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2日至23日,作为第3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系列活动,同时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外优秀电影声音艺术精品(昆明站)巡回展影活动”暨“声动未来”主题学术论坛在昆明传媒学院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2日至23日,作为第3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系列活动,同时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外优秀电影声音艺术精品(昆明站)巡回展影活动”暨“声动未来”主题学术论坛在昆明传媒学院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次展影活动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和昆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与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具体承办,汇聚了来自全国电影声音教学及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与昆明传媒学院的师生代表,以“展影+讲座+企业交流”的形式,搭建起学术研究与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创新学术平台。
薪火相传,专家和师生们共聚昆明传媒学院
开幕式启幕:凝聚共识,共探声音艺术价值
10月22日上午9时,活动在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院长助理赵文涛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昆明传媒学院校长助理陈仕鹰先生代表昆明传媒学院首先致辞。他指出,本次活动既是昆明传媒学院深耕影视传媒教育、推进“数智化”教学与实践融合的重要举措,也为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的师生搭建了与行业顶尖专家对话的桥梁,将助力录音艺术、影视制作等专业的学子拓宽视野,提升艺术创作与技术应用能力。
昆明传媒学院校长助理陈仕鹰先生致辞
接着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姚国强先生代表主办单位致答谢辞。他从中国电影声音艺术百年发展历程切入,强调本次巡展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重要实践,通过精选的中外优秀电影声音艺术精品,既能展现出电影声音行业顶尖的创作水准,也能为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录音专业的青年学子提供“聆听经典、学习创新”的重要契机。他特别提到,昆明作为西南地区影视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此次活动必将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内的电影声音艺术交流和发展,为电影声音行业培育后备艺术人才注入新动能。
中国影协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姚国强先生致答谢辞
开幕式上,昆明传媒学院还举行了“姚国强教授名师工作室”“校外客座教授聘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等揭牌及颁发聘书仪式。
其中,昆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陈仕鹰先生、昆明传媒学院教务处处长朱昱霖先生、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飞副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席(第二届)王智教授参加了“姚国强教授名师工作室”的揭牌仪式。
“姚国强教授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昆明传媒学院校长助理陈仕鹰先生、昆明传媒学院教务处处长朱昱霖先生、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席(第二届)王智教授参加了昆明传媒学院“校外客座教授聘任”仪式。中国影协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姚国强先生、中国影协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侯明先生、青年学者戴朕先生及吕可心女士分别被昆明传媒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和客座副教授。
“校外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接下来中国影协声工委秘书长侯明副教授代表昆明传媒学院与索尼(中国)公司李宏波先生、深圳爱图仕公司范祖梁先生共同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揭牌,标志着昆明传媒学院与影视录音技术设备企业将在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产教融合落地见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开幕式后,“中外优秀电影声音艺术精品(昆明站)巡回展影活动”正式开启。本次展映的影片由中国电影声音专家团队从全球优秀作品中精选而来,90分钟的放映内容涵盖了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等多元类型——既有斩获奥斯卡最佳声音奖项的国际经典,展现出了声音设计的顶尖水准;也有青年学子创作的获奖新作,传递出新生代的创新活力;更包含对电影声音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的片段,让现场师生直观感受到了声音艺术从“伴随”到“叙事核心”的演变历程。
展影结束后,在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飞副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影协声工委秘会长姚国强教授、云南艺术学院王智教授与中国影协声工委秘书长侯明副教授一起与现场观影的师生们进行了生动、简略的专业互动和学术交流,一一回答了现场师生们提出的有关声音创作及学术研究方面问题,答疑解惑,使师生们受到了深刻的启示,多维呈现出了电影声音的艺术魅力。
展影结束后的交流互动环节
展影结束后昆传学生参与交流互动
展影与互动:多维呈现电影声音的艺术魅力
下午13时30分,“声动未来”主题学术讲座如期在昆明传媒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姚国强、侯明、戴朕和吕可心等四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声音教育专家围绕着电影声音创作与理论与现场的师生们展开了深度的教学和分享。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教授以《好影像需要好声音:谈谈声音设计的重要性》为题,结合中外优秀电影声音艺术创作中的经典作品,解析了声音是如何超越“配音”功能,成为塑造情绪、构建空间、推动剧情的核心元素,提出“声音设计思维应贯穿影视创作全流程”的理念;
姚国强教授的《好影像需要好声音:谈谈声音设计的重要性》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城市学院侯明副教授,则以《如何构思好的电影作品:以〈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改编电影为例》,梳理了百年IP影视化的历程,从叙事结构、角色塑造角度,拆解声音是如何与视觉协同完成了“悬疑叙事”的主题。
侯明副教授的《如何构思好的电影作品:以〈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改编电影为例》
昆明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戴朕先生聚焦《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声画关系》,通过拉片赏析《歌女红牡丹》《入殓师》等作品,阐述了声画从“同步”到“对话”的艺术升级,揭示“1+1>2”的审美效果;
昆明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博士生戴朕先生的《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声画关系》
昆明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吕可心女士则以《影视创作中的声音意识和声音思维》为题,结合自身参与的《末路生花》《祖宗十九代》等作品创作经验,呼吁创作者应该从项目孵化阶段就将声音纳入到核心叙事框架,培养“声画一体”的创作本能。
昆明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吕可心博士的《影视创作中的声音意识和声音思维》
在主题讲座结束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在场的师生们在李飞常务副院长的主持下,紧紧围绕着“文学改编电影的声音转化难点”“云南本土影视声音创作特色”“影视设备实操技巧”等问题踊跃提问,姚国强、侯明、戴朕和吕可心等专家逐一细致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互动反馈热烈。
主题讲座结束后的交流互动环节
主题讲座结束后学生参与交流互动
企业展览:搭建技术交流与实践对接平台
10月23日上午9时,索尼(中国)公司、深圳市爱图仕图像器材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在昆明传媒学院开展了设备技术路演与展览讲解。企方代表现场展示了4K影像设备、环绕声录音系统、专业灯光器材等前沿专业产品,结合影视创作场景演示了设备操作流程,并为师生提供了一对一的技术咨询。
企业向师生提供设备技术路演与展览讲解
“通过近距离接触专业设备,我终于明白课堂上学的‘拾音技术’是如何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昆明传媒学院录音艺术专业2023级学生张同学表示,企业展览让抽象的技术知识变得具象,也让自己对未来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爱图仕代表范祖梁则提到,企业将以此次实践教育基地成立为契机,持续为学校提供设备支持与课程共建,助力培养“懂技术、会创作”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活动落幕:赋能教育,助力电影声音艺术发展
本次活动吸引了澳门作家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宁波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多家高校和机构的大力协办,还得到了《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电影新作》《电影评介》《电影文学》《家庭影院技术》等知名学术刊物的学术支持,以及多家影视行业机构的设备支持。仅昆明传媒学院就有300余人积极参与。
参加活动的师生们一致认为,本次昆明传媒学院的展影活动通过“影片展映+学术交流+技术展示”的多元形式,既拓展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品牌影响力,也为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教育注入了行业资源,更推动了西南地区电影声音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与会专家与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师生合影
昆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飞副教授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围绕电影声音艺术、影视制作等专业打造“课堂+实践+产业”的人才培养链,为中国电影声音艺术的未来发展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助力影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猫眼看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