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沪语新片《菜肉馄饨》将于11月15日以分线发行模式,率先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与观众见面。而它的“线下客厅”已搬进思南公馆的老洋房里——影片与思南公馆携手打造的“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昨日起正式启动,这里连着两个月将用馄饨、咖啡与沪语,搭起一座通向老上海的时光
沪语新片《菜肉馄饨》将于11月15日以分线发行模式,率先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与观众见面。而它的“线下客厅”已搬进思南公馆的老洋房里——影片与思南公馆携手打造的“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昨日起正式启动,这里连着两个月将用馄饨、咖啡与沪语,搭起一座通向老上海的时光桥,计划举办有关电影文化、上海文化的系列活动30余场。
老洋房里的“海派客厅”思南公馆的三层老洋房,这回成了《菜肉馄饨》的“实景延伸”。剪彩仪式上,导演吴天戈一句话就说到了观众心坎里:“菜肉馄饨不仅抓住了我们的胃,也抓住了我们的心。”编剧金莹跟着补了句实在的:“馄饨浓缩了上海人的生活图景,饱含了上海人对生活的热爱。”
周野芒则笑称,演完老汪,倒盼着长辈们都能活成“老汪”,拥有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一旁的陈国庆拍着胸脯说自己就是“本色出演海派老顽童,来这儿就是给大家送乐子的”。
随后,跟随一众主创走进洋房,到处都是惊喜——电影里的场景被原样搬了进来,转角就是飘着焦香的“上海咖啡”零售区,墙上挂着电影剧照的打卡区早等着人来合影。
影片监制及制片人顾晓东向新闻晨报·随申Hi记者详细介绍了全新开张的“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这里是我们电影宣传的大本营,也是海派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据悉,思南公馆将三层老洋房复原为电影场景,一楼是“上海咖啡”零售区,二楼是电影主题沉浸式打卡区,三楼则是“菜肉馄饨美味会客室”文化活动区,将通过策划的30 余场系列活动,用时尚、年轻、有趣的形式全方位传播上海文化,让电影IP的效应与城市空间相融共生。
当记者走上二楼,仿佛走进了《菜肉馄饨》的电影里,“二楼的场景其实是我们电影男主角老汪(周野芒 饰)家的客厅,我们把客厅基本还原出来了,这里有很多老汪的生活痕迹,也有小汪的痕迹,其实它就是上海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大家可以来这里了解上海人的生活。如果看完电影,可能会倍感亲切,因为很多道具都是我们拍摄时用的道具——比如老汪的书桌,老汪喜欢写毛笔字,所以大家来了以后在这儿可以留下你的墨宝,或者写了书法之后,按上我们的章带回家;还有老汪平时骑的自行车,这是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另外,还有老汪去买菜的包、看完的书,老汪喝茶用的茶具,大家也可以来这里喝茶聊聊天,有时候还能偶遇主演来和你互动。”顾晓东介绍道。
据了解,“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不只是电影场景的延伸,更是可以体验的“海派文化体验馆”。
即日起至12 月14日,这里每天都安排了丰富活动,包括“茅老师的咖啡馆”“沪语大课堂”“寻根上海老品牌”“电影文化讲堂”“馄饨论道” 等。
除影片主创外,黄英、孔祥东、沈宏非、高博文、马尚龙等上海各界文化名人也将到场,让观众在美食、乡音与光影中,感受记忆里温润的上海——来这里不只买商品、看电影,更能分享上海生活方式,成为海派故事的一部分。
走在洋房里,顾晓东感慨道:“一部电影拍完还不是正式的结束,只有当观众看完之后,它才完成了整个电影的使命。我们希望在上海的朋友、来上海玩的朋友,都可以来这里,我们在这里迎接八方来客,希望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感受上海的文化。”
戏骨们的“上海闲话”自开拍起备受关注的这部上影沪语新片《菜肉馄饨》由吴天戈执导,周野芒、潘虹、茅善玉、陈国庆、徐祥、王琳、高博文、王菊出演。“这个故事其实我们是写给上海的一封情书,希望这个情书真正被打开的时候,大家可以体会到其中浓浓的感情。”原著小说作者、影片编剧金莹说。
片中,《爱情神话》“老克勒”老乌——演员周野芒饰演老汪,三封金鸡影后的潘虹饰演老汪太太素娟,沪剧界代表人物茅善玉饰演美琴,“阿庆爷叔”陈国庆饰演老金,“雪姨”王琳饰演阿芳,这几位实力派沪籍老戏骨,怀揣着对上海的深厚热爱,倾情演绎了这个充满地域温度的暖心故事。
看《菜肉馄饨》最新定档预告就能感受到这部影片趣味十足,步入晚年生活的老汪,面对长大独立的儿子犯了难。希望儿子能像自己和老伴一样,早日组建幸福家庭,却不知怎样与年轻人沟通;去相亲角替儿子找对象,反而被儿子误会,父子矛盾升级……
然而老汪的生活却因此发生了转变,他与新结识的朋友们吃饭、跳舞、喝下午茶,学会放松自己、享受生活,对于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
“每个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都会去营造自己的生活,这是上海人最牛的地方。”周野芒这样形容他对上海城市文化的观察。影片集结的沪籍戏骨阵容,更是让上海观众期待值拉满。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