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双节来临,在一众影片中,《刺杀小说家2》在今年的国庆档影片中显得会“特殊”一点——因为它是唯一一部国内以视效为卖点的电影,连海报上都写着“顶级视听”。况且,有第一部和“小说影响现实”的脑洞设定打底,有人期待续集那是必然的。
国庆中秋双节来临,在一众影片中,《刺杀小说家2》在今年的国庆档影片中显得会“特殊”一点——因为它是唯一一部国内以视效为卖点的电影,连海报上都写着“顶级视听”。况且,有第一部和“小说影响现实”的脑洞设定打底,有人期待续集那是必然的。
不得不说,电影的开场着实炫技成功,小说世界里那光怪陆离的东方奇幻景象,赤发鬼初现时的压迫感,能看出确实还是花了心思的。而穿书这个核心设定依然新奇带感,让人好奇下去,期待下去。
但这份好感,很快就被乱成一锅粥的剧情冲得七零八落。网友的一些辣评甚至比影片内刻意搞笑的台词搞笑:像我太奶说梦话,梦到哪句说哪句;我爸说找到了小时候在农村看着电影睡觉的感觉……所以大家究竟在吐槽什么呢?
首先就是刚刚提到过的剧情散乱和逻辑断联。比如小说世界里的主角空文,刚开始莫名其妙选择相信实力微薄的赤发鬼,但等他吞了其他三位高手武力值增强后,他又莫名其妙不相信他了,要跟他打一架,然后就根本打不过了。
又比如空文打开时空门的关键到底是什么?是血脉还是某种法器?电影给出的解释居然是用信念,仿佛随便想想就能够敷衍了事。更别提像现实中的重要反派角色“蝉”了,最后连剽窃小说的作品的结局也没有,仿佛编剧写着写着就把他给忘了。其实像这样前面挖坑不填的情节有很多,所以让人看了觉得没头没尾的。
其次,配角人物几乎全是工具人,脸谱化严重。有部分观众喊着这电影群像好看,五人组情义深重,实则除了已故的久天和赤发鬼,剩余的三人出现时,真就只是单纯的打戏工具。他们的出现只是情节里的NPC,空文和赤发鬼打败了他们,然后让赤发鬼吃了他们后,才能继续往下走。他们没有什么台词,没有什么人设,更没有什么情感流露,更别提什么情感的刻画了。
再次,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双线联动,做得极其生硬儿戏。这明明是第一部最吸引人的创新,很多人看《刺杀小说家》也是冲着这个来的,但在第二部里却成了最大的败笔。比如说小说内正打得火热,让人看得起劲了,马上又切回现实世界,仿佛浇了一盆冷水,而且这个转变没有一点点衔接与预告。而且小说内外是不同的复杂故事,单线都没整明白,双线只会让人觉得乱。
最后,是其中不合时宜的插科打诨和过时烂梗。它似乎想复制一些商业片“严肃中带点幽默”的成功公式,但火候差得太远。在该紧张、该悲壮的时刻,突然插入“唯一的真神”、“我以前是个杀手”这样过时老土的梗,瞬间把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气氛破坏殆尽。
特别是邓超饰演的赤发鬼,某些台词和表演方式很容易让人出戏,仿佛下一秒就要唱起“We are 伐木累”,然后陈赫要在旁边开始吐槽了。赤发鬼本应该是个很有厚度的反派角色,但他本来应该有的压迫感和神秘感完全被抽象和无厘头取代。
说到最后,可能有人会觉得,文戏不行,那看个武戏和特效总该行吧?很遗憾,这部片子连这点“基本盘”都没守住。武戏场面虽然量很大,但是有点大过头了,缺乏设计和层次感,同质化很严重,看到后半段只剩审美疲劳,满脑子都是“怎么又打起来了”?而特效除了中间段落的水墨画叙事以外,其实并不震撼,更谈不上惊艳。
《刺杀小说家2》就像一锅什么珍贵食材都往里加的乱炖,白费了本能做得很好吃的食材。想要说的东西太多了,却未能说个明白。有了新奇的设定、炫目的特效、热闹的打斗和丰富的故事元素,就能撑起一部电影吗?其实未必,想象力和说故事的能力,始终是让电影逻辑自洽、人物立得住、情感能共鸣的关键。
来源:月影星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