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05:46 1

摘要:动画片《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以颠覆性的故事及严谨的历史考据引发观众浓厚兴趣。78岁的易中天以编剧和监制身份加盟该片。他表示,从讲台走到电影幕后并非跨界,而是希望延续自己在《百家讲坛》中的历史视角,与年轻观众建立深层连接。

转自:天津日报

动画片《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以颠覆性的故事及严谨的历史考据引发观众浓厚兴趣。78岁的易中天以编剧和监制身份加盟该片。他表示,从讲台走到电影幕后并非跨界,而是希望延续自己在《百家讲坛》中的历史视角,与年轻观众建立深层连接。

老编剧也犯“新人”错误

观众对易中天的熟知始于2005年的《百家讲坛》,他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讲得妙趣横生。他说:“上世纪60年代,我便当过编剧,写过话剧和舞台剧,直到1978年,我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才转向学术道路。2017年,我创作的独幕话剧《模范监狱》曾在全国巡演。”

对于他来说,《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创作的难度并非是从学者变为编剧,而是从话剧编剧变为电影编剧。“尽管我对编剧并不陌生,却犯了一个‘新人’常见的错误。”易中天说:“当我把剧本初稿给到制片人时才发现,这个剧本要拍出来至少5个小时,我只能去‘砍’剧本。最终,从曹操与袁绍鲜为人知的少年时光切入,讲述了一对挚友从同心到分道的过程,以曹操与汉献帝刘协间始于依附、历经信任与猜忌的动荡君臣关系为主线,再现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统一北方的一幕。”

细节考究 遵从史实

“‘砍’自己的剧本尤为心疼,但我最终选择把‘官渡之战’讲透。”易中天表示,经过52稿修改,《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终于诞生。这个故事并非来源于观众熟知的《三国演义》,而是基于《三国志》《后汉书》记载的史实改编,曹操成为慷慨悲凉的乱世英雄,而非戏剧舞台上狡诈的奸雄。在他看来,历史人物一般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他说:“历史形象呈现的是正史记载的面貌,但那未必就是历史真相,有些真相可能永远不被知道,所以我呈现的只是一个接近历史形象的文学形象。”

历史细节的真实性被易中天视为创作底线,从台词、道具到场景设置,力求还原历史风貌。影片的战争场面中,战马上没有马镫,这恰是基于历史的真实。易中天说:“考古证实,汉代的战马上没有马镫。遵从史实,我们就要重新设计动作场面,骑战马的武将只能靠双腿夹紧马腹打仗;水果摊上有梨、桃,因为这些水果在《诗经》中都有记载。我们的创作团队跨越了河南、河北、陕西、湖南多省,参考了国内外130家博物馆、研究院、遗址的相关文物,在视觉呈现上秉持着一种考据式的浪漫。”

在易中天的笔下,该片呈现的历史不是一本冰冷的流水账,而是具有逻辑与温情的故事。他摒弃了非黑即白的评判,走进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曹操的抱负、袁绍的虚荣、刘协的挣扎都因此有了可以被理解的情感逻辑。

对于票房,易中天说:“在创作阶段,我就知道这部作品难度大、回报低,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历史题材作品可以是热闹的、天马行空的,也可以是遵从史实的。这部电影的上映恰如片中曹操的启程远征。影片是一部开放的文本,任由观众评述。 我对影片的期待已借曹操之口说出:‘我倒不在乎雄心万丈变成折戟沉沙,戎马一生化为渔樵闲话。不能确定时代,那就确定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空,也就都有自己的北极星’。”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