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国庆档,13部大片扎堆上映的盛况,终究没能点燃市场热情,反倒让“港片困局”成了最刺眼的注脚。成龙携《熊猫计划2》临阵撤档,雪藏8年的《风林火山》亏损超4亿,这场曾被寄予厚望的“港片反击战”,最终沦为一场关于“情怀失效”的集体感慨。
2025年国庆档,13部大片扎堆上映的盛况,终究没能点燃市场热情,反倒让“港片困局”成了最刺眼的注脚。成龙携《熊猫计划2》临阵撤档,雪藏8年的《风林火山》亏损超4亿,这场曾被寄予厚望的“港片反击战”,最终沦为一场关于“情怀失效”的集体感慨。
谁能想到,今年国庆档的“黑马”竟不是任何一部新片,而是上映已15天的《731》。截至10月2日21点,这部口碑平平的影片单日票房破7000万,排片占比升至19.8%,上座率更是稳坐榜首,累计票房突破16.52亿,距离25亿票房目标仅一步之遥。
反观新片阵营,《志愿军3》靠着20.8%的高排片勉强蝉联日冠,单日票房7100万却难掩上座率低迷的尴尬;《刺杀小说家2》更显狼狈,上映2天累计票房1.12亿,相较于前作10亿票房近乎腰斩,剧情拉胯、特效倒退成了观众吐槽的焦点。
在这样冷清的档期里,港片的表现堪称“灾难级”。暑期档凭借《捕风捉影》拿下12.38亿票房、甩掉“烂片之王”标签的成龙,本想借《熊猫计划2》乘胜追击,可影片热度低到连预售都不敢开启,临近上映悄然撤档——毕竟前作豆瓣评分不及格,全靠成龙情怀才拿下3亿票房,面对今年国庆档的冷市场与强对手,撤档成了制作方对“质量不自信”的唯一妥协。
比撤档更惨的是《风林火山》。这部被影迷期待了8年的“港片顶配”,集齐了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等近30位明星,号称“再也凑不出的神仙阵容”,制作成本更是一路超支到4.5亿,单是一比一搭建铜锣湾场景就花了1.2亿,可这个斥巨资打造的场景,最终只用来拍了一场雪。
上映2天,影片单日票房跌至1236万,排片占比5.2%,累计票房仅3370万,按片方37%的票房分成计算,亏损已超4亿,若海外市场无奇迹,将成为港片影史最大惨案。
《风林火山》的溃败,本质是港片“情怀依赖症”的总爆发。片方明知剧情是老套的“两兄弟争家产”,逻辑混乱又浮夸,却把所有赌注压在“明星阵容”和“港片情怀”上,试图用“回忆杀”让观众买单。可如今的观众早已不再盲目——成龙的情怀够深吧?可他此前烂片无数,也是靠《捕风捉影》的过硬质量才翻身;那些被奉为“港片符号”的老戏骨,对年轻观众而言更是陌生的存在。
这些年,港片总在“炒冷饭”里打转:警匪片还是熟悉的卧底套路,喜剧片离不开无厘头的老梗,就连演员阵容,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张熟面孔。观众的情怀,早已被一次次粗制滥造的“情怀消费”耗尽。《风林火山》用4亿亏损证明,没有好剧情、好制作,再强的明星阵容、再深的情怀滤镜,都救不了港片。
港片的出路,从不在“卖情怀”里,而在“破局”中。当年《无间道》的惊艳,靠的不是明星堆砌,而是剧情的张力与人性的深度;如今成龙凭《捕风捉影》翻身,靠的也是扎实的故事与真诚的创作。若港片始终停留在“啃老本”的舒适区,下一个《风林火山》的悲剧,或许不远了。
来源:阿呆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