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国庆档,电影市场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逆袭戏码。一部成本不足5000万的现实题材影片《震耳欲聋》,竟在众星云集的国庆档后半程杀出重围,于10月4日击败陈凯歌的《志愿军3》,夺得票房冠军。
小成本搏倒大制作,《震耳欲聋》 靠什么让陈凯歌、邓超、黄渤的豪华阵容黯然失色?
这个国庆档,电影市场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逆袭戏码。一部成本不足5000万的现实题材影片《震耳欲聋》,竟在众星云集的国庆档后半程杀出重围,于10月4日击败陈凯歌的《志愿军3》,夺得票房冠军。
这部由檀健次、兰西雅、王砚辉等主演的影片,排片占比仅10.3%,票房占比却高达33.5%,上座率远超同期新片。截至10月4日9点,该片正式上映9小时票房便突破2200万,加上点映累计已收获5400万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随着《震耳欲聋》的热映,主演檀健次主演电影总票房突破10亿大关,迎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连续四天票房逆跌”——在竞争激烈的国庆档,这一现象极为罕见。
《震耳欲聋》自点映开始,已连续四天实现票房不降反升的“逆跌”奇迹。按照这种趋势,这部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最终票房有望冲击5亿大关。
相比之下,同期上映的多部大片表现惨淡。邓超的《刺杀小说家2》上映4天票房仅1.65亿,预测最终票房约4.5亿;黄渤的《浪浪人生》目前票房才1亿出头;古天乐的《风林火山》更是惨淡,最终票房若能突破8000万就已属不易。
而《震耳欲聋》的优异表现,也助主演檀健次个人主演电影总票房突破10亿元,展现了这位演员的商业价值与实力。
《震耳欲聋》的成功,首先源于其新颖的题材选择和深刻的社会关怀。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聋人群体反诈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它讲述了出身聋人家庭的CODA律师李淇(檀健次 饰)被卷入聋人定制房产骗局后,在利益诱惑与良知觉醒间挣扎破局的故事。
影片部分取材自CODA律师张琪的真实从业经历,通过道德与良知的审判揭示聋人群体因信息壁垒和沟通障碍面临的系统性诈骗困境。
为了真实呈现聋人群体的生活状态,主创团队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影片在点映期间就积累了良好口碑,被不少观众誉为 “国庆最佳” 。
有观众在观影后评价:“一百二十分钟里,不仅反转一个接着一个,泪点更是一个连着另一个。”
与《震耳欲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庆档多部大制作影片表现惨淡,被业内人士称为 “比惨大会” 。
陈凯歌的《志愿军:浴血和平》(以下简称《志愿军3》)虽是三部曲收官之作,但市场表现创下系列新低。
截至10月4日,该片单日票房已跌至970万。目前上映5天丢了日冠,累计票房为2.74亿,按照这种趋势电影最终票房在6.5亿左右,创下系列票房新低。
不得不说陈凯歌这次栽了跟头。自从吴京《战狼2》横空出世之后,吃了正能量题材红利最多的反而是陈凯歌。
《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等,一度把陈凯歌捧上了影史票房第一导演的宝座。可惜观众对这种题材看腻了,对陈凯歌捧儿子陈飞宇的套路厌烦了,这次《志愿军》三部曲亏损严重,正能量这碗饭陈凯歌不好吃了。
“《震耳欲聋》将是今年国庆档唯一一部挣钱的电影”。
这一判断的背后,是其不到5000万的制作成本与预计5亿最终票房之间的巨大收益空间。
相比之下,同期大片均面临巨额亏损:
· 《刺杀小说家2》耗资3亿,预测最终票房4.5亿
· 《浪浪人生》成本高达2亿,目前票房才1亿出头
· 《风林火山》成本更是达到4.5亿,最终票房破8000万就要烧高香
即使是陈凯歌的《志愿军》三部曲,也因耗资15亿而回本无望。
《震耳欲聋》的主演檀健次、兰西雅、王砚辉、潘斌龙等演员片酬都不高,绝对是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
影片最大的惊喜来自于主演檀健次。作为一位兼具演技与外形的演员,檀健次在《震耳欲聋》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复杂的“灰度律师”形象。
电梯口那场与徒弟的激烈辩驳戏份中,他面部表情真实生动到“每条皱纹都在演戏”;而法庭上那段口语加手语的表演,更是干净利落,震撼人心。
为了这个角色,檀健次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不仅需要熟练掌据手语,还要演绎出角色在良知与利益间的挣扎。影片中,他饰演的李淇从一开始功利冷漠的律师,到最终完成自我救赎的转变,层次分明,令人信服。
从《猎罪图鉴》中细腻敏感的画像师,到《长相思》中为爱牺牲的相柳,再到此次《震耳欲聋》中的毒舌律师,檀健次不断突破自我,展现了作为演员的可塑性。
2025年国庆档的冷清,与《震耳欲聋》的黑马表现,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观众到底爱看什么?
从《志愿军3》的滑铁卢可见,观众对某些题材产生审美疲劳。有评论指出,“观众对这种题材看腻了”。
而《震耳欲聋》则代表了市场对强共鸣、贴近现实影片的渴望。该片关注聋人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触及信息无障碍、信任危机等社会议题,引发观众共鸣。
纵观今年国庆档,多部影片聚焦鲜有人涉及的领域,持续拓展现实题材的表达空间,让观众看到该类作品的更多可能。
现实生活为电影创作提供丰厚养料。业界人士认为,电影创作要从现实生活沃土中充分汲取灵感,同时要考虑如何平衡艺术表达与社会责任。
电影市场风向真的变了。在《志愿军3》上映5天丢了日冠、《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风林火山》等大片均表现不及预期的同时,《震耳欲聋》凭借精准的题材选择和过硬的质量成功逆袭。
这匹黑马的诞生,不仅为今年冷清的国庆档带来一丝暖意,更向电影行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观众已经成熟,他们用电影票投出自己的选择,内容为王的时代正真正到来。
来源:影视百晓生jz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