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镜头扫过一片片瓦房,志愿军战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奔向朝鲜战场,到在万家灯火的照耀下,一架架载着烈士遗骸的航班平稳落地祖国,这是《志愿军》三部曲的开篇场景和落幕时刻,前后时间跨度长达三年。
从镜头扫过一片片瓦房,志愿军战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奔向朝鲜战场,到在万家灯火的照耀下,一架架载着烈士遗骸的航班平稳落地祖国,这是《志愿军》三部曲的开篇场景和落幕时刻,前后时间跨度长达三年。
抗美援朝战争打了三年,《志愿军》系列电影也连续三年在国庆档的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今年终于等到收官篇《志愿军:浴血和平》,因被称赞是“系列最佳”,也算是为这段银幕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部战争片,《志愿军3》不仅用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呈现“边打边谈”时期,前方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和后方外交过程的唇枪舌战,还将“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具体到每一位角色的行动和情感中,用真实朴素的细节,让观众的情绪得到释放。
父亲李默尹(辛柏青 饰)、哥哥李想(朱一龙 饰)先后离家前往战场,只留下李晓(张子枫 饰)一人在家。等到李晓也奔赴朝鲜战场后,等来的却是哥哥牺牲、父亲生死未卜的消息,最终又剩下她一个人。
但李晓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父兄的踪迹,这种执念一直支撑着她成长蜕变,直到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革命战士,在谈判桌上与敌军当面对峙,为争取和平而战斗。
(GIF)
因战争被迫分开的李家三口,终于在70年后以另一种方式团聚。
当老年李晓拿着父亲生前带上战场的钥匙打开家门时,不仅代表着她替父兄完成了凯旋回国、平安归家的愿望,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团圆”时刻,也让贯穿全片的李家三口的结局在此刻拥有了解答。
此外,影片中还有很多战士们的遗憾令人感到惋惜和动容。
中立区军事警察姚庆祥,一直想拍张照寄给母亲,想让母亲看看自己现在的模样,但直到牺牲,他也未能留下一张照片;攒钱买墨水、跟着战友练字的黄继光,一直都想要写封家书寄给母亲,但刚刚学会写自己名字的黄继光,就牺牲在了战场上,牺牲时他兜里还揣着母亲寄来的信;完成100次运输任务后,赵安南原本想要离开战场接母亲回国尽孝,但听到战友的召唤后,他毫不犹疑地开始了第101次往前线运送物资的任务,结果被敌军的炸弹当场炸死,牺牲在了半路上。
对家人的想念,对故乡的记挂,正是有这些最真实朴素的愿望支撑,才会让战士们拥有无限的动力和信念在战场上血拼,期待和平能够早日到来,那样就能早点回家。但战争无情,看到姚庆祥、黄继光、赵安南这些革命战士在还没有实现愿望就牺牲的场面,才会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是他们用牺牲为我们换来了和平,这些保家卫国的战士,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来源:唐若一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