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档第四天早上九点,《震耳欲聋》票房冲上第一,成本不到五千万,演员没几个是流量,排片才一成出头,上座率却高得惊人,一天的收入甩开好几部大片,反观《志愿军3》,砸了十五个亿,上映第五天票房跌到九百多万,靠院线硬塞排片撑着,观众懒得买账,连重映的《阿凡达2》都比
国庆档第四天早上九点,《震耳欲聋》票房冲上第一,成本不到五千万,演员没几个是流量,排片才一成出头,上座率却高得惊人,一天的收入甩开好几部大片,反观《志愿军3》,砸了十五个亿,上映第五天票房跌到九百多万,靠院线硬塞排片撑着,观众懒得买账,连重映的《阿凡达2》都比它卖得强,大家更愿意掏钱看能沉浸进去的片子,不是看那种摆架子的主旋律。
《731》没在国庆档打广告,上映十七天票房破了十七亿,它讲的是历史真相,画面不花哨,没有特效堆砌,可看完的人心里发沉,觉得真东西才戳人,跟《志愿军》系列一比就清楚了,一个让人记住了事,一个光在重复口号,现在的人不吃情绪那一套,他们要的是能往心里去的故事。
《刺杀小说家2》请了邓超、古天乐、黄渤,三个大牌凑一块,票房却跌得厉害,《浪浪人生》《风林火山》也一样,单日票房全掉到一千万以下,不是故事不好,是老办法不管用了,以前靠明星脸和大制作就能赚到钱,现在没人买账了,观众不听宣传的吹牛,只愿意为真正能打动他们的内容花钱。
院线排片乱得很,《志愿军3》占了百分之二十一的场次,可没人去看,硬塞也没用,这说明市场有点失灵,资本还是爱押高成本加主旋律的牌,因为以前这么干真赚过钱,可观众早就不买账了,你看看《哪吒2》,票房一百五十四亿,靠的是大家心里有共鸣,表达够到位,不是砸钱堆出来的,电影不是比谁烧钱多,是比谁更懂人心里想什么。
陈凯歌这几年片子卖不动,不是他本事没了,是他那一套大场面、大历史的拍法,大家不买账了,观众不是变苛刻了,是看透了,三年疫情过后,大家看电影不再图个热闹,要的是真东西,喊口号没用,堆明星没用,砸钱也没用,观众只认一样,你是不是真用心,细节是不是实打实,只要你肯下功夫,他们自然会掏钱。
《震耳欲聋》赢了,不是靠运气,它没搞大场面,也没请顶流,但它把一个小人物的生活说清楚了,观众坐在电影院里,能听见角色的呼吸,感受到他们的挣扎,也看得到那点希望,这才是现在大家真正在意的,那些还在拍假大空片子的,导演再有名,投资再多,也撑不住票房,观众用脚选,票根就是答案。
有人还想着靠政策撑一把,靠排片硬推一把就能翻盘,可观众不是傻子,他们不听你讲大道理,只看你片子到底咋样,电影不是任务,不是宣传单,是让人心里有感觉的东西,谁能真把这感觉送到人心里,谁就能活下来,谁还 stuck 在老地方转圈,谁就早晚被甩开。
现在拍电影,靠的不是钱多钱少,是真用心没用心,不是谁名气大,是谁能把故事说清楚,观众没变,是拍电影的人该醒醒了,别再想着糊弄人,别再指望靠关系、靠资源、靠喊口号撑着,市场早就不一样了,跟不上,就只能退出。
来源:画中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