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城武古天乐高圆圆等了八年,《风林火山》到底行不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4 00:17 1

摘要:近期在出席某次活动时,高圆圆首次回应了在78届戛纳电影节放映《风林火山》后,口碑两极的原因。这部由麦浚龙执导、耗时八年打磨的作品,承载着太多人的期待与争议。从2013年威尼斯电影节期间导演的失眠夜晚萌生创作灵感,到2017年正式开拍,再到2025年戛纳电影节午

文 | Sebastian

希望大家能给《风林火山》一个机会,戛纳放映的口碑分化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我们还是希望观众能走进影院支持这部作品。

近期在出席某次活动时,高圆圆首次回应了在78届戛纳电影节放映《风林火山》后,口碑两极的原因。这部由麦浚龙执导、耗时八年打磨的作品,承载着太多人的期待与争议。从2013年威尼斯电影节期间导演的失眠夜晚萌生创作灵感,到2017年正式开拍,再到2025年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的全球首映,这部影片的诞生过程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戏剧性的电影。

《风林火山》的制作历程堪称香港电影史上最为曲折的项目之一。

影片原计划投资1.5亿港币,但随着场景搭建、特效制作等需求的不断增加,预算最终飙升至4亿港元。影片云集了金城武、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高圆圆等顶级演员,这样的卡司阵容在当今华语影坛可谓豪华至极。

然而,正是这样的"大牌云集"也为拍摄带来了挑战——档期难凑、创作分歧不断,加之后期制作期间遭遇疫情,导致影片一再延期。梁家辉曾在采访中打趣称不确定自己“有生之年”能否看到影片上映,这句话既是调侃,也道出了香港电影制作环境的复杂现实。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媒体将《风林火山》视为承载着港式警匪片复苏愿景的重要作品。在香港电影整体式微的大背景下,警匪片作为最具香港特色的类型电影,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港片的未来走向。《风林火山》的成败,某种程度上也将成为港式警匪片能否重新焕发活力的重要风向标。

港式警匪片的崛起与美学变迁

香港警匪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彼时的香港表面繁华却隐藏着剥削、贫富差距、不公和罪恶。1955年,《人头奇案》作为早期警匪作品的代表,标志着这一类型电影的正式诞生。早期的警匪片多采用正邪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洋溢着对社会现实的抗议和讽刺激情,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进入1970年代,香港从转口港转型为工业城市,金融、房地产业兴起,贫富矛盾日益加剧。这种社会矛盾也体现在警队内部及警民关系中。1975年的《廉政风暴》直接反映了当时贪污盛行、警黑勾结的社会现实,成为香港警匪片现实主义传统的重要里程碑。虽然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后,警匪片市场一度没落,但经济繁荣带动的影视行业勃兴,为这一类型的后续发展积累了人才和资本。

19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是警匪片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李小龙武打片的影响下,徐克、王晶等电视人转战电影圈,周润发、成龙、刘德华等演员日渐成熟,为警匪片的繁荣提供了创作基础。成龙的《A计划》(1983)和《警察故事》(1985)将喜剧、功夫与警匪类型巧妙融合,体现了“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制作理念,展现出鲜明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1986年《英雄本色》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香港警匪片的格局。

吴宇森和周润发的组合创造了一个写实与理想高度交融的空间,将传统武侠世界的道义江湖移植到现代都市背景中。影片不仅打破了香港票房纪录,更将香港电影的影响力推向了整个亚洲。小马哥的舍生取义和江湖情义,满足了当时观众对身份认同和精神寄托的渴望,成为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情感出口。

这一时期的港式警匪片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暴力美学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兄弟情义与宿命论的交织、都市景观与江湖规则的对比。这些元素不仅定义了港式警匪片的基本面貌,也为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1990年代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尾声,也是港产警匪片最后的辉煌。

《警察故事3》、《飞虎雄心》、《古惑仔》系列等作品在票房和口碑上都表现不俗,1996年成立的银河映像更是将警匪片的艺术水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然而,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产量过剩、盗版盛行、巨星陨落和创作模式固化等问题,使香港电影在世纪之交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困境,香港电影人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从面向世界到走向内地,成为港片发展的重要转折点。2003年CEPA签订后,香港电影获得政策支持,与内地合拍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无间道》系列的成功,不仅重新点燃了观众对港式警匪片的热情,也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香港警匪片的当下发展路径

