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产电影《震耳欲聋》首次聚焦聋人反诈题材,檀健次兰西雅带来走心表演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08:36 3

摘要:首次聚焦聋人反诈题材,工整流畅的视听语言与檀健次、兰西雅、王戈、王砚辉等主演的表现相得益彰,正在上映中的京产电影《震耳欲聋》,以黑马之姿闯入公众视野。凭借独特的聋人反诈主题和直击人心的表达,影片赢得如潮好评,不仅豆瓣评分在国庆档新片中位居第一,截至10月16日

首次聚焦聋人反诈题材,工整流畅的视听语言与檀健次、兰西雅、王戈、王砚辉等主演的表现相得益彰,正在上映中的京产电影《震耳欲聋》,以黑马之姿闯入公众视野。凭借独特的聋人反诈主题和直击人心的表达,影片赢得如潮好评,不仅豆瓣评分在国庆档新片中位居第一,截至10月16日的累计票房也已突破2亿元。很难想象,这部作品居然是导演万力的银幕首作。

谈及影片的成功,万力的语气里既有初战告捷的欣喜,也坦承自己仍然忐忑。当他在创作中精心设计的细节与“彩蛋”被观众捕捉到时,那种被“看到”的喜悦,让他感受到了作为创作者的幸福,这是一种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三个月深度调研聋人群体

《震耳欲聋》改编自CODA律师张琪的真实从业经历,他在处理聋人房产诈骗案件时,目睹了弱势群体的挣扎,在了解聋人群体的维权困境后,决定开始帮助聋人维权。作为聋人父母的健听子女,张琪的CODA身份引起了导演万力的兴趣。

“CODA群体有一个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这个人物身上有戏剧张力。很多聋人有被诈骗的经历,诈骗也是一种沟通,比如骗子如何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如何一步步让人上当,律师和当事人、被告之间也存在沟通。主角内在、外在的戏剧冲突都能和沟通主题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题材。”

谈及这个极具力量的片名,万力透露,它源自开会时一位制片人的提议,大家都叫好,于是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万力看来,《震耳欲聋》有三层含义:主角李淇的成名案件,就是通过在法庭上弄出了一点“小噪音”而打赢,因此他被网友称为“震耳律师”;也寓意正义之声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同时,它也指代了片中反派金松峰那种让好人暂时“失聪”的、震耳欲聋的恶言。

为了真实呈现听障群体的生活,万力带领团队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深度调研,深入上海、北京等地的聋人家庭和社区。“最大的帮助是消除了‘陌生感’,”万力说,“我们和他们唯一的区别只是‘语言不同’。在性格、情感和价值观上,我们完全一样。聋人群体中有富裕一点的,也有生活不如意一点的,有开朗外向的,也有害羞内敛的。”因此,在镜头选择上,万力避免了猎奇与刻意的视角,而是以一种平实、尊重的态度进行记录。聋人使用会闪的门铃灯、通过在手机上打字与人交流等生活细节,也被加入电影中。

檀健次练手语形成肌肉记忆

从“装聋作哑”到勇敢发声,从赤裸裸地追逐名利,到在利益面前选择良知与正义,檀健次饰演的李淇让人大感惊喜,很好地驾驭了这个游走在黑白之间的“灰度律师”。

在监制饶晓志的工作室里,万力第一次见到了檀健次,这位以长相帅气著称的“全能偶像”当时没怎么刻意打扮,很松弛地聊自己的过往经历,让万力看到了他身上的真诚与烟火气。“健次一方面能托住角色前期市井小人物的性格,又能驾驭影片中期角色飞黄腾达后的精英范儿,还给李淇这个角色带来了一丝青春帅气的感觉。”再加上王戈、兰西雅两位主演,三人小组在一起的化学反应让整部影片变得阳光又时尚,完全不同于大家印象中现实主义题材的苦大仇深。

片中的诈骗头目金松峰,满头白发,棕色眼镜,一副深受中老年人喜爱、亲切随和的儒雅打扮,甚至让人有点认不出这是以往银幕形象“人狠话不多”的王砚辉。万力笑言,这个全剧组都点赞的造型也帮助演员更好地找到人物感觉。

谈及与演员的合作,万力回忆,剧组在开机之前就拿出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排练重场戏、围读剧本。“这个过程是想建立一套沟通的语境,大家通过排练时的磨合知道彼此的创作方向,到了现场以后,就能带着前面建立起来的信任和默契,根据现场情况再调整。”兰西雅在片中饰演聋人女孩张小蕊,万力透露她排练时特别投入,情绪已经非常浓,他甚至担心会不会实拍时她就把能量都用光了,没想到拍摄时兰西雅的状态比排练时更准确。

片中,檀健次从头到尾打着非常熟练的手语,兰西雅则要模仿聋人的特殊发音,两位演员真实的表现都得到观众较大认可。万力坦言,他并没有对演员提出什么明确要求,但他们共同达成了默契:檀健次每天努力练手语,几乎形成了肌肉训练,即便现场大量改词,他也能迅速调整;兰西雅看了很多聋人视频材料,仔细模仿他们的发音。演员们的刻苦和用心,让万力深受感动。

剧组还请来100多位听障演员参与表演。万力认为,既然是现实主义作品,他希望能有素人演员加入,增加影片的真实质感,他们的表演也更加生动朴素。这种严谨同样体现在手语的使用上。剧组聘请了四五位手语老师,并精细地根据角色和场景设计手语。

武汉取景拍摄,突出混搭气质

《震耳欲聋》主要在武汉取景拍摄,银幕上呈现的城市形态、街道建筑等都分外灵动自然。万力介绍,一开始选取武汉,就是看中了它有江有桥、有摩天大楼也有老旧小区的混搭气质。影片充分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将诈骗团伙的利欲熏心、聋人群体社区的“无声”温馨、李淇前期落魄与后期发迹等场景呈现在银幕上。

首次拍电影的万力,在很多重场戏上都花了不少心思设计。比如最难拍的法庭戏,既要兼顾现实生活中的庭审流程,又要保证戏剧化后好看,再加上还是在真实法庭拍摄,只能周末限时拍摄,要做好充足准备。“还有全片第一场戏,如何通过一间会议室场景给影片定下基调,也让主角首次登场,我当时跟摄影指导讨论好画面的效果,他忙活了好半天,等到现场一看,他把弯轨架到了会议桌上,才实现了从李淇侧面一直环绕、最后直到正面亮相的镜头。”

万力大学时的专业与后期制作相关,后来拍过广告、网剧、网络电影,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好多年,《震耳欲聋》让他一鸣惊人,离不开这十几年来的从业积淀。他调侃自己是“理论派”和“技术宅”,结合已有的管理软件,设计了一套专门适用剧组工作使用的页面系统,鼓励各部门在线上及时分享进度成果,以提高剧组的沟通效率。

“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职业电影人,或者说一个匠人。”万力说,他希望能平衡好个人表达与商业市场的关系,在类型片的框架内打磨出精致的工业质感,让演员有更好发挥。

展望未来,万力不希望被单一类型束缚。他欣赏如雷德利·斯科特、诺兰、李安那样能驾驭多种题材的导演。“悬疑、科幻、爱情……我都想尝试。”他透露,下一部作品仍在开发中。这位青年电影人正以他的冷静与热爱,时刻准备着在电影市场里,敲下又一记“震耳欲聋”的声响。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