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也没想到,梅艳芳去世22年后,张曼玉竟因一个举动口碑暴增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16:34 1

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齐达编辑| 王娜娜初审| 高亮

文| 齐达

编辑| 王娜娜

初审| 高亮

娱乐圈从来不缺话题,但有些人的一举一动就是能让人动容。

2025年10月10日这天,张曼玉发了一条动态,瞬间引爆全网。

她做了什么?

不过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最简单的方式纪念了一个离开22年的朋友——梅艳芳。

网友们看到后纷纷点赞,说她是真性情,有情有义。

你知道吗,就这么一个举动,让这位已经淡出娱乐圈多年的巨星口碑直线飙升,连梁朝伟都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张曼玉还能因为这样的方式重回大众视野?

2025年10月10日,这天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个普通的周四,但对于那些喜欢梅艳芳的人来说,这是她的生日。

梅艳芳2003年就离开了人世,掐指一算已经整整22年。

22年是个什么概念?

一个婴儿都能长成大人了。

可就在这天,张曼玉的社交账号突然更新了,内容很简单,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矫揉造作,就是几句话配上一张老照片。

张曼玉写的文字也不煽情,就是说想念你,生日快乐。

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评论区瞬间被刷爆了。

网友们说,这才是真朋友,不是那种为了营销硬蹭热度的塑料情谊。

这条动态发出来没几个小时,转发量就破了百万。

大家都在感慨,娱乐圈真正的友谊太少见了。

你想想看,很多明星朋友之间,人还在的时候各种秀闺蜜情,等人一走就立马划清界限,生怕沾上什么晦气。

但张曼玉不一样,22年了,她还记得这个日子,还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思念,这份心意真的太难得了。

有人翻出张曼玉这些年的动态,发现她几乎不怎么发文,社交媒体上安静得像个路人。

可每年到了梅艳芳的忌日或者生日,她都会发点什么。

这种坚持了22年的习惯,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网友们纷纷点赞,说张曼玉这人品,真的是圈内少有的清流。

说起张曼玉和梅艳芳的友谊,得从一部叫《缘分》的电影说起。

那时候她们都还年轻,一个是刚进娱乐圈不久的新人,一个已经在乐坛有了点名气。

拍这部戏的时候,两个女孩子年纪相仿,性格也合得来,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娱乐圈里的友谊说起来容易,维持起来难。

竞争那么激烈,今天你红了明天她火了,多少人能做到真心实意?

但张曼玉和梅艳芳就是做到了。

她们的友谊不是那种表面功夫,不是在镜头前抱一抱亲一亲,背后各怀心事。

她们是真的把对方当成了人生路上的知己。

这20多年里,她们一起经历了太多。

事业起起伏伏的时候互相鼓励,感情不顺的时候互相安慰,开心的事情第一个想分享,难过的时候也第一个想倾诉。

外界都知道她们关系好,但具体好到什么程度,可能只有她们自己清楚。

有人说梅艳芳生前最信任的女性朋友就是张曼玉,这话一点不夸张。

2003年梅艳芳走的时候,张曼玉哭得特别伤心。

那种失去挚友的痛苦,外人是体会不到的。

你想想看,一个陪你走过青春年华,见证你所有高光时刻和低谷时期的人,突然就这么离开了,那种空洞感能有多强烈。

但张曼玉没有让这份悲伤变成包袱,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一直记住这个朋友。

梅艳芳走后这22年,张曼玉从来没有忘记过她。

不管自己身在何处,不管是否还在娱乐圈打拼,每年的这些特殊日子,她都会用最简单最真诚的方式表达思念。

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情义,一种不需要用华丽语言包装的真情实感。

网友们看到这些,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闺蜜情,什么叫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友谊。

张曼玉刚出道那会儿,说实话没人看好她。

长得是漂亮,但演技真的不行,台词说得磕磕巴巴,表情也很僵硬。

很多人就觉得她是个花瓶,靠脸吃饭的那种,演技什么的别指望了。

圈内圈外都有人说风凉话,觉得她就是个昙花一现的漂亮女孩,过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

