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已经上映的《死神来了6》、《异形:夺命舰》虽然部分镜头有调整,但都取得了相当不俗的票房。
这两年,内地引进的恐怖片电影尺度越来越猛。
已经上映的《死神来了6》、《异形:夺命舰》虽然部分镜头有调整,但都取得了相当不俗的票房。
不过,观众对这些好莱坞恐怖大片也并非全然受落,比如《异形:夺命舰》上映时,就有影院接到投诉,家长称自家8岁小孩在观看电影时被吓到,质疑影院放映少儿不宜的电影,要求赔偿。
也因此,一些尺度较大的好莱坞恐怖经典,内地观众依然无缘得见。
比如2017年,一部改编自斯蒂芬·金经典小说的好莱坞R级恐怖片超强黑马——《小丑回魂》。
影片在美国的火爆堪称现象级。
IMDb 8.1,烂番茄 85% ,上映三天北美票房就破了1.17亿,创造一系列票房纪录。而潘尼怀斯也成为好莱坞恐怖片新的经典恐怖形象。
如此恐怖经典,不拍衍生剧实在浪费。
就在昨晚,HBO终于端出电影系列前传——《小丑回魂:欢迎来到德里镇》。
影版导演安德斯·穆斯切蒂回归执导,比尔·斯卡斯加德回归饰演小丑潘尼怀斯。
剧集预告直接标出红标【限制级】,也就是剧集已达到R级尺度。
刚播出1集,就迎来热度与口碑双爆。烂番茄新鲜度飙到80%。
豆瓣网友放话,这才第一集也太刺激了吧。
这个世上最可怕的恐怖怪胎,将给我们带来怎样刺激的吓小孩场面?
先剧透一点,海报上的五人小队应该是对抗邪恶的主力,可第一集就挂了三个。
那个小丑,真的回来了——
01 小丑起源如果说有什么近十年的好莱坞恐怖片IP在影史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小丑回魂》绝对是其中一个。
影片改编自恐怖小说大师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讲述在一个叫德里(Derry)的小镇,7位称自己为“失败者”的小孩,共同对抗恶魔——“它”的故事。
这个它,就是小丑,小丑杀不死,以小孩恐惧为食。每逢27年,就在小镇“轮回”一次。
《小丑回魂》能以区区3500万美元成本,在全球拿下超7亿美元,还创造了小丑的经典形象。
它的魅力究竟在哪?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当时的观众带来了极为震撼的恐怖心理冲击。
血腥点到即止,《小丑回魂》是一部靠恐怖氛围取胜的作品。
影片不仅是塑造出一个影史经典形象。
更因为这个形象精准拿捏住人们心理上的恐惧点。有条不紊,步步惊心。
而这部剧版前传上来就好评如潮,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套路。
套路恐怖片的前20分钟,通常是“最无聊”的20分钟。要么讲一段起源故事,要么为之后出场的恐怖作铺垫。
之前的《异形》剧版也是开场节奏略显沉闷。
《小丑回魂:欢迎来到德里镇》却是开场十分钟就高能。
结尾更是让人惊掉下巴,可以说第一集就显示出超越影版的潜质。
故事回到了1960年代的德里镇,要讲的,显然是小丑潘尼怀斯的起源故事,但我是万万没想到,小丑潘尼怀斯的第一次出场,居然就如此炸裂。
午夜影院,逃票看电影,准备和小伙伴一起庆祝生日的马蒂,被小伙伴放了鸽子。
又被影院经理发现赶出了影院。
