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书写不息的光影史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14:41 2

摘要:这个国庆档,电影市场再度焕发活力。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15时44分,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8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位列前三。

10月1日,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举行主题观影活动。

□邓随新

这个国庆档,电影市场再度焕发活力。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15时44分,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8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位列前三。

光影中的中国,早已超越了银幕上的故事范畴,它成为了一部连接人间烟火、拉动文旅消费的“活史诗”。它让我们回望过去的壮丽山河,也引领我们走进当下的生活,更让“看电影”成为了“过日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见证的,不仅是电影的成功,更是一个文化大国在光影交织中展开的新时代叙事。

要书写这样的光影史诗,关键在于让故事“扎进”人心。无论是触动情感的柔软之处,还是映照生活的真实面貌,电影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了国家的生活图景。今年国庆档的亮眼表现,正是源于内容创作的集体突破,实现了从“讲故事”到“讲好故事”的跨越。不同类型影片各展所长,满足着观众日益多元的审美需求。

历史片不再满足于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人性的微光。《志愿军:浴血和平》在展现战场硝烟的同时,也将镜头对准了谈判桌上的智慧较量。那158次大会、733次小会、历时747天的停战谈判,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影片结尾,12位九旬老兵的名字缓缓浮现,这一刻,历史从教科书中跃然而出,变得有温度、有面孔。喜剧片则在笑声中注入思考。《浪浪人生》中,坐上轮椅的“大哥”开启“人生困难模式”后,与家人共同面对的温情故事,让观众在笑声中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这种笑中带泪的朴实情感,恰恰是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奇幻片则大胆创新,构建东方美学体系。《刺杀小说家2》中的云中城烟火、燃烧飞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创新表达。这些作品共同证明,打动人心的故事,始终是文艺创作的核心。

光影史诗的分量,远不止于银幕之内。电影产业的边界正在消融,一种全新的消费生态悄然兴起。这个国庆,“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成为新潮流。重庆市渝中区因《刺杀小说家2》再度出圈,假期前三天接待游客565万人次,游客花费超53亿元;江西横峰影视基地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50%以上;福建泉州石狮的十里黄金海岸游客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这些数字背后,是电影作为流量入口的强大动能。小小的电影票根,正在变身“消费通行证”。在浙江,凭票根可享景点、商圈优惠;在江苏,“电影+民乐表演”“电影+非遗美食”的创新模式,让影院人气爆棚、非遗得以传承、观众享受实惠。这不再是简单的“影视取景地打卡”,而是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科技赋能,让观影体验从“观看”升级为“沉浸”。技术革命正在重塑电影的艺术语言与体验边界。今年的国庆档,科技不仅是制作工具,更是叙事本身。《刺杀小说家2》采用IMAX特制拍摄,构建起现实与异世界对峙的视觉体系,让观众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故事的参与者与体验者。在更广阔的视野中,中国电影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青岛东方影都、浙江德清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上海科技影都等,这些新型制作基地不仅是电影的“生产车间”,更是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它们推动中国电影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在AI技术爆发的临界点上,为中国电影赢得先机。

然而,要让这光影史诗长久唱响,需将“临时热闹”转化为“长久机制”,补齐当下的小短板。如今,“跟着电影去旅游”虽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相关调研显示,消费者对票根权益知晓率仅39%,超60%用户未主动使用过附加服务,如何让“小票根”持续释放“大能量”,仍需不断探索。

归根结底,映像中国的光影史诗,远非拍几部大片那么简单。它是让电影里的英雄故事变为景区里可触摸的历史,让银幕上的烟火日常变为街巷里能尝到的滋味,让一张小小的票根连起影院、景区、餐馆、民宿,成为老百姓过日子的实惠。

《志愿军:浴血和平》让我们记住先辈的热血,《刺杀小说家2》让我们看见中国的奇幻想象力,《浪浪人生》让我们珍惜家的温暖,而这些故事又引领我们走出去、体验去、消费去。这是真正的“大视野”,不只是在银幕上“写”中国,更在生活里“活”中国。未来的光影史诗,就该让故事扎进人心,让IP联动生活,让机制保障长远,让每一张电影票都成为连接文化与生活、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我们在光影里看见中国,更在生活里爱上中国。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