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大美女张天爱变成女贼头子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05:07 2

摘要:我去汕尾惠州晃荡了几天,跟大家强烈安利汕尾的牛肉火锅!我去的是已经很网红的能记,好吃得我要晕倒,这辈子没吃过这么柔软的牛肉,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各位,双节假期大家都过得怎么样啊?都去什么地方玩了呀?

我去汕尾惠州晃荡了几天,跟大家强烈安利汕尾的牛肉火锅!我去的是已经很网红的能记,好吃得我要晕倒,这辈子没吃过这么柔软的牛肉,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火锅吃得太急没拍照,给大家送上一张海边观音,保佑大家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深圳之后我就开始补国庆档的电影,先看的是期待很久的《风林火山》和《刺杀小说家2》,结果前者除了绝美金城武和风格化的画面之外啥都没有,后者直接让我怀疑起了导演路阳最近几年的精神状态。

整部《风林火山》最有价值的东西我已经po出来

就在我对国庆档这些电影已经非常失望的时候,一部毫不起眼的片子拯救了我。

那就是这部《毕正明的证明》(下称《毕正明》)!

所以我立马跑回来给大家写这篇安利,如果你想在假期的末尾看上一部令人愉快的电影,那么我以牛肉火锅之名发誓,这一定是你的不二之选。

《毕正明》刚开场我就在想,这有点意思啊,没想到这种感受一直持续到电影结束。

这种不需要看任何分析小作文就能直观感受到的好看,是这部电影最让我惊喜的部分。

电影的主题非常正,是讲90年代警察火车反扒的,这种故事很容易被拍得说教感很重,但《毕正明》完全不会。

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是,电影的节奏非常好,一丁点儿都不拖沓,而且还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幽默感。

就拿开头来说吧,一来就是男主毕正明小时候在火车上碰到小偷,整个人差点被拉下火车,要不是警察来得及时他就要被偷走了。

这一整场演完,毕正明一边哭一边说自己要当警察,电影标题弹出来,下一个镜头就已经是成年版毕正明准备入职公安了。

几分钟就直接把男主为什么想当反扒警察的前情说的清清楚楚,而且是给你演出来的,并没有像某些电影一样用打字来糊弄事儿。

更难得的是,几乎整部电影都保持了这种不让观众无聊一秒钟的节奏

我当时看到男主进入警局第一天本能地以为故事要慢下来了,套路都是这样的嘛,新人男主要吃点苦头才能成长,苦头不是得慢慢铺垫么,大事怎么会直接发生在第一天呢?

结果你猜怎么着,诶,男主第一天入职就直接变成残疾人了。具体怎么发生的我不剧透,但这就是这部电影故事推进的效率。

而且我很喜欢这个片子的一点是,哪怕是很沉重的事情,电影也处理得比较轻松。

一个新人警察受重伤这个事儿,本身确实是很让人难受的,很多片子可能都会往非常悲情的方向去讲述,但这个电影没有。

片子里有一个小细节是男主拿到残疾证之后,撑着拐杖还不习惯摔倒了,一个小学生冲上来扶了他一下,男主正感动呢,小学生:“不用谢,老师说要帮助残疾人。”

男主的表情在那一刻变得怅然,他被一个小孩再次提醒了自己残疾了的事实。

而作为观众,看到这一段会有点想笑,又有点心疼男主。

《毕正明》对男主遭遇的态度并不苦大仇深,但也不是不尊重,而是一种很生活智慧的“碰上事儿,那也得继续过呗,还能咋地”

我觉得这正是现在的观众想在电影院里看到的东西。我们去看电影是想获得快乐和尊重的,是想要得到一点鼓励的,而不是去吃苦的,大家在生活中已经吃够苦了。

这个片子另一个很出彩的点则是人物。

不知道大家的感受跟我是否一样,在看涉及到警匪两方的国产片或者电视剧时,我经常会觉得匪的立体度和完成度远高于正面人物,这个问题出现得太多我都开始怀疑了,是不是正面人物就注定要无聊呢?

