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蓝星》在德国首映 获各界人士高度赞誉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19:17 2

摘要:当地时间10月10日,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领衔出品的中国首部8K太空实拍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德国首映。来自德国航空航天、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百余人出席观影活动。影片以震撼的视听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生动呈现了人类探索太空

当地时间10月10日,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领衔出品的中国首部8K太空实拍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德国首映。来自德国航空航天、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百余人出席观影活动。影片以震撼的视听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生动呈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壮丽篇章,引发观众强烈共鸣与深度思考。

△《窗外是蓝星》在德国首映

△首映现场座无虚席

首映现场座无虚席。银幕上,来自中国空间站的8K高清画面缓缓展开——蔚蓝地球与浩瀚星河的瑰丽画卷交相辉映。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以“太空摄影师”的身份,真实记录下为期半年的在轨生活场景。观众仿佛置身于中国空间站,跟随航天员的视角共同遨游太空,在静谧的宇宙中重新审视人类与地球的共生关系。影片以卓越的技术水平和细腻的叙事语言,呈现了中国航天员在轨生活、科学实验与地球观测的珍贵瞬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德国航空航天领域物理学专家彼得·施密特博士从技术和艺术角度分享观影感受

在展映结束后的专家交流环节,德国航空航天领域物理学专家彼得·施密特博士高度评价了影片的科学与艺术价值。他指出,《窗外是蓝星》通过8K超高清影像技术,将科学理性与东方美学的诗意表达完美融合,其从容克制的叙事节奏直抵人心——影片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技术突破与稳步发展,更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使科技影像升华为承载人文精神与美学价值的太空诗篇。太空探索不仅是人类科技的突破,更是跨越过国界、连接全人类共同梦想与情感共鸣的文明实践。

△德国航天爱好者舒勒分享观影感受

随着交流的深入,现场气氛愈发热烈,观众踊跃分享观影感受。他们认为,影片以创新的视觉叙事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呈现出人类探索太空的壮丽史诗,也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放、自信与担当。航天爱好者舒勒与妻子专程前来观影。他表示,航天员们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空间站日常生活的细节,却蕴含着非凡的智慧与奉献,“那种平凡中的伟大让人由衷敬佩”。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会长安迈尔

在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会长安迈尔看来,这部影片最打动人的是它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人性温度。通过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珍贵细节,影片生动展现了太空探索者坚韧不拔的品格与温暖的人性光辉,使观众在震撼于太空奇观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共鸣。他说:“这是一部能拉近人类与太空距离的电影,也让我们更理解中国航天精神背后的力量。”

△德国社交媒体博主泽伦

德国社交媒体博主泽伦认为,这部作品的意义已超越电影本身,成为一次跨越文明的文化对话。作品让观众看见航天员真实的太空生活与团队间的协作精神,这种真诚的表达尤其打动年轻一代。

△德国大学生米伦兹

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大学生米伦兹在分享中特别提到,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轨工作的专业形象令他印象深刻。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卓越成就,更诠释了女性在太空探索中的独特价值。他认为,影片通过8K超高清技术展现的太空细节,为德国观众搭建了一个理解中国科技发展路径与文化特质的珍贵桥梁。

△德国历史研究学者鲍曼

德国历史研究学者鲍曼则指出,从太空俯瞰地球的画面让人深刻感受到人类命运与共的主题。这种超越国界的宏观视野,让和平共处、平等对话的价值观得到具象化呈现。影片不仅展现了太空探索的科技成就,更通过地球家园的影像唤起全球观众的共同体意识——守护地球生态、维护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各国共同承担的时代责任。

△8K超高清影像呈现太空世界

《窗外是蓝星》以8K超高清影像技术呈现真实太空世界,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的勇气与智慧,也以影像为桥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据悉,影片未来将陆续在欧洲多国展映,让更多欧洲观众通过银幕感受中国航天成就,共同体验这场跨越星空的文明对话与人类精神探索之旅。

监制丨曹日 金京

主编丨梁弢 郑治

记者丨阮佳闻 张云帆 吕牧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刘微

来源:梦回重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