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故事讲好,谁就是档期最佳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7 18:59 4

摘要:影片部分取材自CODA(Child of Deaf Adults,出生在聋人家庭但听力健全的孩子)律师张琪的真实经历,讲述了CODA律师李淇(檀健次 饰)被卷入聋人定制房产骗局后,在利益诱惑与良知觉醒间挣扎破局的故事。

没想到国庆档最大的惊喜,是上映时间最晚的《震耳欲聋》。

这部由新人导演和新人编剧担纲主力的电影,拿到了国庆档新片最好的口碑。截至发稿前,豆瓣上有10.4万人打出了7.6分。

《震耳欲聋》由万力执导,汤禹辰编剧,饶晓志监制,檀健次、兰西雅、王戈、王砚辉、迟蓬等主演。

影片部分取材自CODA(Child of Deaf Adults,出生在聋人家庭但听力健全的孩子)律师张琪的真实经历,讲述了CODA律师李淇(檀健次 饰)被卷入聋人定制房产骗局后,在利益诱惑与良知觉醒间挣扎破局的故事。

取材聋人群体故事的电影,不算新鲜。精英利己→众叛亲离→幡然醒悟结构的叙事,也已有《我不是药神》珠玉在前。那么,《震耳欲聋》凭何掷地有声呢?

01

给聋人办事,费力不讨好。这是《震耳欲聋》与同题材其他电影相比,所传达出的不同信息。

聋人群体收入普遍偏低,许多人都误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很单纯的世界,不会有什么纠纷。其实不然。

原型律师张琪坦言,聋人世界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他们与听人(指听力健全的人)一样,有好人坏人,会抱团取暖、互相帮助,也会互相欺骗、尔虞我诈。

正如影片中李淇一开始接到聋人反诈案时,第一反应不是为接触到自己熟悉的群体感到欣喜,而是面露难色,“我就是因为太熟悉他们了,他们的事吧……费力不讨好。”

《震耳欲聋》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没有把聋人群体简单地美化成单纯的、无辜的、被动的受害者。

这是影片中推动情节发展的故事基础,也是李淇为聋人发声的难点所在。聋人的困难不止来自外界,更来自内部。

影片中,受害的聋人多居住在玩具厂家属院。他们轻信了启航金融所编织的“钱生钱”美梦,在与该金融公司合作的地产公司处抵押了自己的房产,转而购买其推销的理财产品。初期的高额回报,诱使更多聋人盲目入局。

再加上,老板金松峰(王砚辉 饰)也是CODA,会手语,赢得了聋人的深度信任。

这份信任如此牢固,以至于当个别人家的房子开始被收走时,并未引起其他人的警惕,反而认为这是当事人操作不当,跟老金无关。

张小蕊(兰西雅 饰)的哥哥张小晨(周政杰 饰)就是为了保护房子和妹妹的安全,与理财公司的人发生了冲突,导致入狱。

邻里街坊都看在眼里,住在一楼的潘阿姨(李菁菁 饰)甚至清晰地拍到了事件全过程,但当李淇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时,她却拒绝提供证据。

在这时的聋人眼里,李淇并不是维护他们利益的正义勇士,而是阻拦他们改变命运的绊脚石。

此外,在老金手下还有一位负责具体事务的聋人“明哥”(宁桓宇 饰)。这位内部同胞的出面,尤其加剧了受害者的恐惧——来自手语同胞的威胁,其压迫感远比来自外部世界的所谓公平正义更为直接。

对于聋人来说,“相信正义”“相信李淇”太过遥远,但恶人手上的硫酸粉却近在眼前。

张琪曾表示,聋人在社会中处于更边缘的位置,“因为听不见,只看到文字,其实就制约了他们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对于信息的解读和理解就存在偏差。而听人看待他们,觉得他们四肢健全,并不会觉得他们有什么需要特别帮助的。

虽是边缘人群,但聋人群体和普通人一样,拥有世俗欲望,怀有强烈改善处境的愿望。因此,一旦遇到他们认为可靠的机会,便极易倾其所有,甚至不惜举债投入。

看着李淇长大的小卖部老板马自强(潘斌龙 饰),只是想赚钱去好一点的养老院,因为“不想一个人死在家里”。

介绍了许多邻居入局的吴阿姨(迟蓬 饰),只是想过得稍微有人样儿。“大宝说我贪心,我们这种人饿不死就行。我想戴金镯子,有错吗?”