2012年《寒战》的成功标志着港式警匪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影片将警匪对抗置于政治博弈的大格局中,叙事模式从传统的亦黑亦白转向非黑非白,不再单纯聚焦“黑社会”,而是凸显权力制衡。这种创新不仅真实反映了新香港的面貌,也为警匪片的类型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寒战》系列的成功在于其对香港社会政治生态的深度挖掘,通过警务处内部的权力斗争,展现了现代香港复杂的社会结构。这种叙事策略,既满足了内地观众的好奇,也为港片在内地市场的成功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近年来,香港警匪片越来越倾向于IP系列化运作。《使徒行者》从TVB电视剧成功转化为电影系列,《反贪风暴》、《扫毒》、《拆弹专家》等都形成了系列品牌。这种运作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建立稳定的观众基础,降低市场风险,同时也便于在内地市场进行推广。

《使徒行者》系列的成功特别值得关注。

从电视剧到电影的转化,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卧底题材特色,还在制作规模和视觉效果上有了显著提升。古天乐、张家辉等演员的加盟,为系列注入了更强的明星号召力。这种从电视到电影的IP转化模式,为香港影视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当代港式警匪片在技术层面也有了显著进步。

《拆弹专家》系列通过精良的特效制作和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重新定义了港式动作片的视觉标准。《扫毒2》在枪战场面的设计上更加注重视觉冲击力,通过高科技手段营造出更加震撼的观影体验。

这种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也使港式警匪片在与好莱坞大片的竞争中更具优势。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表达可能,使得传统的港式警匪片能够在保持类型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视觉效果的现代化升级。

与内地合拍已成为当代港式警匪片的主要制作模式。

这种合作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也为影片在内地市场的发行提供了便利。《追龙》、《无双》等影片的成功,证明了合拍模式的可行性。通过合拍,港片能够获得更大的制作预算,同时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合拍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港片的独特风格,成为创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一些影片在追求市场效果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原有的类型特色,这是需要警惕的问题。

尽管港式警匪片在商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质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2019年,从《廉政风云》到《反贪风暴4》,从《追龙2》《扫毒2》到《使徒行者2》,题材类似、演员雷同的现象让观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古天乐、张家辉等演员频繁出现在不同的警匪片中,虽然保证了一定的票房号召力,但也限制了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这种同质化现象反映了香港电影产业在面对市场压力时的保守策略。由于警匪片在内地市场有着稳定的观众基础,制片方倾向于重复成功的模式,而不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这种短期的商业考量虽然能够保证一定的收益,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损害港式警匪片的品牌价值。

《风林火山》:复苏的希望与未来的展望

回到《风林火山》本身,这部影片的意义远超其商业价值。

作为麦浚龙的第二部导演作品,《风林火山》承载着对港式警匪片艺术性回归的期待。影片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持续降雪的场景营造出强烈的末世感,这种极具作者性的视觉风格,与当下商业化的港式警匪片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戛纳电影节的首映反应来看,《风林火山》确实是一部两极分化的作品。支持者认为这是香港电影的傲骨和浪漫的体现,是对港片黄金时代的深度致敬;批评者则认为影片过于晦涩,缺乏情感和叙事的连接。这种分化本身就说明了影片的独特性——它不是一部迎合市场的商业作品,而是一次艺术化的类型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风林火山》还邀请到了已故音乐大师坂本龙一为影片配乐。这种国际化的合作模式,体现了香港电影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态度。虽然坂本龙一在制作过程中因病离世,但他的部分遗作将在影片中得到呈现,这无疑为影片增添了特殊的纪念意义。

正如高圆圆在采访中所说,希望观众能给《风林火山》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仅是给这部影片的,更是给港式警匪片未来发展的。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风林火山》这样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作品,来推动香港电影的持续发展。

风林火山,取自《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战术思想。对于港式警匪片而言,或许也需要这样的战略智慧:在市场变化中保持敏锐如风的嗅觉,在创作上保持深沉如林的积淀,在竞争中展现侵掠如火的气势,在艺术追求上保持不动如山的坚持。只有这样,港式警匪片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恭喜 803、娜娜、言午火韋 获得《刺杀小说家2》观影兑换券!(10.1活动)

/ MORE/

2025国庆档首日票房超3亿!

邓超黄渤古天乐宋佳等13部电影国庆档来袭

长假锁定!这些顶配大片即将电影频道首播

“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

官宣!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

国家电影局等关于组织开展“跟着电影做科普”专项行动的通知

这些“破烂”,竟然带动了他们走进电影院!

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十月底举办

2025国庆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在京举行

“吉”刻出发,跟着电影游吉林!

来源:橘子味的小柠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