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正义的背叛——一部揭露日本侵略暴行的电影为何遭美封杀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18:48 2

摘要:近日,笔者刷到“楷迪9983”视频号《一部被禁的二战电影,揭穿美国战略双标的源头》的视频,说的是美国战争部在二战期间花了3年拍摄的一部战争纪录片《认识你的敌人日本》,却在上映19天后突然被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下达密令封杀,甚至要求销毁所有拷贝。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

电影《认识你的敌人日本》

近日,笔者刷到“楷迪9983”视频号《一部被禁的二战电影,揭穿美国战略双标的源头》的视频,说的是美国战争部在二战期间花了3年拍摄的一部战争纪录片《认识你的敌人日本》,却在上映19天后突然被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下达密令封杀,甚至要求销毁所有拷贝。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这一“封杀令”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部揭露日本侵略暴行的力作——《认识你的敌人日本》

1945年,随着二战接近尾声,美国战争部委托好莱坞著名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和尤里斯·伊文思联合执导了一部军事教育片《认识你的敌人日本》(《Know Your Enemy: Japan》)。这部影片以大量真实影像资料为基础,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从明治维新后的现代化进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战略布局,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37年南京大屠杀,从“大东亚共荣圈”的虚伪口号到珍珠港的背信弃义……影片系统地展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行径,特别记录了南京大屠杀中平民遭集体枪杀、活埋的惨状,日本士兵将婴儿抛向空中用刺刀接住的残忍画面令人发指。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忠实记录,更是对人类良知的重要警示。

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向美国国会、行政决策者、美国大兵和民众解释,其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疯狂、残忍而又顽强的敌人。影片毫不避讳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裕仁天皇和整个被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社会结构,这是一部揭露法西斯罪恶,激励士气的战斗宣言。这部纪录片制作历时3年,直到1945年8月9日才最终在美国公开上映。

为何上映19天盟军司令麦克阿瑟突然密令禁映并销毁所有拷贝?

这部电影的命运和战争进程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上映仅19天后,1945年8月28日,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下达了一道密令,全面禁映并销毁这部影片的所有拷贝。

为什么?因为战争结束了,但政治才刚刚开始。

核心冲突之一是对天皇的定位,电影将天皇定为头号战犯,但麦克阿瑟的占领政策核心却是保留并利用天皇制。他们发现要想高效、低成本地统治日本,避免全民抵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日本天皇变成美国傀儡,成为美国政策的代言人。这样,电影里的“敌人”瞬间变成了新战略下的“合作者”;

核心冲突二是对日本民族的定性,影片将日本民众描绘成军国主义的盲从者,但为了对抗迅速崛起的苏联,美国需要将日本打造成东亚的“反共堡垒”,这意味着必须将日本人民从军国主义分子中剥离出来,并将其塑造为需要被解放和拉拢的对象,继续宣扬仇恨无异于在新冷战面前自断臂膀。

于是这部曾经政治正确的电影,一夜之间变成了政治不正确的麻烦,美国的战略利益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而历史的叙事也必须为此让路,真相为战略利益做出牺牲。

麦克阿瑟与日本天皇

历史档案显示,美国决定采用“抚慰”方式,以日本为跳板,建立和发展了自己在东亚的军事根基,妄图影响、遏制东亚地区,以达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目的。麦克阿瑟当时在给华盛顿的密电中直言:“继续追究日本战争责任将阻碍其在东亚战略中发挥作用。”

令人愤慨的是,许多参与制作的历史学家发现,影片中关于731部队活体实验、慰安妇制度等关键证据的片段在禁令下达前已被刻意移除。这种对历史真相的系统性抹杀,实则是地缘政治利益对历史正义的公然背叛。

对于强盗从来没有正义只有利益

根据笔者的“政治利益说”基本原理,“政治的本质是利益,政治行为的动力来源于对利益的追求,一切政治制度都是调节利益的工具,一切政治活动都是争夺利益的手段。”这部电影的禁令赤裸裸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强盗真面貌,以及美帝在处理地缘政治和国际事务中“利益高于正义”的残酷现实,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价值观和历史叙事,往往是其实现利益的可变工具。

当美国需要日本对抗共产主义时,无数受害者的冤屈就成了可以交易的筹码。这种战略双标导致了对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的清算不彻底,天皇战争责任的豁免,部分战犯后来被重用,为日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埋下了深远的伏笔,这直接影响了今天东亚国家间的互信。

战时:日本儿童即已被迫训练嗜杀成性

历史证明,强权政治从来擅长将鲜血染成的罪行装裱成“战略需要”,将惨痛的历史教训淡化为“时代悲剧”,正如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的警告:“遗忘历史者必重蹈覆辙。”当真相被锁进档案柜,当正义让位于地缘博弈,人类记忆的防线便出现了危险的裂痕。

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国际矛盾,背后都有类似的逻辑,美国可以为了对抗一个敌人,如曾经的苏联,现在的某个大国,而容忍甚至扶持另一个曾经的问题伙伴,当民主人权等口号与地缘战略利益冲突时,后者总是占据绝对上风,《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的遭遇,正是这种双标的早期经典案例。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