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光俱乐部》讲述了吴优(黄晓明 饰)已到不惑之年,但智商认知水平仍停留在孩童时期,他和母亲(陆小芬 饰)生活在一起,加入名叫“阳光俱乐部”的成功学组织后成为高级合伙人,母亲却突患重病。哥哥吴迪(祖峰 饰)作为医生想尽办法为母亲治病,但吴优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文 通讯员 任保秋/摄
10月25日,在杭州取景拍摄的电影《阳光俱乐部》正式上映。近日,影片导演魏书钧、总制片人王才涛和领衔主演黄晓明,来到杭州路演。
《阳光俱乐部》讲述了吴优(黄晓明 饰)已到不惑之年,但智商认知水平仍停留在孩童时期,他和母亲(陆小芬 饰)生活在一起,加入名叫“阳光俱乐部”的成功学组织后成为高级合伙人,母亲却突患重病。哥哥吴迪(祖峰 饰)作为医生想尽办法为母亲治病,但吴优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救母之路的故事。
《阳光俱乐部》海报
导演魏书钧曾凭《延边少年》《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河边的错误》等作品屡获国际认可。此次《阳光俱乐部》是魏书钧首次挑战家庭亲情题材。
杭州路演间隙,魏书钧接受了潮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导演魏书钧接受潮新闻独家专访
潮新闻: 可否聊聊拍摄的缘起?
魏书钧:影片最初源于一个日本 IP 改编计划,制片人找到我时,本来想改编一本日本小说,讲的是儿子给妈妈看病的故事,恰巧小明哥有这个小说的版权。但我改编的时候发现很多生活情节在中国没有在地性,细节没法落地。就想原创一个属于我们的这个地方的母慈子孝的故事,但我又不希望它太传统。最终以 “儿子为母治病” 的核心设定为基础,结合“农村男子花光积蓄加入成功学组织买西装”的真实见闻,构建全新故事。
潮新闻: 这片子您最想表达什么?
魏书钧:我觉得每一种题材都有吸引人的部分,可能在我创作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的故事感兴趣,家庭题材是我一直想做的。我觉得家庭题材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讨论的。拍一部温情片,向大家传达一份治愈的能量,这是我们的初衷。
导演魏书钧在杭州路演现场
潮新闻:为何会选在杭州拍,在哪些地方取景?
魏书钧:因为我们故事发生在一个城市的家庭里,开拍的时间大概是一二月份。我们希望影片有它生机盎然的一面,希望捕捉更多的绿色,所以选择杭州。之前去过杭州很多次,我对那儿的印象特别好。我们大本营在萧山,刚开场贾樟柯导演的戏是在莫干山拍的,还有湖州,杭州市区、市郊都有。
潮新闻: 为何会将主角设定为一个有轻度智力障碍的人?
魏书钧: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好像是缺点,但我更想放大他身上的优点。快乐的能力或者相信的力量,小孩子身上是比较具备的。像吴优这样智力停留在孩童的年纪,反倒拥有快乐的能力、相信的能力。他在蔡博士(贾樟柯主演)的阳光俱乐部里,只汲取阳光的、正向的部分。我希望看到影片的人也能感受到,我们本来具有的这种能力,可能今天被遮蔽了。
主演黄晓明、导演魏书钧接受潮新闻独家专访
潮新闻:吴优这个角色是为黄晓明量身打造的吗?
魏书钧:谈不上。我从小看电视里的晓明哥,肯定跟吴优是很远的一个方向。这次,我觉得是某种双向奔赴,在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一种变化。随着我们开始写这个故事,跟晓明哥的接触越来越多,对这个角色故事的共识越来越多。故事出来以后,晓明哥在方向上是认同的。我记得他那时候跟我说,他特别喜欢阿甘的故事,那种有点大智若愚的纯粹的角色,让他非常想挑战。我们制片人王才涛说,其实是吴悠演了黄晓明,黄晓明演的就是吴悠,他们有一种互相纠缠的关系。我们私下跟晓明哥越来越多的工作生活的接触,也发现其实他身上有那种特别单纯的一面,特别纯粹的一笔,跟角色契合度很高。
潮新闻: 电影的风格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理想主义,甚至童话的元素,为何有这样的设定?
魏书钧:我觉得拍现实主义不意味着一定要去榨取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去哭,去痛苦。我们讲一个亲人离开的故事,一个家庭非常沉重的故事,不一定是声嘶力竭的,平静的忧伤能让我们体会到更多。童话的设定其实一方面是我希望妈妈这个角色她是美美的离开的,不是病房里一种常见的方式心跳表停了,然后儿女都扑上去哭天喊地。妈妈好像有一种预兆,知道自己要走之后,就开始想入非非。她有时候梦到沙漠,想到自己在那跳舞。最后离开的时候,好像是跟家人的一种主动的告别,再看一看孩子们,再看一看昔日的情人,在这几个身边人的陪伴下离开了。我喜欢这种更轻盈的方式去描述这个有分量的故事。
潮新闻:电影为何会选那首英文歌《Don’t Worry,Be Happy》?
魏书钧:这歌初听是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欢乐的氛围或者是荒诞的氛围。但结尾的时候,吴优抱着两只鸡逐渐走过来,贾樟柯唱的那个歌又出现了,那个时候同样一首歌出现,我们的感受是更复杂的。经历了吴优这一路,知道他是一个刚刚没了母亲的孩子,知道他的状况,也知道他这种憨憨的温柔而坚定的步伐,会有一种心酸,一种治愈,好像觉得这哥们还不错,会按照他自己相信的路走。所以我就觉得同一首歌在一头一尾出现,表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主演黄晓明在杭州路演现场
潮新闻:这首歌伴着吴优走过来,逐渐走到观众面前。电影最后长镜头很有创意,为什么会想到这么拍?
魏书钧:我们是在现场决定的。吴优一开始在画面里就是一个像素点,比大家看到的更远。然后走着走着,我觉得首先晓明哥的表演已经是入定了,那个时候整部影片拍摄快临近尾声了,跟着吴优这一路走下来,被他那种大智若愚的形象感染。我一直相信电影过了五年十年,大家忘了剧情,但可能记了一两个形象。那场戏让我们记住吴优的形象,一个憨憨的坚定的吴优。
来源:影之青春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