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刚拉开帷幕的2025年国庆档。作为全年最受瞩目的黄金档期之一,曾诞生过《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票房巨鳄,一度被视作正能量题材的"福地"。今年的国庆档,却用冷清的票房数据给了市场一记闷棍,超13部新片扎堆上映,没一部能扛起票房大旗,就连暂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刚拉开帷幕的2025年国庆档。作为全年最受瞩目的黄金档期之一,曾诞生过《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票房巨鳄,一度被视作正能量题材的"福地"。今年的国庆档,却用冷清的票房数据给了市场一记闷棍,超13部新片扎堆上映,没一部能扛起票房大旗,就连暂时的票房冠军,被网友吐槽"含金量太低"。
档期整体战况。截止10月1号上午9点,国庆档首日票房格局基本确定,《志愿军3》以累计超5500万的票房暂居榜首。这部电影9月30号提前首映,首日拿下3383万票房,上映次日9小时再收2217万,排片占比和票房占比均达到23.7%,除了上座率不及《731》,其他数据看似都是市场第一。但熟悉票房规律的观众都知道,这样的成绩放在国庆档实在不够看,按照这个趋势,最终票房能破8亿都要烧高香,而《志愿军》三部曲总耗资高达15亿,回本几乎成了奢望。
《志愿军3》的失利,根源出在口碑上。前两部有陈凯歌担任总导演,还有众多实力派明星加持,口碑尚且平稳。这次陈凯歌亲自自编自导,还把儿子陈飞宇打造成"隐形男主",原本该是主角的历史英雄人物戏份被大幅压缩,甚至草草下线,反倒是陈飞宇饰演的原创角色孙醒成了"超级战神"。观众抱着看历史战争大片的期待走进影院,结果看到的却是一场流量主导的戏份倾斜,自然免不了失望吐槽,"打着历史旗号的偶像秀"成了最多的评价。
比起冠军的尴尬,档期里更多新片陷入了票房泥潭。黄渤主演的《浪浪人生》上映次日票房仅891万,排片占比跌到12.4%,票房占比更是只有9.8%,第二天就出现排片与票房倒挂的窘境,目前累计3046万的票房,距离超2亿的成本线还有着天壤之别。而成龙的《熊猫计划2》直接选择撤档,让本就冷清的档期更显乏力,不少网友直言"今年国庆档连个能看的大片都挑不出来"。
所有新片中,最让人意外的败笔当属古天乐主演的港片《风林火山》。这部耗资超4.5亿的大制作,被雪藏了整整8年,几乎每年都霸占"观众最期待港片"榜首,可是上映后却彻底翻车:上映9小时票房仅649万,排片占比7.2%,票房占比7.1%,上座率更是在国庆档大片中垫底,业内预测最终票房能破1亿都属万幸,4.5亿的成本注定血本无归。
《风林火山》的崩塌是早有预兆的。电影从拍摄阶段就波折不断,主演金城武、任贤齐与导演麦浚龙因创作理念不合彻底闹翻,金城武甚至全程缺席电影宣发,连基本的热度都难以维系。雪藏8年的时间里,电影市场早已迭代,当年的剧情设定如今看来显得过时陈旧。更糟的是,在戛纳电影节口碑崩塌后,导演还将132分钟的片长删减到125分钟,关键剧情被剪得支离破碎,把观众看得云里雾里的,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更致命的是,影片依赖的"港片豪华阵容"早已失去号召力。金城武、古天乐、刘青云、梁家辉这些曾经的"港片顶流",在年轻观众群体中认知度不断下滑。尤其是古天乐,虽然曾凭借"建校狂魔"的慈善形象积累了极好的观众缘,但近年来却深陷烂片泥潭。2022年的《明日战记》虽打着"本土特效突破"的旗号,却因剧情拉垮引发口碑反噬,被质疑"卖惨营销",而2025年他主演的《恶行之外》《临时决斗》《私家侦探》等作品票房接连失利,可现如今《风林火山》的惨败,让观众的耐心彻底被耗尽,"收手吧古天乐"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今年国庆档的冷清,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从档期环境看,首日预测票房仅3.5亿,比去年的4.9亿还要低迷,市场整体消费意愿不足。从影片质量看,缺乏真正兼具口碑与热度的头部作品,《志愿军3》口碑拉垮,《刺杀小说家2》虽演员阵容升级为邓超、辛芷蕾,却因特效下滑被质疑"成本给了片酬",剩下的影片更是实力不济。
港片的集体疲软,更是让档期雪上加霜。曾经靠警匪、动作题材撑起半边天的港片,如今陷入了创作瓶颈,既没能延续经典风格,又没能跟上内地观众的审美变化。《风林火山》的失败,不仅是一部电影的问题,更折射出港片在演员号召力、剧情创新、制作理念上的全面落后。
总结来看,2025年国庆档的遇冷并非偶然。《志愿军3》的口碑崩塌暴露了历史题材创作的浮躁,《风林火山》的惨败则宣告了"旧港片模式"的失灵,而古天乐等港星的票房失利,更警示着演员必须靠作品说话,消耗观众缘的代价终究要自己承担。这个国庆档或许会成为电影市场的"清醒剂":无论是主旋律题材还是港片IP,只有真正尊重历史、尊重观众、打磨质量,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大家有没有去看今年国庆档的电影?你觉得哪部最值得看,又怎么看待古天乐和港片的现状?
来源:CASIO卡西欧电子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