但《毕正明》真的,完全打破这件事!

先说王安宇演的男主毕正明,就像我前面说的,刚开始是热血新人,然后很快受伤残疾,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养伤休假的时候在妈妈的服装店里猫着,观察来来往往的人,反而练出了一双锐利的眼睛。

带他的师傅说要是他瘸腿也能抓到小偷,就让他回到反扒队,他做到了。后来他反而利用自己的残疾,成功混入扒手团伙成了卧底。

警察卧底只为一锅端掉扒手集团这个设定本身并不新,但片子里他的成长线做得很细节。我们跟着他一步一步“学习”怎么当扒手,一点一点了解扒手集团的各层架构,特别有沉浸感,我们是跟着毕正明走入了一个黑暗的地下世界。

我甚至有点觉得导演是用了一点青春成长电影的拍法在拍毕正明的卧底时光的,因为他慢慢了解扒手行业的过程,也是他人性逐渐成熟的过程。

刚开始他当然是觉得小偷们都非常坏,但随着接触,他又会发现,有些人并不是自己主动成为小偷的,比如他的扒手师傅大白桃,她从小被扒手集团的老大养在身边,她没得选,还比如他的两个“同事”,哑巴二宝和江米条都是被人贩子卖给扒手集团的。

知道了这些内情之后他当然会于心不忍,甚至问自己的警察师傅,这些人能不能轻判,而警察师傅的回答是,之所以会有非自愿成为小偷的人,就是因为扒手集团存在,想要救出他们,只有解决掉集团这一个办法。

而后面毕正明自己目睹了扒手集团的斗争之后,也真正理解了师傅的话,他的善良从此变得更有力量了,是能够分辨是非改变现状的善良,而不再只是一种软弱的善良。

王安宇本身就有点楚楚可怜的感觉,放在毕正明这个角色上真的过于妥帖了,很有那种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变好的劲儿。

聂远演的是毕正明的师傅,戏份很少,但每次出现都太准确了。

台词只有几句,但你每次看到他都忍不住去想,一个连扒手集团内部都尊称他“周叔叔”的警察,到底是有多厉害。

但这并不意味着片子里的反派组就不出彩了啊,张天爱演的扒手大白桃我觉得是在《太子妃升职记》之后她演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

她自带的那股子又美又飒的劲儿,放在这么一个有大姐头气质的扒手小头目上,真的是非常贴也非常有魅力。

她说自己要坚持盗亦有道的时候,我是完全能相信的。

但最让我惊喜的还是王彦霖演的花手,说实话,这个角色身上的buff有点太太太多了。什么从很小开始就当了扒手,手上功夫全集团第一名,背上过人命,替扒手集团做脏事又不被允许上火车去偷东西……

是的,本片的悲情英雄出在反派阵营(bushi

但王彦霖就是完全消化了这个角色身上这一层层的设定,用一句话来形容花手就是“咬人的狗不叫”

他身上的那种狠厉和不甘心都是往里藏的,第一眼感觉不起眼,但越看越觉得这绝对是个狠人。

这也是我觉得《毕正明》特别难得的一点,不管人物来自正面阵营还是反派集团,不管角色的戏份是多还是少,每个角色都足够立体,有非常多的可挖掘空间。

甚至只出现了一下下的毕正明妈妈,都会让我去想象,一个在90年代死了老公独自开服装店养儿子的女人,是跨越了怎样的心理斗争,才让这个儿子在因公负伤之后又再次回归警队的。

这就是一个把故事讲得好的电影应该做到的,它给到观众的不止是画面中有的东西,它还给了你想象的空间。

很可惜的是,《毕正明》的票房目前还是国庆档的垫底。某种程度上我也能理解,光看片名你根本不知道它讲什么的,就算去看了预告的人也很有可能觉得反扒主题没有吸引力。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好故事不如一个好名字好主题吸引人。

不过我还是建议,如果你最近想看一部有意思的国产片,可以给它一个机会。

来源:影之时光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