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国空军出国作战电影《轰炸大和岛》剧本拍卖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12:25 3

摘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弘扬红色文化!”10月8日下午,中国首部抗美援朝陆海空协同作战影片《轰炸大和岛》电影剧本研讨和拍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邮政新媒体中心一层新闻发布厅隆重召开,众多军事、影视、文化、法律、传媒等领域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齐聚长安

(江山 常魁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弘扬红色文化!”10月8日下午,中国首部抗美援朝陆海空协同作战影片《轰炸大和岛》电影剧本研讨和拍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邮政新媒体中心一层新闻发布厅隆重召开,众多军事、影视、文化、法律、传媒等领域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齐聚长安街建国门内甲18号宽敞华丽的发布会大厅。北京德云创科拍卖公司受托,将于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纪念日)15时,在中国科技会堂B309新闻发布厅举行该剧本拍卖会,并透露保证金30万元即取得竞买资格。央视特邀主持人陈薪羽主持活动。

剧本直实还原了抗美援朝期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九机编队出境执行轰炸敌岛军事基地的任务,也是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轰炸大和岛》的故事聚焦在航空兵轰炸师成立的一年时间里。1951年,美军占领北朝鲜西海岸的大和岛,并建立军事设施,监听中国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中央军委下令由中国空军轰炸师拔掉这个钉子。刚组建的空军克服人员构成复杂、经验不足等难题,以轰炸机九机编队加战斗机和歼击机护航,空军四个师联合出境作战。在装备与经验悬殊的劣势下,用惨烈牺牲“以弱胜强”,为战争胜利与半岛和谈奠定了基础。该剧本故事尘封74载,首次以电影艺术形式披露中国空军境外大规模战略轰炸任务,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既是缅怀空军英烈、重温志愿军精神,也是礼赞中国艰苦卓绝的建军路,向解放军百年华诞的献礼佳片,更是激励新一代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用现代高科技强国建军,保卫祖国的空域权和海域权的信念和意志。目前,剧本已通过中央军委、外交部、中宣部、国家电影局等主管机关审查,获国家电影局拍摄许可函,还被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推荐为首个知识产权与银行金融资本合作的影视剧本项目。

剧本作者周萱教授讲述创作过程

红色文化公益基金创始人、原空军司令刘亚楼之孙媳刘建丽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郭劲峰发言

剧本作者周萱教授历时数年创作,还原父辈战斗历程。周萱是国家特聘专家,毕业于协和医大研究生院,长期从事临床肿瘤治疗工作,目前担任教育部、科技部特聘评审专家及人社部的创业导师。写作是周老师的业余爱好,为将父辈在抗美援朝时期组建航空兵轰炸师、完成艰巨任务的经历搬上银幕,她在父亲(亲历者)指导下,历时数年走访健在的志愿军官兵、翻阅父辈厚重日记和查阅大量国内外史料,最终完成这部原创作品。她希望通过电影,让年轻人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实现“以史为鉴、警钟长鸣”,构建和平社会。

德云创科拍卖公司总经理徐应德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发言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伯江发言

该剧本拍卖推荐创新“投资方+总导演”模式,探索红色题材市场化新路径,拍卖采用组合竞标模式,是重大军史题材影视创作的突破性探索,核心意义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激活题材价值。以公开透明的拍卖吸引行业关注,汇聚优质力量挖掘红色文化题材,避免历史重大题材因资源错配被弱化;二是整合创作资源。总导演把控艺术与历史还原度;投资方保障资金与宣发。二者绑定实现艺术与市场协同,精准筛选兼具敬畏心、把控力与执行力的团队;三是创新行业模式。打破“指定合作”传统,以市场化竞争推动红色题材从“任务式创作”转向“精品化、市场化双驱动”,实现历史、艺术、社会价值统一。

央视特邀主持人陈薪羽主持活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制片人王阳发言

与会嘉宾合影

发布会上,周萱教授分享创作历程,强调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平衡”,力求让年轻观众感受辉煌历史并获得精神共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伯江,原武警影视中心主任丁临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制片人、全网粉丝1400万王阳,原空军指挥学院教授包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郭劲峰,北空司令部装备部长刘飞保,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徐苏林,中央军委宣传局李明等专家学者,分别从题材艺术性、历史战略价值、现实意义、原创保护和旗帜鲜明地反对剽窃等多角度,充分肯定剧本的珍贵价值。德云创科拍卖公司总经理徐应德在讲话中解读了拍卖规则。红色文化公益基金创始人刘建丽等表示,将全力支持影片拍摄。发布会在全体嘉宾合唱《歌唱祖国》声中结束。

来源:常魁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