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进去才发现,所谓“去世”只是中文营销号把角色剧情剪成讣告,真人在加州片场啃苹果,笑得比滤镜还亮。
“黛安·基顿走了”——昨晚刷到这条推送,手指一抖差点把手机摔脸上。
点进去才发现,所谓“去世”只是中文营销号把角色剧情剪成讣告,真人在加州片场啃苹果,笑得比滤镜还亮。
虚惊一场,却炸出一堆真料。78岁的老太太刚签完Apple TV+第二季的合同,第二天就扛着老花镜背台词;新戏讲阿尔茨海默症,她干脆自己当导演,说“反正我老记得住别人的秘密,干脆拍个忘掉的”。
剧组偷拍图里,她穿皱巴巴的亚麻衬衫,头发被海风吹成鸟窝,手里却攥着粉色荧光笔,在剧本空白处画星星——完全不是“晚年”两个字能框住的样子。
AFI十一月要给她终身成就奖,小金人家里已经有一座,这回再抱一座回去,估计还是拿来当门挡。
她倒挺诚实:“奖是借来的,作品才是租给我的,得赶紧还,所以还得拍。
”经纪人甩出体检报告,医生评语只有一句:比大多数上班族睡得香。
谣言源头被扒出,是她新片里一场“临终独白”被剪成15秒短视频,配上哀乐,谁看谁信。
更离谱的是,有人替她感叹“最后一部作品”,结果《Book Club 2》票房刚破1.2亿美元,手里还有三部片排队上映,档期排到2026年。
网友辣评:这“最后一部”怕不是像复联彩蛋,看完正片还有一串“下一部预告”。
老太太自己怎么回应?
Ins发了一张片场偷拍照,墨镜反光里全是年轻演员,配文:“别催,在打工。
”一句话把死亡谣言打成社畜日常。
底下最高赞评论:“原来天堂也要排队取号,她嫌慢,先回来拍戏。
”
想想也是,从安妮·霍尔到今日片场,她一辈子没按过暂停键。
世人爱替传奇写句号,她偏不,连省略号都懒得给,直接按下回车,下一行继续写。
死亡误传像一阵风,吹完除了让人脊背发凉,也顺带把“活着”两个大字吹得哗哗响——原来还能拍、还能导、还能拿奖,就没人有资格替她收官。
所以下次再刷到“某某走了”,先别急着转发蜡烛,搜搜有没有新片路透、新剧照、新采访,实在没有,再等官方盖章。
毕竟,黛安·基顿们还在镜头前发光,观众却差点被假消息提前剧终,多亏得慌。
来源:磨人的小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