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号下午,猫眼数据刷新,《志愿军:雄兵出击》票房率先破8亿,把《坚如磐石》和《前任4》死死按在身后。
8天假期,13部新片抢钱,结果只有3部吃饱,剩下10部连汤都没喝到。
10月3号下午,猫眼数据刷新,《志愿军:雄兵出击》票房率先破8亿,把《坚如磐石》和《前任4》死死按在身后。
影院经理老周在群里甩出一张排片表:同一天,志愿军单日排片占比38%,倒数第一的《汪汪队立大功》只剩0.8%,直接腰斩。
观众进场前先看手机,豆瓣不到7分立刻劝退。
70%的购票行为发生在开场前两小时,评分就是生死线。
前任4首日破亿,第二天立刻掉速,豆瓣评分5.8,评论区清一色“套路”。
同档期的小成本喜剧《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开局排片5%,第二天涨到12%,原因很简单:评分7.2,观众看完自发安利,影院立马加场。
钱去哪,人心就去哪。
战争片把中老年男性拉回影院,爱情片抓住都市情侣,犯罪片锁定悬疑党。
三类人,三条赛道,谁也别想通吃。
陈凯歌这次把镜头对准朝鲜战场,炮火一响,40岁以上观众占比冲到55%,他们平时一年只进两次影院,国庆就肯为家国记忆买单。
前任系列拍到第四部,IP红利还在,但观众成长了。
95后女生小林看完出来直摇头:“还是分手喝酒那一套,我都能背台词。”她转头二刷《热血沸腾》,把朋友圈配图换成魏翔的笑脸,配文“这才是打工人的续命片”。
口碑扩散不靠大V,靠这种普通账号的几十次转发,小片子才有活路。
影院经理现在每天盯两部手机,一部看猫眼实时,一部看豆瓣涨分。
分数掉0.1,第二天排片就砍一场;分数涨0.1,立刻加午夜场。
机器算法把档期切成小时,黄金时段只留给前三名,其余影片被挤到上午和深夜,票房差距一天就能拉开千万。
有人算过账,一部中等成本喜剧想回本,国庆档必须拿到3亿以上。
现实是,排片先给头部,宣发费比制作费还高,没有大明星就砸不起电梯海报。
结果出现怪现象:制作费8000万的片,宣发追加到1.2亿,票房却只收回6000万,投资人血本无归。
观众越来越像精算师。
先看类型,再看评分,最后瞄一眼时长,超过150分钟直接放弃。
假期有限,票补取消,一张票五十块,没人愿意替烂片买单。
以前档期红利能让烂片躺赚,现在只能躺平。
再不做口碑,你会连排片都拿不到;不懂精准类型,下一个被砍的就是你。
来源:优雅艺术家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