张曼玉自己也知道这些评价,但她没有破罐子破摔。

别人越是不看好,她越是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

她开始疯狂学习,请表演老师专门辅导,没日没夜地琢磨剧本,研究角色。

每次拍戏之前,她都要做大量的功课,把人物的背景故事、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全部吃透。

这种努力没有白费。

慢慢地,大家发现张曼玉变了,她演的角色越来越有层次感,不再是那个只会摆姿势的花瓶。

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能看出她对角色的理解和诠释。

观众开始认可她的演技,导演们也愿意给她更有挑战性的角色。

到了后来,张曼玉成了华语影坛获奖最多的女演员,这个记录到现在都没人能打破。

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这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她是第一个全拿到的中国女演员。

这份成就不是靠运气,不是靠背景,完完全全是用实力和努力拼出来的。

从花瓶到影后,张曼玉用了十几年时间。

这十几年里她经历了多少质疑,承受了多少压力,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放弃过。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起点低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努力。

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改变,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说到张曼玉,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梁朝伟。

这两个人的荧幕组合简直是神级般的存在,每次合作都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1984年拍《新扎师兄》的时候,他们第一次搭档,那时候两个人都还是新人,青涩得很。

但就是这么两个青涩的年轻人,在镜头前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

这种默契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是真的天然存在。

导演们都说,让张曼玉和梁朝伟演对手戏,根本不用费心调度,他们自己就能找到最合适的状态。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立马就能接上,这种配合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两个人合作了很多年,拍了很多经典作品。

2000年的《花样年华》更是把他们的合作推向了巅峰。

那部电影里,张曼玉穿着各种旗袍,举手投足间都是风情。

梁朝伟演的周慕云压抑又深情,两个人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感张力,看得人心都碎了。

这部电影后来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心目中的最佳银幕情侣就是他们。

外界一直在传他们的绯闻,说这么有默契肯定是假戏真做了。

但两个人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都会很认真地澄清,他们就是好朋友,好搭档,没有发展成恋人。

梁朝伟还专门强调过,他和张曼玉是超越爱情的知己,那种情谊不需要用恋人关系来定义。

这种关系其实挺难得的。

能在娱乐圈找到一个懂你的人,一个能和你产生共鸣的搭档,比找到恋人还难。

张曼玉和梁朝伟的友谊证明了,男女之间真的可以有纯粹的友情,而且这种友情在某些时候比爱情更加长久。

他们维持了这么多年的友谊,从来没有翻过脸,没有闹过矛盾,这在娱乐圈真的是奇迹般的存在。

8段恋情都没能走到最后

感情这事儿对张曼玉来说,真的是个遗憾。

她一生经历了8段恋情,但没有一段能善始善终。

最早那段是1985年到1987年,当时她和一个叫Mark Kim的发型师谈恋爱。

两个人感情挺好的,但后来因为情书被媒体曝光,张曼玉觉得特别受伤,这段感情就这么结束了。

情书被公开这事儿在现在看来可能不算什么,但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女演员来说简直是灾难。

你想想看,自己最私密的感情被拿到台面上让所有人围观评论,那种感觉得有多糟糕。

张曼玉当时年纪还小,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分手也就成了必然。

后来她和导演尔冬升在一起过。

尔冬升这个人才华是有的,但性格有点大男子主义。

他希望张曼玉能以家庭为重,少拍点戏,多陪陪他。

但那时候张曼玉事业正在上升期,她不想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追求。

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始终谈不拢,最后还是分手了。

再往后,张曼玉认识了法国导演阿萨亚斯。

这段感情看起来很美好,两个人还结了婚。

很多人都觉得张曼玉终于找到归宿了,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但婚姻维持了几年后,还是以离婚收场。

具体原因外人不清楚,但肯定是彼此之间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8段感情,每一段都认真投入过,但没有一段能修成正果。

有人说张曼玉命中注定孤独,但我觉得不是这样。

她只是太清楚自己要什么,不愿意为了维持一段关系而委屈自己。

宁可一个人潇洒,也不要勉强凑合,这种态度其实挺值得尊敬的。

感情上的不顺利没有击垮张曼玉,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强独立。

她明白了,一个女人不需要靠男人来定义自己的价值,也不需要通过婚姻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能够坦然接受一个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成熟和智慧。

