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分8.1!年度癫片,不是我说,它骂了在场所有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2 18:02 1

摘要:但这部电影,让你的屁股无边可坐,它既炮轰了美国高层,也调侃了墨西哥移民,它既骂右翼的极端保守,也骂左翼的癫狂,它骂男人,也调侃女人…

原创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25年10月22日 12:11 广东

这部电影,对于屁股论的人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要知道现在有些人为了屁股,连脑子都不要了…

但这部电影,让你的屁股无边可坐,它既炮轰了美国高层,也调侃了墨西哥移民,它既骂右翼的极端保守,也骂左翼的癫狂,它骂男人,也调侃女人…

也是小李子时隔九年,终于出现在内地大银幕上——《一战再战》

鲍勃疯了。

因为16岁的女儿,不见了。

几天前,一群朋友把女儿接走了,不知去向…

难道,是有人报复来了?

鲍勃和老婆之前是狂热的左翼革命分子,他们不满美国当局…

老婆领导,鲍勃做炸弹,他们炸毁一栋又一栋政府大楼,乐此不疲…

甚至在炸弹还有两分钟爆炸时,也要啪啪啪一轮…

就这样,老婆怀孕了。

但哪怕挺着大肚子,老婆依然端起ak47就是一顿猛射…

生娃后,她觉得这女儿太影响老娘搞革命了!就离开了他们…

徒留鲍勃在风中抱着女儿凌乱…

多年来,鲍勃胆战心惊,他根本不想管什么革命,他也不知道要革谁的命…

他只想他的女儿安全长大,为了不被发现,他甚至不让女儿用手机…

这下女儿不见了,他只能找到多年没有联系的“组织”。

组织一来,就让他回答好几个问题,验证他是不是自己人。

多年吸大麻脑子已经不太好使的鲍勃,竟然回答上了前两个暗号,直到第三个:

现在是几点?

靠!!这他妈谁记得啊?长安十二时辰啊!

组织那边的工具人,愣是傻逼式地重复这个问题…

鲍勃快要被逼疯了!

你的上峰呢?我特么要找你的上峰来聊!

以上这个片段,来自最近院线久违难得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一战再战》

北美上映口碑大爆,烂番茄达到96%,在中国开分也并不低,8.1分,现在更是涨到了8.2…

小李子上一次出现在中国大银幕上,已经是九年前的《荒野猎人》,片中更是三大影帝聚集,小李子再加上两次夺得奥斯卡影帝,已经不接戏多年的西恩·潘,戛纳,柏林影帝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电影投资更是高达1.3-1.4亿美元,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影迷简称为PTA,影史上第一个拿下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得主。

他的作品常常聚焦美国梦的背后,这一部《一战再战》已经是他不那么晦涩的作品。

讲的是小李子饰演的前革命者鲍勃,在组织垮台后隐居16年,因女儿失踪被迫重新战斗,找昔日仇人洛克乔报仇的故事。

关于删减,电影有不少优美中国话转换与画面上的删减。

最经典当属Pussy直接翻译成了浦西,啊这…

难道是为了和浦东相对吗?只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还有个别镜头删减,据说西恩·潘下体部分,教堂修女抽大麻抽嗨了等场景,都进行了删减…

和很多电影一样,导演们依然喜欢用小李子配音,那急速又聚精会神的配音,一下子把人拉入电影里,看着小李子的大脸在大银幕上全神贯注地做炸弹,就感觉电影黄金时代至少在这一刻,回光返照了…

小李子全片唯一一处梳起小辫子装精英,更是让人梦回《盗梦空间》…

这部电影给小李子的发挥空间不大,如果说有什么演技上更进步了,那就是他更“没有演技”了,相比于之前的精英叙事,他怂得更自然了…

配乐依然来自PTA御用配乐师强尼·格林伍德,他们的音乐就像螺狮粉一样,喜欢的人很爱,不喜欢的人觉得太吵太抢戏。

而我恰恰是前者,混乱的场景配上近乎freestyle的钢琴,简直绝配…

血腥场面却又配上足够滑稽的音乐,瞬间解构了庄严与残酷,只剩玩味的调侃…

但说实话,这部电影开分8.1,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看完后只能打7.4分,因为它实在有太多的文化隔阂,关于美国历史,关于美国当代政治的表达,让人不那么有共鸣。

只能说节奏和流畅度足够好,让人能看得下去,同时还有不少回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表达,仅此而已。

