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打磨5年,黄志忠:希望孩子眼里有光丨顶端访谈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6 18:43 3

摘要:5年前,河南人徐世海“网络劝生”的事迹,第一次闯入黄志忠的视野。徐世海用爱与耐心救赎了数百名心灵困境青少年的事迹,让黄志忠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希望拍一部电影,从而让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灵成长更加关注。

顶端新闻记者 王佳卉

5年前,河南人徐世海“网络劝生”的事迹,第一次闯入黄志忠的视野。徐世海用爱与耐心救赎了数百名心灵困境青少年的事迹,让黄志忠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希望拍一部电影,从而让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灵成长更加关注。

创作电影的5年间,黄志忠与徐世海的联结从未中断。他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从微信里的点滴分享,再到面对面的深度交流,影片中30%—40%的台词,都是从他与徐世海的聊天、信息记录里整理而来。

黄志忠接受顶端新闻记者专访

2025年,黄志忠正式将“网络劝生”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由他自导自演,改编自河南“网络劝生者”徐世海真实经历的电影《向光花盛开》,即将于10月24日登陆全国院线。

10月15日,电影《向光花盛开》路演首站落地郑州,顶端新闻记者专访黄志忠,探寻他如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议题,装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光影叙事中。

被网络劝生事迹击中的创作起点

顶端新闻:你对河南的了解有多少?你对河南的印象如何?

黄志忠:我很早之前就来过河南,这里景色也好,食材也好,像烩面、黄河大鲤鱼等,还有一些小碗的蒸菜,我觉得印象都挺深刻的,我在河南也有不少朋友。

顶端新闻:影片原型徐世海是河南人,怎样的契机让你了解到他的故事?

黄志忠:2021年,我在很多主流媒体上看到了徐世海的事迹,很多媒体把他誉为中国版的“心灵捕手”。我看到这个故事之后非常震惊。当时我就感觉心被击中了,一拍脑袋就来郑州找徐世海。我们在一起相处了几天,他跟我分享了很多感人的事迹,也有很多伤痛的经历。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以影视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需要看到他们健康地成长。我希望我们的孩子眼里有光,勇敢、健康、快乐,所以这是一个全社会的话题。

顶端新闻:在电影开拍之前有和徐世海交流过他的哪些经验和经历?

黄志忠:我们这几年随时微信联系,他救助的孩子由不好变好了,一直在给我发照片,我们没断过联系。我只是把他经历的这些事,做了核心的提炼,做成电影的样式。

顶端新闻:电影中的夏津生与现实中的徐世海两个人在现实之中做交流时,你对河南好人好事的看法是什么?

黄志忠:电影的灵感都来自徐世海做的这些事迹,我们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救的何止一命,他劝回来起码有几百条生命,我觉得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我觉得他是天上派来的。河南人做的好事不就在眼前搁着吗?希望这个电影能把我们想要表达的心意、责任和期盼传递出来,这是全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关注的事情。

黄志忠

从聊天记录到银幕创作

顶端新闻:这次你既是导演,又是主演,在“导”和“演”之间的平衡,你是怎样考量的?

黄志忠:只是身份的不同,实际上我们在片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创作的思维,这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

顶端新闻:这部电影,你觉得它想要表达最核心的力量是什么呢?

黄志忠:我觉得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散发出心里的光芒,温暖自己,照耀别人。多给孩子一些倾听的机会,俯下身来,用平视的眼光跟孩子们交流,给孩子们一个更加宽松的生长环境。

陈晨扮演者 赵润南

顶端新闻:影片最后,陈晨对于家庭、亲情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黄志忠:陈晨最后看到了父亲在新家庭里的窘境,上去主动抱他,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像夏津生、兰姐这些“怪叔叔阿姨”对他的爱,有人真心替他好。

再有就是我们天台上的那段话,其实心态上拐个弯,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在关爱你,有人给你准备热乎乎的饭,用手在你头顶摩挲几下,很多人都想关心你、爱你,还不求回报。

不仅是天台戏,剧里起码有30%—40%的台词,是我和徐世海发信息和聊天时整理出来的,我觉得真实是最有力量的。电影就是用一种朴素的真实、人间烟火、街巷里的味道来传递给大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温暖的心,愿意帮助他人的心,所以才能够获得大家彼此的共鸣。

顶端新闻:在艺术创作和真实故事之间如何平衡?

黄志忠:电影是剧情片,不是纪录片,不能如实记录生活,我会以救人精神为核心,把采访到的一些与生活经历有关的人,做一个样本收集,把大多数人的情感提炼出来,形成电影的人物关系。

顶端新闻:你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有没有某个细节触动你?

黄志忠:首先我们的主创团队都带着一份感恩之心来拍这部电影,觉得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个群体发声。我也感谢我的演员们,他们做了大量的功课,我们平常交流非常多。至于电影最后的结果,我们只能交给冥冥中的一种期盼,但这个电影所获得的肯定和认可,应该属于徐世海,没有他就没有这部电影。

顶端新闻:完成这部作品之后,你的心态上有没有什么变化和影响呢?

黄志忠:我觉得也是成长,这是一个积功德、积福报的事情。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觉得这事跟我有关,责无旁贷,我必须得站出来干这个事,不管多困难。终于就要上映了,5年的时间,我觉得很值得,这5年也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总算是完成了。

电影《向光花盛开》人物原型 徐世海

用电影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声

顶端新闻:如果身边有朋友出现心理问题的话,该怎么去开解他?

黄志忠:可以找一个信任的长辈,同时我们影片后面有求助电话,可以打电话,不要羞于回避自己的心理问题,要主动求救。

我在选演员的时候很奇怪,像饰演陈晨这个年龄段的演员试戏时,有50%以上的孩子拿到剧本就说:“这写的不就是我吗?”我们整个选角团队都非常害怕这种态度。我就问自己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所以那时我更坚定要把这个电影拍出来,把“关注青少年成长”这个议题抛给大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所以这部电影的意义需要大家来发声、来传播,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共同关注。

顶端新闻:你认为青少年在陷入心理困境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黄志忠:作为成年人,我认为应该更多地给孩子们一些耐心和倾听,这样做会减少一些高高在上的指责。放下身段,用平视的目光与孩子交流。

顶端新闻:这部电影更适合让家长来看,还是让孩子来看?

黄志忠:我觉得是需要家长带着孩子来看,但更重要的是让家长来看。

顶端新闻:希望通过电影让观众产生哪些思考?你想对即将看这部电影的观众说什么?

黄志忠:我只想通过电影传递一种信息,就是我们要关心孩子。人生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包括做父母、做孩子,我们都要学习怎么才能做到更好、更加融洽。我们这些大人看这个电影,就是多了解孩子,多理解孩子,多一点耐心,给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提供温暖和舒适。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眼里有光,身强体健,勇敢有理想,我们能看到他眼中的诗和远方。

来源:顶端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