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档刚散场,我就被一条消息噎住:麦浚龙的《风林火山》花了快四亿,结果票房连八千万都爬不到,单日只剩一百万,排片跌到1.3%,像被直接拔氧气管。
国庆档刚散场,我就被一条消息噎住:麦浚龙的《风林火山》花了快四亿,结果票房连八千万都爬不到,单日只剩一百万,排片跌到1.3%,像被直接拔氧气管。
港片老粉群里瞬间炸锅——“港产警匪片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我盯着屏幕,心里咯噔:这片子可是金城武五年后复出的唯一筹码,怎么就成了年度最大炮灰?
先把账算清楚。
四亿港币砸下去,现在内地7280万、香港1200万,加一起才九千多万,按分账规矩,片方能拿三千多万,净亏三亿八。
别说回本,连利息都不够塞牙缝。
更惨的是保险那边,完片担保和票房险因为“拖期太久”卡壳,钱一时半会儿进不了账,现金流直接断气。
麦浚龙原本准备的续集《风林火山2》当场熄火,人已经飞去洛杉矶跟Netflix谈惊悚网剧,大银幕梦先放一边。
为什么砸钱再多也救不了?
我在影院门口随机问了十个观众,八个摇头:预告片一股陈年港味,枪战、雨夜、西装三件套,看了二十年,闭眼都能背剧情。
还有俩年轻姑娘直言:“要不是金城武,我连海报都懒得扫。
”结果金城武这张王牌也失灵——台媒爆料,原本排队等他签字的奢侈品广告全部暂停,品牌方怕他“票房毒药”标签上身。
明星光环一旦掉色,比股票跌停还快。
回头看档期,今年国庆档总票房27亿,比疫情前直接砍四成,观影人次跌到6510万,是2015年以来最冷。
大盘冷,单片更惨,《风林火山》口碑先死在戛纳,“节奏催眠”“台词尴尬”的差评飘回国内,预售当天就塌房。
院线经理不傻,直接砍掉黄金场次,剩下午夜边角料,观众想买票都找不到时间。
恶性循环,三天定生死。
更深层次,港片北上这十年,靠“合拍”续命,可核心还是香港本土那套兄弟情义、黑白对峙。
内地观众早换口味,要么现实题材共情,要么高概念爽片解压,没人再为“复古情怀”买单。
麦浚龙以为堆明星、烧经费就能复制《无间道》奇迹,却忘了《无间道》胜在剧本,不是烟火。
积压五年,市场审美早跑了两圈,他还在原地踩油门,不撞墙才怪。
流媒体成了唯一救生圈。
听说Netflix愿意给他一千万美元拍十集网剧,预算不到《风林火山》三分之一,但全球版权直接买断,风险转嫁给平台。
对创作者,这是体面下台;对投资人,却是血本无归的残酷提醒:大银幕不是烧钱赌桌,观众不欠谁一张票。
一句话收底:电影市场永远残酷,旧船票登不上新客船,谁再迷信“砸钱+明星”就能躺赢,下一个被挂在耻辱柱上的名字,可能就是你心里的王牌。
来源:认真安斯蒂斯5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