好在他在放电影的黑人女孩帮助下,躲过了追要门票的经理。
可当他在路上拦车回家,却遭遇了这辈子最大的倒霉事——遇到了小丑潘尼怀斯一家。
更准确的说,是怀着小丑潘尼怀斯的一家。
气氛原本很正常,一对夫妇热情邀请马蒂上车,还给他毯子取暖。
可随着这家人在车上玩起填词游戏,气氛却很快诡异了起来。
车上的一家人像疯了似的高喊,吓得马蒂赶紧说想要下车,可上车容易下车难。
更诡异的事发生了,怀孕的女主人忽然开始生产,不到一分钟鼓着的肚子就流出大量的血,然后一个怪物就这么在车里生了出来。
心知不妙的马蒂壮着胆子看过去。
没想到刚出生的怪胎竟然不声不响,忽然从车后座飞出来,在车里拼命撕咬,
就连怪胎父母都被吓得不轻。
马蒂实在受不了,拼命和男主人抢夺方向盘。
轿车在午夜德里镇橘红的灯光下七歪八拐,
忽然一声巨响,一个东西撞破车窗,掉了下来,
然后沿着《小丑回魂》电影那条熟悉的下水道,缓缓飘走。
一个十分钟的开场,已经点出了本片的特点——
恐怖起源。
剧集上来就接上了影版的世界观设定和恐怖氛围,时间线倒拨回27年前。
同样是复古小镇、超自然力量与儿童主角团的经典配置,但调性远比《怪奇物语》更阴森诡异。
德里镇的秘密紧密勾连着美国历史背景,更令人毛骨悚然。
而小镇男孩失踪,也引出了四个孩子组成的少年侦探团。
在同班同学马蒂神秘失踪四个月后,他们发誓要查明德里镇下水管道的怪声,新入驻的空军基地,和儿童失踪事件到底有何关联。
很明显,故事一方面通过塑造出一个少年侦探团,一步步靠近德里镇的秘密,同时揭开一副恐惧图景。
另一方面是开始解释小丑的起源:看来很可能是外星来客。
美军基地的出现,应该也跟小丑有关。
剧中还出现了一个军人角色迪克·哈洛伦,这个人在小说《小丑回魂》中就曾被提及。
少年的探秘,小镇的秘密,小丑的起源,与黑暗骇人斯蒂芬金宇宙,共同构成剧情张力的重要来源。
而第一集的剧情发展,也很快超出了观众的想象。
少年侦探团的调查,通常怎么也要搞两集?
可套路我们见了太多。《小丑回魂》剧版和你想的恰好相反。
就在第一集结尾,故事直接进入了歇斯底里的癫狂状态。
当少年侦探团顺着线索来到马蒂失踪前来过的午夜影院,想从马蒂最后看的电影中寻找线索,为他们放片的,正是当初帮马蒂逃过影院经理的黑人女孩。
可少年们却在大荧幕上,发现了马蒂的身影。
而且,他还抱着一个襁褓里的婴儿。
可就在所有人大声呼喊马蒂过来时,
马蒂却大声责怪小伙伴们害了自己,再抬头时,更是露出了诡异的微笑。然后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马蒂将怀中的婴儿掷向大屏幕——正是在车上出生的怪胎小丑。
它冲破大屏幕,向孩子们直冲而来。
少年团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却还是被怪胎一一啃食,血肉模糊。
只有躲在椅子下的女孩莉莉得以幸免。
就在她将手伸向另一个女孩时,女孩却被忽然出现的怪胎小丑吞噬了。
这段第一季结局,真看得人浑身汗毛直立。
直到黑人女孩冲进放映厅救下女孩,用斧头反锁影厅。
浑身都是小伙伴们的鲜血的女孩失魂落魄地走出来,还以为可以松口气。
可一只连在女孩手上的断手,和接下来女孩的惊声尖叫,却将第一集的恐怖氛围送上最高。
超自然的怪胎是不是真的就是小丑?
它是不是外星人的产物?剧中的美军基地是否就与此有关?
少年侦探团是不是真的第一集下来就5缺3了,接下来的起源的故事,怎么讲?
