”,意味着彼此的受众是不尽相同的,如今的观众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混沌”, 网络跟院线的概念也只是一念之间,但是观众对优质内容买单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与此同时,院线相对网大的降维优势,亦是保障了它们在网络上的稀缺性。

(网络分账为估算)

拿今年来说,五一档的《大风杀》无疑是一个转折点,影片在院线市场拿到了5646万票房,这意味着片方将获得1800万+的收益。但影片竟然在爱奇艺“院线电影分账合作模式”中拿到了3200万+的分账,完全凭借网播就能实现回本,这种神级操作令人震惊。

电影《大风杀》无疑给院线电影开了个好头,亦是一个里程碑的作品,也真正让院线电影形成了“兵分两路”的策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电影确实拓宽了电影的收益方向。对于大部分中小体量的项目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脱缰者也》作为大导演曹保平的最新力作,电影市场却波澜不惊,院线仅拿到1400多万的票房,仅分账456万,将面临较大的亏损。这种过于风格化的作品,在未来都很难拿到好的成绩。影片在网络上拿到了1100多万的票房,同样也是远超院线市场。

后面的《无名之辈2》亦是大幅不及预期的项目,在前作拿到豆瓣8分,票房8亿的基础上,续集迎来如今巨大的下滑,甚至是没有先例的。所幸在网络上拿到了近1500万的票房,几乎持平院线端的表现。很显然,《无名之辈2》跟其他项目存在明显的差异,它是标准的头部项目,具有市场野心的项目,但依然也在大幅向网络倾斜。

最后便是此刻依然还在热映的《毕正明的证明》,很显然影片果断提前登陆网络的策略是尤为明智的。凭借优质的品质,影片真正在网络上完成了降维打击,拿到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目前已经在网络点播中拿到了1300多万的表现,后续还有一定的市场余量。与此同时,影片在院线端也在同步上映,市场余量略有不足。

可以说2025年无疑是一个转折年,这种转折有着多个维度,首先它是分化年,尤其是《哪吒2》、《南京照相馆》这种大体量项目,能够拿到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中小项目的下限继续下压,单片1000万以下不计其数,观众会集体为优质内容买单,而放弃95%以上的项目。另一方面,便是院线电影出路的转折,即网络点播的爆发。

网络点播的利与弊

其实说到底,所谓的院线电影网络化,绝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动选择,但它却又有实打实的贡献,甚至网络点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了市场收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下来犀牛娱乐分析一下这种情况的利弊。

先看利的方面。其实这方面已经无需多言,中国电影始终在寻找多条腿走路的方法,降低院线分账对于影片收益的占比,要知道好莱坞大片的院线收益仅占三分之一。比如增加商务收益、周边IP的开发收益、海外市场的版权等,而最为重要的一环,此刻便是网络分账的收益。

很显然,随着《大风杀》撕开了这个口子,网络点播成为了新的主流方式,此刻的《毕正明的证明》更是给扣上了帽子,网络的加成是不可估量的。要知道对于当下低迷的电影市场,1000万的净收益是能够决定生死的。网络点播目前已经小有成绩,接下来的持续性、生态能否正式形成,将是后续的关键。

对于中小体量的项目,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回本难,导致项目难以启动开发,当今1000-3000万成本的项目,很多都面临着过亿才能回本。如今网络点播的加持,直接变成了院线3000万回本,甚至压的更低。如此一来,片方就好算账了,也敢于投资了,行业就能循环起来,直接积极影响到了整个生态。

再看弊的方面,自然也是有的。与其说院线电影在网播分账中找到了新出路,不如说它在院线端实在退无可退,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兜底。倘若站在主创的角度,他们断然不愿看到辛苦拍摄的院线电影变成了“网大”,它是一种只能在网络上获得第二春的无奈。

其次,当网络收益等于,甚至大于院线收益时,将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当有网络可以兜底一半的回收时,这种生态它将无形地倒逼片方的策略,甚至是项目开发的方向,简言之:电影开发会更倾向网感,会更讨好网络观众,电影将沦为“半个电影”。

基于当下来说,网络点播无疑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当下最大的问题是活下去,尤其是对于中小体量的项目,拥有了网络的分账收益,它就能够立项,就能够生存,这才是此刻最关键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作者:南如珉,编辑:朴芳,36氪经授权发布。

来源:乔布斯北京分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