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韩寒监制、黄渤、范丞丞、殷桃等主演的《浪浪人生》在国庆档上映。这部被打上轻喜剧温情合家欢印记的影片,在空间上还原了一座具有闽南风情的晋江小镇,借由一家五口人遭遇诸多危机的生活样本,展现了家人之间的情感牵绊,也为漂泊在大城市的倦怠青年提供了别样的治愈感。影片没
由韩寒监制、黄渤、范丞丞、殷桃等主演的《浪浪人生》在国庆档上映。这部被打上轻喜剧温情合家欢印记的影片,在空间上还原了一座具有闽南风情的晋江小镇,借由一家五口人遭遇诸多危机的生活样本,展现了家人之间的情感牵绊,也为漂泊在大城市的倦怠青年提供了别样的治愈感。影片没有把故事处理成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以“小镇青年”为主人公的“倦归”题材,而是把所有观众都当作了“倦归青年”,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释放对父辈的怨念、对女眷的同情,达成和自己、和生活的谅解,蓦然回首,家中的小楼永远是躲避台风温暖又安全的港湾。
滩涂边的小镇里充斥着浓浓的人情味,体现了闽南文化以家族亲缘关系为本位的价值序列。蔡崇达的《皮囊》、《草民》本是以小镇青年黑狗达为中心视点展开的,通过努力奋斗终于来到大城市工作的黑狗达,发现自己一直在逃避故乡,而他始终背负的故乡风物却成为了他城市病的某种解毒剂。阿太脱去了她的皮囊,此后来去都自由了。龙舟大赛后不久,黄荣发也脱去了皮囊,墙上只不过是又多了一张黑白照,又有一位故人变成了面容可亲的神明而已。海民爱拼敢赢、舍生取义的豁达生死观,也足以为在意义中迷失自我的现代人提供一个别致的航标。在外边打拼感到累了,倦了,家中的灯火却永远会亮起。有人在大浪中离开,就化作神明继续庇佑这一方土地。在生命的终极意义上,更高、更快、更强,未必是更好的。这种对传统中式价值观的复归和宣扬在本质上是对优绩主义的对抗,尽管没能完全脱离优绩主义的藩篱——龙舟大赛还是要赢下来的,加油站还是要扩建的。不过,最后的书稿被退了回来。在生活的浪浪相续中如何撑下去,由自我来决定生命的意义感,或许已经是影片能够给出的最好答案。(常方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城市艺术范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