这个悬念,就要随着后七集徐徐揭开了。
只能说,我真是好久没看过如此高能的电视剧开场了。
02 美式恐怖从开局口碑看,讲述小丑潘尼怀斯起源故事的本剧,很可能成为年度最顶恐怖剧。
光是第一集,剧集就已经带出许多新意。
首先,作为一部惊悚恐怖剧,它在恐怖层面的表现够新鲜。
传统美式恐怖主要问题在于,吓人方式过于单一。
而本剧延续了影版的最大特点:美式民俗恐怖。
剧集没有大量使用jump scare的方式制造惊悚感。
而是通过光影、声音、构图和节奏,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制造诡异的不安感,以此激发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怖想象。
看不见的才是最可怕的。
就像全剧开篇,不仅展示了小镇结构,更透过马蒂的视角,将观众带入未知的视角,以一种无法言喻的流畅感将恐怖气息注入车里的每个角落。
还有大结局。
之前剧情就有耐心的铺垫,让惊吓效果既合乎情理,又意想不到。
尤其是当躲在黑暗中的女主想要拉住小伙伴的手,在经历漫长的紧张情绪后,小丑怪胎一个突如其来的出现,让惊悚感直接爆发。
影院封闭的空间,不仅是视觉,在心理上也带来极大的压迫感。
再加上孩子们的惊呼声,和电影的回声。
都将看不见的恐惧拉到极致。
其次,剧集中的反转也十分巧妙。
尤其是失踪的马蒂忽然出现在屏幕上时,故事的反转,已经让人心跳加速。
而当马蒂最后成为怪胎家族的一元,而怪胎忽然冲破屏幕几乎团灭少年侦探组,剧情更是超出观众想象。
不得不说,在氛围感的营造上,导演极其成功。
即使许多小镇的全景镜头,用的暖色调,还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理压迫。
而剧情的伏笔,更是强化了悬疑感。
故事开始时马蒂和莉莉一起拆了一个挂饰盲盒,莉莉拆到火箭飞船,马蒂则抽到了乌龟,因为莉莉沮丧总是抽到火箭飞船,所以暗恋她的马蒂跟她换了乌龟。
这里的伏笔很巧妙,乌龟在原著里是能对抗小丑的强大存在,有了乌龟庇护的莉莉在第一集结尾没有被小丑吞噬。
而拿到火箭飞船的马蒂则被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小丑怪胎吞噬。
两个道具就暗示了角色命运。
而接下来预告片中一系列斯蒂芬金式经典恐怖,更是紧紧吊着观众的肾上腺素。
03 小丑惊魂任何一部恐怖影视剧,都会聚焦于一种心理内核。
《小丑回魂》系列也不例外。
剧版的成功,除了在强化恐怖氛围方面展现了巨大的突破,保留了斯蒂芬·金原著和影版的精髓,还在通过聚焦潘尼怀斯的起源,与当年的美国社会氛围构成了深刻共鸣。
相比于怪物,人心才是这座小镇真正的“不稳定因素”。
小丑栖身的巢穴与藏污纳垢的地下管道共处一室,美国工业文明发展酿造的诸多罪行成为滋养恐惧的温床。
人们最恐惧的,正是恐惧本身。
因为才出到第1集,这部剧很多的细节和铺垫都还没有揭晓,这个小镇和小丑、外星人、美军基地真正的关联,现在也只能瞎猜。
但不愧是《小丑回魂》导演联手HBO,小丑恐怖,被他们打磨得相当熟练。
还有更多细思极恐的细节,可以揣度。
故事无论再如何怪力乱神,最终还是「以小丑说人事」。要呈现的恐惧,绝不只是可量化的惊声尖叫,而是通过一个“千变万化”的小丑,钓出人们最深层的时代恐惧。
这,才是《小丑回魂》成为爆款的最大原因。
据说剧集借鉴了原著的核心设定,也对一些情节进行了扩展,打造了一个跨越1962年至1908年间的全新故事线。剧集计划制作三季,每一季都会聚焦于更早的时间段,逐步回溯过去的历史。
可以说,这是美国人自己的民俗恐怖故事。
这些年不少地方都拍出了有关民俗、驱魔的故事。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旁边的韩国。
从《哭声》到《破墓》,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些故事能够被人关注,不仅是因为特定类型的吸引力,更因为在其中所承载的文化表达。
像《小丑回魂》的故事,都是基于冷战背景下的美国,特殊的社会背景展开的。
剧中的小丑、外星人恐惧等元素,对于美国观众而言,有着特定的文化语境和真实体验感,共鸣自然而然随之诞生。
剧集用历史来锚定恐惧,用技法来驾驭恐惧,最后引发观众共鸣。
而这正是我们华语恐怖影视剧,主动放弃了的。
虽然这两年所谓的「中式恐怖」好像也不少,但最终也只是停留在皮毛之上,就像之前集合了舒淇李心洁的《回魂计》。
大尺度并不能代表一切。
生理、心理的刺激,或许能够激发恐怖片爱好者内心一时的激动。
但真要让恐怖萦绕心间,就要像本剧一样,带观众进入到“小丑”的美式恐怖世界。
来源:肥罗大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