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IT那帮博士真把《Primer》的循环公式搬上黑板,导演卡鲁斯顺手官宣新片,Netflix连夜把《The Vast of Night》推上首页,生怕别人忘了穷鬼也能拍科幻。
“7000美元拍出的时间机器,把2023年的大制作脸都打肿了。
”
MIT那帮博士真把《Primer》的循环公式搬上黑板,导演卡鲁斯顺手官宣新片,Netflix连夜把《The Vast of Night》推上首页,生怕别人忘了穷鬼也能拍科幻。
《Monsters》更离谱,第三部立项消息刚出,Steam热销榜《Stray》里的外星猫就被扒出和十年前那只触手怪同一张设计稿,网友笑疯:原来独立片省模型钱省到游戏圈。
最魔幻的是《Strange Days》,28年前写的黑市记忆碟,现在LAPD真拿来当刑侦外挂,Meta Quest 3直接把“SQUID”体验价打到499美元,朱丽叶特·刘易斯补一句“4K修复年内上线”,弹幕齐刷:预言家别刀了。
哈佛哲学系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当教材,Reddit却吵翻:耶稣到底是不是社恐?
续集剧本躺了两年没人投,原因简单粗暴——会议室里拍片挣不到爆米花钱。
《湮灭》续集敲定,娜塔莉·波特曼点头回归,科学杂志凑热闹,拿“DNA折射”写论文,网友吐槽:写不出实验数据就去看电影找灵感?
剧版《雪国列车》第四季终点站到站,观众松口气:再绕地球跑真要晕车。
4K修复版《皮囊之下》2022年发售,UHD里斯嘉丽的眼神更清晰,宅男却更不敢直视:怕一眼被吸走灵魂。
《前目的地》时间悖论被物理学家拿去开会,结论:电影比论文好看,至少不用付版面费。
一句话总结:老片轮番诈尸,新技术拼命追科幻,观众爽翻,钱包哭晕。
——“所以别嫌旧片糊,人家20年前就把2023年剧透完了,还只花了7000块。
”
来源:简单阳光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