息影后的低调生活

就在事业最巅峰的时候,张曼玉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息影。

那时候她正当红,片约多得接不过来,片酬也高得吓人。

但她说不干就不干了,一点都不留恋。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她疯了,这么好的发展势头说停就停,太可惜了。

张曼玉自己倒是想得很明白。

她觉得自己想拍的戏都拍过了,想尝试的角色都尝试过了,继续待在娱乐圈只是在重复自己。

与其这样,不如趁早抽身,去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

她不想把人生都耗在聚光灯下,她想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做一些和演戏无关的事情。

息影之后,张曼玉搬到了巴黎。

她在那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每天散散步,喝喝咖啡,看看书,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应酬,也不用每天对着镜头摆姿势。

她说这种生活让她感到真正的放松和自在,比当明星的时候快乐多了。

很多人觉得她可惜,说一个这么有才华的演员就这么退出太浪费了。

但张曼玉不这么想。

她觉得人生不是只有事业和名利,还有很多其他值得追求的东西。

她已经在演艺圈证明了自己,拿过了该拿的奖项,现在该为自己活了。

现在的张曼玉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偶尔被拍到也是在菜市场买菜,或者在街头闲逛。

她穿着简单,不化浓妆,就像个普通的中年女性。

但就是这样的她,依然让人感到一种优雅和从容。

那种从容不是装出来的,是真正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淡定。

张曼玉这次纪念梅艳芳的举动,让很多人重新思考友谊这个话题。

娱乐圈里的塑料情谊太多了,大家都习惯了那些虚情假意的客套。

但张曼玉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真正的友谊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天天见面,不需要时刻联系,但心里永远有对方的位置。

梅艳芳已经离开22年了,但张曼玉从来没有忘记过她。

这种记挂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她不需要通过怀念故人来刷存在感,她只是单纯地想念这个朋友,想在特殊的日子里表达一下思念。

很多网友被张曼玉的这份情义感动了。

大家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说这才是真朋友,这才是值得尊重的人品。

有人说,看到张曼玉的这条动态,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做岁月不改真情。

22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但改变不了一个人对朋友的思念。

张曼玉和梅艳芳的友谊,其实也给现在的年轻人上了一课。

现在的社交网络发达,大家动不动就说谁谁谁是自己的闺蜜,谁谁谁是最好的朋友。

但真到了关键时刻,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离不弃?

有多少人能在朋友离开后还记得他们?

很多所谓的友谊,不过是在顺境时的锦上添花,一旦遇到困难就作鸟兽散了。

张曼玉用22年的坚持证明了,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种友谊不需要任何回报,不需要外界的认可,它本身就是最珍贵的东西。

梅艳芳虽然不在了,但她活在张曼玉的心里,活在所有关心她们的人心里。

这种情谊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时间,成为了一种永恒。

网友们说,梁朝伟肯定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张曼玉还能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让全网动容。

这不是什么营销策划,不是为了重回娱乐圈铺路,就是一个老朋友在思念另一个老朋友。

这种纯粹的情感在娱乐圈太难得了,也正因为难得,才显得格外珍贵。

结语

张曼玉这个人,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年轻时拼命努力从花瓶变影后,事业巅峰时潇洒息影,感情路上坎坷却从不抱怨,对朋友的思念坚持了22年从未间断。

她用自己的方式活着,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不追求世俗意义上的圆满。

这次因为一条纪念梅艳芳的动态口碑暴增,不是偶然,是大家终于看到了她身上那些真正珍贵的品质。

真性情,有情义,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东西,比什么演技、美貌都更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信息来源:

《香港电影资料馆档案记录》(1984-2003年演艺生涯资料)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官方记录》

《第57届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

《威尼斯电影节历届华人获奖者统计》

香港《明报周刊》人物专访(1985-2003年期刊档案)

《梅艳芳纪念特刊》(2003年12月出版)

社交媒体公开信息(2025年10月)

来源:以苒Zran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