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情神话》到《菜肉馄饨》,上海影评人解读沪语影视剧为何吸引观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19:27 1

摘要: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即将上映,同名新书《菜肉馄饨》也将由果麦文化出版,届时,电影《菜肉馄饨》编剧、原著小说作者金莹的中篇小说会和另外三篇以上海为主题的食物故事在电影上映时一起出版。10月21日起,思南公馆与沪语电影《菜肉馄饨》联动共同打造“菜肉馄饨”主题会客厅

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即将上映,同名新书《菜肉馄饨》也将由果麦文化出版,届时,电影《菜肉馄饨》编剧、原著小说作者金莹的中篇小说会和另外三篇以上海为主题的食物故事在电影上映时一起出版。10月21日起,思南公馆与沪语电影《菜肉馄饨》联动共同打造“菜肉馄饨”主题会客厅,和每一位观众共赴一场温暖的“馄饨之约”。

晨报记者严山山对话钱小昆(右1)

上海电影评论人钱小昆长期关注沪语影视剧,在电影《爱情神话》当中,他担任沪语指导并在片中客串了城管一角。这次,他又参与了沪语电影《菜肉馄饨》的一小部分拍摄工作。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对话钱小昆,请他分享沪语影视剧的卖点和对上海观众的吸引力。

Q 新闻晨报:你最早接触沪语影视剧是什么时候?

A钱小昆:小时候最爱看的就是《孽债》,记得那时候上海电视台8频道下午都会放播放沪剧或者滑稽戏。最初接触的沪语影视作品除了电视剧,还有大量的纪录片,包括《毛毛告状》《大动迁》《最后的三轮车夫》《房东蒋先生》等等,都是拍摄上海本土的人和事以及这座城市的变迁。

电视剧《孽债》剧照

Q 新闻晨报:应该说,邵艺辉执导编剧的《爱情神话》是近年来非常成功的一部沪语电影,当时你与《爱情神话》结缘是什么原因?

A 钱小昆:邵导之前在上海生活,因为当时她住的地方离我家就差一个街口,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聊生活,聊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应该说,她极其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艺术天赋成就了电影《爱情神话》的剧本基础。

电影《爱情神话》剧照

Q 新闻晨报:现在重新回顾的话,《爱情神话》当中的上海话台词很有意思?作为沪语指导,当时演员在录制这些台词前,有没有经过反复的讨论?

A 钱小昆:其实,在电影《爱情神话》当中我主要指导的是扮演房客亚历山大的演员Hamza,而母语为上海话的演员们,他们会根据剧本直接用自己熟悉的上海语表达。但各个区之间的上海话“切口”其实是不一样的,记得当时在剧本诵读会的时候,马伊琍就提出,眉毛里的“杂毛”,上海人是叫“野眉毛”,这既是口语化又非常形象的一种上海说法。

电影《爱情神话》当中,钱小昆在片中客串了城管一角

Q 新闻晨报:王家卫导演执导的《繁花》已经成为现象级的沪语电视剧,剧很多台词也非常经典。不过也有认为部分演员的上海话台词发音不太标准,你对这个发音问题怎么看?

A 钱小昆:我觉得争论正宗与否是蛮无聊的一件事,上海人本来就来自五湖四海,惯用法都各不相同,我们小时候同学间奶奶和爷爷的叫法就有很多种,本地人,宁波人,北方人叫法各不相同,最后都融汇进了上海话当中。上海各处都有一些区域性的惯用法,而且上海话这些年的发音一直在演变,我个人认为语言是具有时代属性的。

电视剧《繁花》的沪语特色台词

Q 新闻晨报:在你看来,这些沪语影视作品对于上海话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什么作用?

A钱小昆:我个人认为方言的传承与保护,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得到所有人的重视并引起相关话题的转播,在话题不断发酵之后,自然而然形成对语言文化的一种保护和拓展。因为讨论的人多了,就会变成强势主体,沪语影视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话题性,再加上有方言的加持,能使语言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输出,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让大家都来讨论,都来学习。就像现在许多网上的上海话博主一样,他们鼓励网友讲上海话,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Q 新闻晨报:今年的电影市场有点冷,不少新片上映之后票房都不太理想,你觉得拍摄新的沪语影视剧会有市场吗?

A 钱小昆:语言是电影的一个加持项,但不是根本,优秀的电影还是需要有好的故事和呈现方式。沪语影视剧肯定有其特色,但关键还得是剧本过硬,人物能立住。

Q 新闻晨报:我们看到,这几年当中,沪语影视剧从开始策划到拍摄包括最后的公开发行上映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有一些沪语电影没能走进电影院与观众见面,这当中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A 钱小昆:影视剧的核心还是其内容本身。带有上海本土特色的沪语影视剧,肯定会受到更多观众青睐,不过现在去复盘当年《孽债》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上海话台词,而是其故事本身,包括扎实、鲜活和感人的人物角色。有些沪语影视作品最终没能上映,这当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创作本身的问题,还有影视作品规范化的问题等等。而且沪语相对来说受众范围有限,从商业角度来考量也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很容易最后变成“叫好不叫座”的结局。

Q 新闻晨报:应该说,《菜肉馄饨》是一部上海产的电影,从制片人导演编剧到主要演员都是上海人,除了这些,你所注意到的上海元素还有哪些?这样的电影对上海的观众会不会形成吸引力?

A 钱小昆:《菜肉馄饨》里有大量的上海地标性元素,每个在上海长大的小孩都耳熟能详,包括复兴公园里曾经的旋转木马,人民公园相亲角,国际饭店门口至今都在排队的蝴蝶酥,上海老弄堂里的过街楼……这些上海人非常熟悉的城市风景线,恰恰构成了几代人的回忆。而《菜肉馄饨》的吸引力除了亲切的上海话对白外,还有全明星阵容的上海演员,《爱情神话》的老乌周野芒,《股疯》的潘虹,《老娘舅》的阿庆爷叔,沪剧演员毛善玉,雪姨王琳,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还有沪语博主徐祥……都是标标准准的上海班底。相信这部沪语电影一定会有很强的吸引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Q 新闻晨报:在电影《爱情神话》当中你客串了一个带有苏北人口音的城管角色按照计划,《菜肉馄饨》在今年年底之前上映,你在这部电影当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A 钱小昆:我大概会出现在片尾的彩蛋里,这就需要大家走进电影院才能知道答案了。

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即将上映

各位市民朋友,对于即将上映的沪语电影《菜肉馄饨》,你个人有何期许?欢迎在文字下方留言,与我们一道分享。

来源:周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