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0万对5亿,票房数字像一记闷棍敲在港片脑门,古天乐站在中间,脸比银幕还黑。
2000万对5亿,票房数字像一记闷棍敲在港片脑门,古天乐站在中间,脸比银幕还黑。
这棍子不是今天才落下。
2017年片子就拍完,麦浚龙嫌节奏不对,剪了补,补了剪,把3亿剪成5亿,时间剪掉8年。
8年里,内地观众口味从《战狼》翻到《流浪地球》,再翻到短视频三分钟讲完一部电影,他还在慢镜头里放冷枪。
多花的2亿不是钱,是赎身费,替旧时代买棺材。
古天乐2025年上映6部,猫眼平均票房不到5000万,豆瓣没一部过5分。
数字摆在这儿,他比谁都清楚,可还是一部接一部。
原因也简单:港片青黄不接,投资方只认三张脸——刘青云、刘德华、他。
剧本堆在他桌上,钱跟着剧本一起堆,他不接,整条生产线就断电。
他拿的不是片酬,是救济款,救自己,也救背后那批灯光摄影茶水工人。
观众不管这些。
观众看见的是同一张脸在六部电影里演六种名字的同一个警察,开枪、皱眉、忏悔,再开枪。
情怀被榨成甘蔗渣,嚼到最后只剩涩味。
有人算过,古天乐近五年在大银幕上“死”了十一回,观众也陪死十一回,第十二回谁还愿意买票进场?
《风林火山》把问题推到极端:导演要个人风格,老板要票房,古天乐要还人情,三方拔河,绳子断了。
片子雪藏八年,错过最佳上映窗口,就像把冻了八年的鱼端上桌,再贵的调料也压不住腐味。
首日2000万,是观众用钱包投票:港片再卖老脸,不灵了。
更冷的数据在后面:2024年港产片在内地占比不足5%,2025年国庆档前十只有一部港片,还是垫底的《风林火山》。
年轻观众连港剧都不追,谁还看港片?
投资人把热钱转向科幻、悬疑、现实题材,港片像被留在BP机时代的号码,再call也没人回。
古天乐其实早就给自己留过后路。
他投《明日战记》,砸几千万做特效,想给港片换赛道,结果票房只够回本,豆瓣5.2。
观众说机甲像塑料,剧情像游戏,他站在首映礼上笑,笑得像知道自己白忙活。
可转过头,他还是接拍《风林火山》,因为不接,明天连开工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港片死结:老牌演员想突破,市场不给空间;想退休,后面没人顶。
金像奖红毯年年铺,走过来的还是那几张皱纹增生的脸。
媒体问古天乐怎么破局,他答得老实:“拍一部少一部,拍到没人看为止。”这句话像遗言,也像遗嘱,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
可观众不买遗嘱,只买快乐。
2000万首日告诉古天乐:再拍,就是把钱往水里扔。
扔的不仅是投资方的钱,还有自己三十年攒下的口碑。
观众可以原谅一次烂片,原谅六次,第七次就换台。
网络时代,换台只需要一秒。
港片要活,得先让古天乐停。
停不是退,是让他从救场工人变回演员,一年拍一部,挑剧本,挑角色,挑到观众忘了那张脸,只记得角色名。
同时给新人让路,让二十岁的脸出现在港片海报,让投资方习惯亏钱也要培养下一代,否则2026年国庆档,连2000万都收不到。
停拍是疼,不停是死。
古天乐站在十字路口,左边是继续透支,右边是断臂求生。
选哪条,观众盯着,钱包也盯着。
2000万对5亿,下一部还想再赔一次?
来源:小爱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