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计划” 不是科幻 粤将建体验馆,《流浪地球 3》要改剧本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4 21:51 2

摘要:“这居然不是电影特效?” 当 779 米翼展的 “鸾鸟” 空天母舰模型在长春航空展上矗立,当 “承影” 战术机甲首次揭开面纱,围观人群的惊叹声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个名为 “南天门计划” 的中国自主研发航空主题科幻 IP,不仅带着一堆 “科幻同款” 硬核装备惊

“这居然不是电影特效?” 当 779 米翼展的 “鸾鸟” 空天母舰模型在长春航空展上矗立,当 “承影” 战术机甲首次揭开面纱,围观人群的惊叹声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个名为 “南天门计划” 的中国自主研发航空主题科幻 IP,不仅带着一堆 “科幻同款” 硬核装备惊艳航展,更传来重磅消息:其专属体验馆已正式落户广东岭南国防教育基地,预计明年 3 月即可对外开放。从银幕想象到触手可及的体验,这场 “中国式科幻革命” 正让广东成为近距离触摸未来的前沿阵地,网友直呼:“《流浪地球 3》怕是要改剧本了!”

素材来自网络

一、航展硬核亮相:从神话命名到技术落地的科幻叙事

走进长春航展的 “南天门计划” 展馆,仿佛踏入了《流浪地球》的片场,却又比电影场景多了几分真实的震撼。这里的每一件装备都自带 “中式浪漫” 基因 ——“鸾鸟” 大型空天战略载机平台、“白帝” 乙型空天战机、“玄女” 无人战机,光听名字就透着东方神话的磅礴气势。但这些绝非空想:“鸾鸟” 的舰体结构借鉴了运 - 20 运输机的气动设计,动力系统 “大型力场驱动阵列” 脱胎于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玄女” 战机的 “变循环引擎” 与涡扇 - 15 发动机共享 70% 技术路径;就连 “承影” 战术机甲的 “外骨骼动力系统”,已在消防、抗震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

素材来自网络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明教授的解读更令人振奋:“‘南天门计划’是基于现有技术的合理推演。”“鸾鸟” 的轨道维持系统采用 “霍尔效应推进器”,中国已在 “天宫” 空间站完成验证;其所需的 “小型可控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三号装置已实现 1000 秒持续放电。这种 “科幻外衣下的科技雄心”,让现场观众直呼 “未来已来”。第三次参观航展的军迷林先生难掩兴奋:“科幻 IP 里的概念变成实体模型,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仿佛能触摸到中国航天的未来轨迹。”

素材来自网络

从 2017 年启动至今,“南天门计划” 已构筑起 50 万字的文本和近 100 件装备设计图,形成了覆盖图书、动漫、游戏、科普的完整 IP 生态。而长春航展的亮相,正是这场 “科幻先行、技术跟进” 创新模式的生动展示 —— 用大众易懂的叙事方式,将核聚变、力场驱动等前沿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实体,让硬核科技不再遥远。

素材来自网络

二、广东体验馆落地:1600㎡“鸾鸟” 舰内实景触手可及

如果说长春航展是 “南天门计划” 的首次大规模 “剧透”,那么广东的体验馆就是这场科幻盛宴的 “沉浸式正片”。在长春航展现场的签约发布会上,岭南国防教育基地与中航环球正式敲定合作,将在兴宁市黄槐镇打造 1600 平方米的专属体验馆,以 “鸾鸟空天母舰” 内部为实景空间,让游客化身 “星际船员” 亲历未来战场。

素材来自网络

这座两层楼高的 “母舰体验馆” 藏着太多惊喜:一层任务挑战区设置了 “母舰廊道”“失重时空(战损返航)”“紧急维修区” 等功能模块,通过交互屏幕、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模拟战机返航后的紧急抢修、星际对战等场景,参观者可以亲手操作 “维修设备”,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空天作战的紧张刺激;二层的舰桥指挥中心与船员生活体验区,则还原了 “鸾鸟” 母舰的日常运作,从指挥决策到生活细节,全方位呈现未来空天战士的工作状态。

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杨爱军表示,此次合作是 “国防教育与空天科技的深度融合”。体验馆特意将 “青少年太空创意大赛” 纳入首条合作条款,内置的 “电磁弹射原理互动模块”“粒子加速器 AR 演示” 等科普内容,正悄然为青少年搭建起认知前沿科技的桥梁。就像 AG600 水陆两栖飞机总设计师黄领才所说:“每个大国重器背后,都站着无数仰望星空的少年。” 广东正用这种沉浸式体验,点燃下一代的科技梦想。

素材来自网络

三、从科幻到现实:广东的 “未来体验” 与中国式创新

“南天门计划” 落户广东,并非偶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向来是科技创新与文旅融合的 “试验田”—— 从广州塔下刚开放的 “缤纷粤秀台” 滨水台阶,到即将亮相的 “南天门” 体验馆,这座城市总能用新鲜的空间与体验,让人们在繁华中触摸不同维度的精彩。而 “南天门计划” 带来的,更是一种 “科幻赋能现实” 的全新可能。

这种可能早已超越了文旅体验本身。上海临港新片区已宣布建设全球首个 “南天门计划” AI 科幻乐园,其 “全息战场” 技术供应商正是为 “嫦娥五号” 提供导航系统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这种 “科幻构想成为技术路标” 的模式,正在形成独特的 “中国式创新”。正如李明教授所言:“中国航天正从‘跟跑者’转向‘规则制定者’。” 广东体验馆的落地,正是这一进程的生动注脚 —— 让公众在体验中理解科技,在共鸣中支持创新。

面对这波 “硬核科幻潮”,网友的反应充满欢乐与自豪。有人调侃:“《流浪地球 3》编剧快来看,中国的‘南天门’比剧本里的还牛!” 有人期待:“明年春天就去广东当‘鸾鸟船员’,这体验感可比看电影过瘾多了!” 更有人读懂了背后的深意:“‘南天门’的‘外星威胁’是隐喻,在气候危机等挑战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真命题。”

从长春航展的模型亮相,到广东体验馆的加速落地,“南天门计划” 正在书写一个属于中国的科幻故事。它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基于科技实力的未来推演;不是孤立的 IP 创作,而是连接科普、教育、文旅的创新生态。

当明年春天,人们走进广东的 “鸾鸟” 母舰体验馆,亲手操作那些曾只在电影里出现的设备时,一定会真切感受到:所谓未来,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这样一步步创造出来的。而广东,正站在这场创造的最前沿。

来源:city电影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