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磨一剑,《731》终于上映! 我却在影院里,听见了3513次心跳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4 00:48 2

摘要:有人跟帖:原来小时候奶奶说的“鬼子把活人拖进平房”不是吓唬小孩,是真事。

“看完《731》,我整整三天没敢关灯。

这不是矫情,是豆瓣高赞里点赞最多的一句。

有人跟帖:原来小时候奶奶说的“鬼子把活人拖进平房”不是吓唬小孩,是真事。

片子把冻伤实验拍得像冰柜里拿猪肉:零下三十度,裸胳膊往冰水里泡,敲一敲,咔咔脆响,指头直接掰下来。

弹幕飘过一句“我靠,这音效太真了”,下一秒集体沉默——因为字幕提醒:原录音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1946年录于东京审判。

真实,比恐怖片恐怖一万倍。

更离谱的是幕后。

导演赵林山2013年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老婆签字时手抖得笔都掉地上。

剧组最穷的时候账上只剩两万,演员姜武、王志文、李乃文集体签“零片酬协议”,条件只有一个:字幕必须打出3513位遇难者真名,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片尾那八分钟名单,很多观众原本想去厕所,结果蹲在门口看完,边哭边骂“太长了”,骂完又从头二刷。

联合国那边也炸了。2023年12月,人权理事会破天荒给一部中国电影开专场,中国代表团直接抱了台笔记本放片段,日籍记者看完当场呕吐。

韩国、菲律宾民间团体连夜搞联署,要求日本政府赔钱道歉,签名板一周就堆满五十万个名字,打印机热到冒烟。

日本国内更热闹。

东京大学退休教授佐藤去年在文部科学省门口举喇叭:“再不教731,下一代连‘人体水分含量70%’怎么来的都不知道!

”最新审定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终于把“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写进小字注释,虽然只占三行,但左翼学生已经举着书在涩谷十字路口拍照打卡,配文“第一次拿到正版教材”。

最魔幻的是美国。

解密档案显示,美军拿到731数据后,1952年居然在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搞“寒冷耐受”项目,实验记录里出现一模一样的中文名字拼音。

网友扒出时间线:东京审判结束第七天,石井四郎就坐在美军食堂啃牛排。

有人把这段剪成短视频,配《教父》BGM,点赞破百万,评论区一句话高亮:“魔鬼换了个工牌,继续打卡上班。

哈尔滨平房区遗址博物馆趁热上线AI复原馆,手机扫码就能“走进”四方楼。

点开3D场景,迎面是解剖台,旁边玻璃柜里摆着2023年刚挖出的儿童股骨,上面刀痕和电影道具严丝合缝。

讲解员小姑娘说,开放第一周,服务器崩了六次,后台留言最高频的是“原来奶奶当年没撒谎”。

片子票房也离谱。

历史纪录片原本属于“影院睡觉神器”,结果《731》全球票房干到1.8亿,创了纪录。

俄罗斯、法国版权商连夜飞北京,签合同那天,俄方代表带来一瓶伏特加,标签印着“1945”,喝完倒扣在桌上:“敬没能活到胜利的人。

教育部的动作更快,春季开学就下发通知:中小学德育课放《731》,看完写200字观后感。

一位初二男生在作文本写:“以前觉得抗日神剧手撕鬼子太夸张,现在才知道,真实是鬼子连撕都不用手。

”老师拍照发家长群,家长集体沉默,当晚京东的护眼台灯卖断货。

可现实依旧打脸。2024年3月,日本最高法院再刷一次“驳回中国受害者索赔”副本,理由还是“国家无答责”。

消息传来那天,导演正在哈尔滨零下二十度补拍雪镜头,听完只是点点头,回头跟摄影说:“镜头别停,雪还在下,事还没完。

有人问我这片子到底想干嘛?

我说特简单——让下一次“不知道”来得晚一点。

哪怕只晚一秒,3513个名字就多一次被念出来的机会。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