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想到就这300多亿的“面子工程”却让西方的媒体都指指点点地唱了个衰呢,可他们却万万没想到,这座人工岛如今却就像个美国的卫星镜头里的“钉子户”一样,连五角大楼的分析师都得熬夜地去研究它的新变化了。
如今那曾经的茫茫南海上仅涨潮时才露出一块1平方米的礁石,如今却奇迹般的化身为2.8平方公里的“海上长城”般的雄伟壮观的岛礁!
没想到就这300多亿的“面子工程”却让西方的媒体都指指点点地唱了个衰呢,可他们却万万没想到,这座人工岛如今却就像个美国的卫星镜头里的“钉子户”一样,连五角大楼的分析师都得熬夜地去研究它的新变化了。
永暑岛的前身永暑礁,本是南沙群岛中不起眼的一角。1988年除夕,5名解放军官兵挤在10平方米的高脚屋里守礁,竹竿为柱、草席作墙,连喝淡水都得靠天降雨水。
转机出现在2014年,中国调来“造岛神器”天鲸号挖泥船,它像吸管一样从海底抽取沙石,通过12公里长的管道吹填造陆。短短8个月,礁盘面积暴涨350倍,硬生生在汪洋中“长出”一座堪比纽约中央公园的岛屿。
这座岛的战略价值堪称“南海定海神针”。它扼守南华水道与南海主航线的交汇处,距马六甲海峡仅千余公里,战机起飞1小时即可覆盖东南亚空域。
岛上3160米长的跑道能起降运-20战略运输机,红旗-9防空系统和鹰击-62反舰导弹严阵以待,去年美军伯克舰试图靠近,还没看见岛影就被电磁压制逼退,舰长事后吐槽:“永暑岛的电子雾霾比北京还呛人!”
更让人感到目瞪口呆的却是岛上的那一系列的“黑科技”都已经初露端倪。令人惊奇的是,在勘探的过程中就不经意地打通了海底的天然淡水层,所能供应的天然淡水的量就足够把西湖灌满3个之多!以往我们驻岛的官兵都靠补给的船来运送的菜蔬,如今随便到岛上就能看到四季常青的大棚里的各种蔬菜,甚至有官兵都这样开玩笑的说:“我都比大陆的战友平均重五斤了。”
如今,这座曾经的荒礁不仅5G的信号一条条的将岛屿全都覆盖了,就连二甲的医院也能在这里进行更为精密的外科手术,超市的货架上也能见到一堆堆的澳洲进口的牛排,更有着一座座的电影院和图书馆的相应的配套等等,使得这座曾经的荒礁也一应俱全的变成了一座座的“海上度假村”。
而这一生态的奇迹也无形中打了了西方那些对我们“破坏环境”的指控的脸:从不注重生态的西方国家,却能以“环保”的口吻对我们“破坏环境”的指控,实为笑话!
近年来中国在一系列的填海造陆后,通过对所填海的造陆区的引种红树林的造林绿化后,对当地的珊瑚覆盖率也由最初的20%一下就飙升至60%,甚至连对栖息地极其挑剔的绿海龟也悄悄的上岸来产蛋了。
不仅将珍贵的珊瑚中的抗癌物质挖掘了出来,还能用一支针剂就能在欧洲换辆宝马,德国的一位教授甚至不由得直呼:“中国人建岛的都只是假的面子工程,真正的高大上还是搞出一支诺亚方舟级的实验室才是真实的!”
如今那些曾经对中国的“天然资源贫乏”、“渔业资源枯竭”等所作的那些嘲讽的媒体也都开始为中国的“资源”“财富”而惊叹:如永暑岛周边蕴藏的1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就足以装满3万列的火车;预计到2030年南海的天然气就能点亮半个中国的电灯了。东盟国家的态度也从质疑转向合作,菲律宾渔民遇险直接呼叫中国海警,越南科考船申请靠港补给。
回望35年蜕变,永暑岛就像中国发展的4D电影——从竹竿茅草屋到智能生态城,从手摇发电机到核电淡化系统,每个螺丝钉都写着“自力更生”。
当年守岛战士用罐头盒种下的椰子树已亭亭如盖,树下石碑刻着:“岛在,主权在;我们在,中国在!”
来源:科学知识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