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昌路148弄小区党群服务站门口,居民们围着演员潘虹鼓掌欢迎。10月27日,《菜肉馄饨》主演周野芒、潘虹和导演吴天戈、制片人顾晓东一起来到电影拍摄地,和社区居民一起包菜肉馄饨、聊电影趣事,并送上影片首映礼的纪念电影票。这是这部上海题材影片的首场社区宣传活动,正
南昌路148弄小区党群服务站门口,居民们围着演员潘虹鼓掌欢迎。10月27日,《菜肉馄饨》主演周野芒、潘虹和导演吴天戈、制片人顾晓东一起来到电影拍摄地,和社区居民一起包菜肉馄饨、聊电影趣事,并送上影片首映礼的纪念电影票。这是这部上海题材影片的首场社区宣传活动,正如电影主创所言,影片“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用电影讲好平凡街区里的人间烟火故事,也是上海作为电影之城的生动演绎。
“我今年92岁了,会包馄饨、粽子,样样都会做。”朱桂仙阿婆是南昌路148弄小区的老住户,她耳朵不好,要戴助听器才能听得清,但看到制片人顾晓东的身影,一下子就认出来——大约三个月前,是他带剧组来到自己家中拍摄,“听说我在家包馄饨的照片挂在思南公馆里,我还没去过。我要去看看,后面还要去看电影。”
“听口音,阿婆是南汇本地人”,周野芒在《菜肉馄饨》中饰演擅包馄饨的老汪,但现实中他并不会包馄饨。当天,电影主创和社区居民们围坐一起包菜肉馄饨,周野芒坐在朱桂仙旁边,仔细观察阿婆灵活的手势,一边跟学,一边自告奋勇充当阿婆的翻译官,“阿婆要健健康康,一直包南汇粽子给我吃。”
潘虹包得认真仔细,不一会儿,一只漂亮的馄饨已经摆入盒,周野芒看了一眼,称赞“登样”。现场还有不少包馄饨的好手,徐燕韵退休前在沧浪亭工作,下面条、包馄饨都干过,不到十分钟已经包了一盒,她笑着对周野芒说,“平常你想吃馄饨就来,我包给你吃。”
一碗碗馄饨端上来,潘虹热情招呼记者先尝。汤里加了猪油,香味浓郁,周野芒感叹,“吃出来小时候的味道了”。猪油是社区居民费雅琴自己熬好带过来的,她和潘虹同龄,一直喜欢她的电影,“今天听说她来,我们好开心。我从小生长在上海,对上海的感情很深,《菜肉馄饨》以后要上映了,我们会大力捧,让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馄饨卖出去交交关关(好多)。”
影片拍摄时得到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现场,顾晓东为居民们送上电影的纪念票根,邀请他们去看影片首映礼,“我们会有一场在大光明电影院,一场在上海影城,到时候我们派车来接大家。”
电影里的馄饨由老倪夫妇精心制作、现场亲手包,最多一天包了400个,主创们都赞不绝口,他们也出现在片尾彩蛋里。当天,现场包的馄饨也别有风味。周野芒说,“今天我们仔细地准备、用心地在包,能吃到90岁阿婆包出来的馄饨尤其有感触”。“也是我们的福气”,潘虹认为,电影应该建立起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现实联系,“这里才是我们的基地,我们的出发点。”
最近,影片推出“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将三层老洋房复原为电影场景,潘虹透露,自己看了会客厅陈设的道具照片,“有点感慨,我觉得老汪、素娟的根在这儿。”潘虹饰演的素娟与老汪间的夫妻情是影片中的动人一笔,“电影拍完了,我理解了什么叫爱,什么叫灵魂伴侣,再怎么样都走不散”。她说,自己一直把观众当成家人,“11月15日,馄饨就要包好了,可以请大家品尝了,也许有人喜欢咸的,有人喜欢淡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有生活的结晶,大家能在我们演的每一个角色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吃完馄饨,主创们要离开,徐燕韵、费雅琴等人围着潘虹合影,大家都想站在离“偶像”更近的位置。“潘老师的电影我们都喜欢看,《股疯》是我们年轻时看的,现在我们已经‘奔七’了,很开心能见到她,又能看到她的新电影。”影迷的热情让潘虹感动,她笑着转过身,和大家挥一挥手,“电影院见!”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钟菡 摄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