这个直击心门的叩问,问住了李淇,也问住了观众。因为听不见,只要饿不死地活着就行吗?因为听不见,就不该奢念过更好的日子吗?

吴阿姨引爆煤气自杀,是影片中段最有情感表现力的一场戏,也是李淇改变想法的转折点。曾经的他只想当个鸵鸟,装聋作哑;现在的他明白,必须有人为聋人发声。

02

作为CODA,李淇对聋人群体的情感是复杂的。

一方面,这是李淇的来处,有割舍不掉的血缘。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来自聋人家庭,他从小遭到健全的同学霸凌,这使他不愿意承认这一重身份。

张小蕊起初找李淇帮忙,是因为她认为李淇也是聋人后代,“我们都一样”,所以会帮她,但李淇拒绝了,留了一句“我们不一样”。

复杂的内心纠葛,令李淇的立场始终摇摆不定,而这也恰恰构成了影片的悬念核心。他所处的道德灰色地带,无形中拉近了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使其每一次艰难的抉择,都能引发观众深切而合理的共情。

影片设置了两条人物线,与李淇形成强烈对照,一个是金松峰,另一个是李淇的下属汤宇轩(王戈 饰)。这两个人物与李淇灰色性格中的黑白两面互为映照。

金松峰可以视为接受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黑化版李淇。他知晓聋人群体与主流世界沟通不畅、轻易相信别人、急于改变现状的特点,于是充分利用CODA的身份和手语技能,博得聋人群体的信任,谋财害命。

与李淇一同成长的汤律,则是李淇内心公平正义的化身。在李淇被金松峰收买,得到名利入住“高贵的”三十二楼之后,汤律不认同其所作所为执意离开。

在一段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电梯戏里,二人爆发激烈争吵。从装潢精致的办公室陡然进入到处是简陋木板的电梯间,立刻戳破了男主的虚假和虚荣。

即使李淇选择维持三十二楼的虚荣,然而不久后他发现,在诈骗集团面前,自己的声音同样喑哑。

最终在目睹吴阿姨悲愤自杀后,他意识到:只有呐喊,才有机会被听见。

03

影片观感并不沉重,反而相对轻松舒适。

导演和编剧非常注重影片情感浓度的配比和节奏的张弛。每当一段相对沉重的戏份输出后,就会有一两句轻松的台词来调剂氛围,让悲伤的情绪迅速切换,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我所在的那一场影院里就笑声不断。

比如李淇与汤律雨中和好的那场戏,李淇将在电梯里扔掉汤律的那本法律书还给对方,这本是暗示他选择认同汤律“社会运行的规则是公平正义”,但他偏偏还要针对汤律过了法考这件事傲娇地加一句,“我扔你那本破书扔对了。”

再如,李淇代表聋人胜诉后,怒气值拉满的老金与李淇怒目相对,老金气急败坏地出拳,李淇一个后撤就成功躲开,不甘心的老金仍然重拳出击,场面一度陷入混乱。原本看前面法庭戏积累的紧绷情绪,就这样消解了。

此次檀健次的表现令人惊喜。与聋人群体切割、渴望世俗成功的李淇,是善与恶的综合体,还带有些许野性、江湖气。檀健次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灰色,从只认眼前利益的狡黠,到醉后与张小蕊对峙的委屈,他的不甘、不忍、不忿,都十分准确地传达给了观众。

兰西雅的表演同样值得咂摸。从《山花烂漫时》里倔强的谷雨,到《向阳·花》中的孤儿扒手黑妹,再到这一次的张小蕊,兰西雅一直擅长塑造“有劲儿”的角色。

在国庆档诸片中,《志愿军3》被宏大叙事切成一个个碎片,主线模糊。《刺杀小说家2》被复杂的世界观所误,故事走向失控。

《三国的星空》忙于输出“忠臣曹操”的史观,《浪浪人生》忙于营造温暖现实主义的氛围,叙事都有明显缺憾。

《毕正明的证明》与《震耳欲聋》是专注于类型化叙事的,所以豆瓣评分最高。而《震耳欲聋》的讲述更加清晰跌宕,又有“反诈”的全民共情,夺得档期口碑冠军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是导演万力与编剧汤禹辰的首部大银幕作品,新人导演+新人编剧带给观众不小的惊喜。某种程度上,他们的首秀确实达成了“震耳欲聋”的效果。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下部作品依旧“震耳欲聋”。

【文/赵简一】

来源:梦回重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