但它注定在美国口碑大爆。

因为它调侃一切,解构一切,把所有立场背后的不堪一击,都用极其夸张的方式撕给你看…

他讽刺美国高层,是一群极端右翼种族主义者,它让一栋栋美国政府建筑爆炸…

他讽刺宗教,一群看似清心寡欲的修女,靠种大麻谋取暴利…

他讽刺美国军人,西恩·潘出演的洛克乔,看似是个tough到底的美国大兵。

但其实在床上他喜欢被人虐待,被推倒,被制服,还被怀疑是gay…

西恩·潘轻微的翘臀,撅嘴,用口水梳头,更是把看似大男人实则gay里gay气的气质拿捏…

PTA既讽刺了脆弱的男性气质,又讽刺了LGBTQ,在现在小心翼翼的语境里,可以说是很大胆了…

但最大胆的是,它讽刺女权,调侃革命者。

导演PTA作品一直反复讲述的,就是美国的边缘人,但这次,他把女性+革命者一起打包调侃。

这个革命组织,看似有崇高的理想,高喊着什么资本家每时每刻都在吸我们的血,美国政坛不过是一场闹剧…

他们似乎义正严辞,强调要争取边境自由,身体自由,选择自由…

他们对成员有严格的要求,动不动就来老中人那一套:我希望你顾全大局,这件事比你我都重要…

但落到行动上,又只是街头小混混行径,他们只是滑着滑板在街上喷催泪瓦斯,打砸抢烧…

你以为他们是有理想的革命者,但也许,他们只是享受刺激,享受危险,享受爆炸,享受破坏…

小李子饰演鲍勃,是一个冤种的前革命者。

他又怂又轴又抓狂。

为了找女儿,连车门都来不及关,手机刚出门就没电了,他一开始最大的困难,不是什么敌我矛盾,而是要找电源充电,和这个破组织取得联系…

一路上,他老骨头老腿根本跑不动,本来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他一直是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堂吉诃德式人物,只是在和假想敌做斗争…

而鲍勃的老婆帕菲迪娅,看似是个忠诚的革命者。

一开始丈母娘甚至看不起鲍勃:我们几代人一向信奉造反有理,你却看起来如此迷茫,你配进入我们家庭吗?

帕菲迪娅熟练地喊着各种女权口号,什么身体就是武器,pussy不是拿来快活的,开枪才是!

这种人就不该生小孩,但偏偏,她又生下了一个孩子…

生孩子后,她面对的,似乎也是女性的生育困境和育儿困境。

家庭重心转移,所有人都爱女儿不爱我,生完孩子我就只是一块毫无利用价值的肉了…

她高喊口号,摔门而出:我可不是女儿的保姆,你们男人根本不懂得女人的革命!

当这些台词飙出来,都能想象到是多么适合作为切片在小某书做“女性主义”宣传…

但明明,带娃的是鲍勃啊!

不得不说导演还是挺大胆,竟然调侃到了实则把不负责任包装成时髦,满口女权却以此为借口,豁免育儿责任的母亲…

不过有一说一,看着抱着女儿一脸焦虑,手忙脚乱换尿布的小李子,从精英白男身上看到育儿焦虑,还是让人挺爽的哈哈哈哈哈哈!

但你说她很革命吗?

不,当她被抓后,为了自己,转头就把所有的同伴都交代了,都,交,代,了…

她骂政客的虚伪,骂资本家的无情,结果她出卖同伴比谁都快…

你以为革命是什么慷慨激昂的大事业,也不过是一瞬接着一瞬的私心…

这大概是所有革命最真实的底色与另一面…

所谓革命,所谓历史书写的英勇事迹和必然胜利的背后,它不一定始于纯粹的理想,但它必然伴随着并不纯粹的私欲,算计,动摇,背叛…

但这就是人性必然会有的一面,人就是会贪生怕死,舍人为己,哪怕你再纯粹,再理想主义,如果你可以为一个理念,背叛基本的人性,出卖良心,那你也会为另一个理念,背叛前一个理念,两者看似不同,实则同构…

宏大革命叙事中的背叛,一直是电影表达里饶有趣味的主题。

想起李安对张爱玲《色戒》的精准评价,用王佳芝一句最儿女私情的“快走!”,瞬间解构了所有最男权社会关于革命的宏大想象。

只要女人不配合,只要女人动了那一点你们男人都看不起的所谓小心思,整场革命就命如山倒,气数将尽,轰然坍塌…

可以说,整部电影都在讲信任的崩溃。

当所有教条被摧毁,当政府不值得信任,当宗教变得无处皈依,当男人和女人的口号变得虚无…

一切就像这条最终飙车大战的加州博雷戈斯普林斯78号公路贯穿而过的沙漠,如此荒芜,破碎,一片寂寥…

还有什么值得信任?

就连票房都说明了一切。

尽管这是一部在中美难得口碑一致的“好电影”,但到目前,内地上映五天票房不超过2300万人民币,北美票房也仅有5900万美元,全球票房1.63亿美元,作为一部大制作,它预计亏损超过1亿美元,也就是亏损7亿人民币…

右翼和保守派观众认为,这部电影是美化了左翼恐怖主义的毒草!甚至据说有观众看了10分钟后,忍无可忍冲出电影院,要求退票…

现实和电影,形成了完美的对照。

可以说,在这个价值观分裂,一言不合就割席的时代,如果你两边都不站,那你反而两边都不讨好。

中立,求同存异,保持清醒的反思已经不存在了,所有人都想争对错,站对边,争吵不休…

就像整部电影,有那么多的密码,暗号,立场,我们建立那么多壁垒,我们那么急于把同伴识别,把异类区分…

但我依然愿意相信,哪怕世界在分裂,观念在分歧,每个人依然逃不出人性底色里的那一点渴望,渴望亲近,渴望爱,渴望理解,渴望彼此走近,渴望那一个心甘情愿把自己最柔软的胸膛交给对方的拥抱…

总有人愿意超越立场,看见彼此,伸出手,触碰人性的本然…


我天真地想,当所有政治的泥沙沉淀,所有理论的波涛平息,所有流行的趋势过去…

经年累月后,那些非此即彼的分歧,那些你死我活的争吵,都不再重要。

至少,比不过眼前这一个人,这一个拥抱重要。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