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档的热度不止于影院内,还延伸至线下多元消费场景。国庆中秋假期,多地推出发放电影消费券、优惠票价等惠民观影措施,票价平均降低近10%;放映场次314.66万场,同比增长12.82%。
日前,国家电影局发布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数据:档期内总票房18.35亿元,观影人次突破5007万,国产影片票房占比98.93%。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以实际上映为准)
国庆档的热度不止于影院内,还延伸至线下多元消费场景。国庆中秋假期,多地推出发放电影消费券、优惠票价等惠民观影措施,票价平均降低近10%;放映场次314.66万场,同比增长12.82%。
9月下旬至10月下旬,2025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期间,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及惠民措施,推出业态多元的文旅新产品、新场景。“电影+旅游”“电影+美食”“电影+文创”等创新玩法持续上新,电影带动文旅、餐饮等关联消费快速增长,释放巨大产业融合潜力。
2025年以来,电影产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国家层面连续推出政策,支持“电影+”业态创新,通过影旅融合、票根经济等方式,使电影成为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
“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国庆期间,多部热映影片取景地迎来旅游热潮。《志愿军:浴血和平》取景地之一江西上饶横峰影视基地串联多个拍摄点,设计一日游、两日游精品线路。游客凭电影票根或基地门票,可在合作酒店、餐饮、民宿享受折扣。据悉,国庆假期横峰影视基地日均客流量相较去年同期增幅逾50%。电影《浪浪人生》让福建泉州石狮、晋江梧林两大取景地成为游客“寻味闽南”的首选。国庆假期前两天,取景地所在的十里黄金海岸区域吸引12.97万游客,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动画影片《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聚焦官渡之战,河南郑州中牟县官渡镇假期迎来游客打卡热潮。官渡桥、曹公垒等遗址遗迹吸引大批游客。《刺杀小说家2》取景地重庆渝中区,假期前3天接待游客565万人次,游客花费总计超53亿元,同比增长7%。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多部经典影视作品的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累计接待游客近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夜场总人次同比增长108%,总营收同比增长56%。
“电影+旅游”的火热背后,是多部门协同发力。国庆前夕,中宣部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联合主办“跟着电影去旅游”推介活动,将影片取景地、故事发生地及影视基地纳入全国旅游线路;北京市文旅局推出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主题线路,为爱看电影的游客提供电影取景地打卡指引;全国3000多个铁路客运车站、4200 多组动车组列车集中播放影旅主题推介视频,联动铁路旅游专线提供出行支持。
“从‘热映’到‘热游’,这一模式将电影流量充分转化为旅游‘留量’,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卜希霆表示,要进一步强化“源头共创”理念,让影视IP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
2
小小票根解锁多元消费场景
一张小小的电影票根,如今正成为撬动“电影+”消费的“金钥匙”。各地推出“票根经济”新玩法,解锁“游、购、吃、住”全场景。
9月30日,在国家电影局指导下,中国银联与猫眼娱乐联合推出的“跟着电影品美食”票根地图在全国上线。票根地图平台汇集全国1.2万家影院的地理位置数据,实现周边餐饮优惠的精准匹配与定向发放。此外,淘宝闪购平台全面接入大麦电影服务,实现“看电影、享美食、得实惠”的“一站式”消费体验。
在浙江,兰溪游埠古镇凭票根享茶点满减,湖州南浔票根优惠权益覆盖全区91家商圈、餐饮店铺和7家影院;在辽宁,户外电影放映与饮食类非遗项目结合,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在内蒙古,“一票多用”互认互惠覆盖主要院线、景区剧院门票、内蒙古足球超级联赛等;在江苏,部分影院推出“电影+民乐表演”“电影+非遗美食”活动,实现“影院赚人气、非遗得传承、观众享实惠”的“三赢”。
河南、重庆、云南等地纷纷推出凭电影票享酒店住宿折扣等优惠福利,“以点串线”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热情。北京、江苏、福建、湖北、四川等地联动多方资源,推出“电影+美食”促消费补贴。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告诉《综艺报》,“票根经济”本质上是以电影为起点,构建跨行业、跨场景的消费闭环。它不仅提升观众的综合体验,还为景区、餐饮、商圈带来精准客流。更为重要的是,票根作为实体凭证,增强消费行为的仪式感与互动性,激发用户的参与意愿。“这种以小切口撬动大市场的做法,对于促进社会消费,尤其是文化旅游消费,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对于拉动整个社会的消费也有积极作用。”
3
电影衍生品推动IP价值持续释放
“电影+”的探索还延伸至电影衍生品等文创领域,推动IP价值持续释放。今年暑期,随着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2》的上映,全国1000家主题影城快闪店及线上商城售出超14万件周边衍生品;《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后,授权衍生单品超800款,该片线下展览、主题快闪餐厅等实景娱乐项目延续至国庆消费市场。
除了在传统电影院里观看不同类型电影,今年国庆假期,观众还可以到虚拟影院体验动画电影新玩法。戴上XR头显,“走进”浪浪山,踏上冒险之旅……在北京798园区的超维视界虚拟影院,人们可以在XR场地以第一视角体验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各种场景。据悉,《浪浪山小妖怪》推出的VR、XR体验项目已覆盖全国60余家商业综合体,探索“电影+XR”的全新商业模式。
从一张电影票到一条消费链,串联起多元产业链,这背后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为电影与旅游融合发展指明方向,明确提出促进电影衍生品开发及授权,推动电影与游戏、旅游等融合发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电影关联消费”;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饶曙光分析,电影产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形态转变,打造新的消费场景,既是电影结构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影功能的新拓展。面对市场变化,饶曙光建议,“我们要用包容和开放心态看待电影市场的变化、电影观众的变化、电影业态的变化、电影模式的变化,以更高品质的电影赢得观众信任,培育更多新观众。”
来源:综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