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去看了《志愿军:浴血和平》,直到字幕走完,我才起身离开影院。内心被一种巨大的憋屈感填满。在经历了如此惨烈的牺牲后,我们迎来的为何不是一场畅快淋漓的胜利,反而是谈判桌上无尽的博弈与隐忍?这‘憋憋屈屈’的和平,就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结局吗?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昨天去看了《志愿军:浴血和平》,直到字幕走完,我才起身离开影院。内心被一种巨大的憋屈感填满。在经历了如此惨烈的牺牲后,我们迎来的为何不是一场畅快淋漓的胜利,反而是谈判桌上无尽的博弈与隐忍?这‘憋憋屈屈’的和平,就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结局吗?
但冷静下来,我意识到,这份‘憋屈’和不理解的背后,或许正是这部电影的使命,就是让你产生这种愤怒又找不到出口的情绪,在不断的叩问为什么之中,让你跳出战火,主动聚焦和思考和平的意义。
要读懂这部电影,理解林队长这个角色的设置非常重要。林队长精心布置和平鸽装饰,希望它能成为和平的使者,传递双方对和平的共同期待,可却被美方故意用直升机无礼粗暴的破坏;林队长说,和平就像个小孩子,总会跑到你面前。可和平真的是主动跑到我们面前的吗?
林队长这个角色代表着一些出于朴素的善良情感而对和平的认识过于理想化,过于把对手当人看的人。真正的和平并不会因为祈祷、乞求、期待而到来,只有在血与火淬炼的实力之下才能得到和平、才能守护和平。而这才是这部浴血和平要告诉我们的主题。这也完美的诠释了以武止戈,砥定乾坤的含义。
接下来,我们再理解一下稳重如山那张纸条的意义。因为那表现的是计算和平代价的至高智慧。
我们的志愿军中有太多英雄是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杀过来的,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战神、他们本就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英雄。
可一直以来,我们对英雄们的崇敬来自于,拿起枪的他们是不惧生死、骁勇善战的勇士,而往往忽略了放下枪的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父母、妻儿、也需要充满希望的未来。他们把号称天下无敌的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就已经是创造了军事奇迹,这是最荣耀的胜利,否则敌人根本就不会坐上谈判桌;如果我们没有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信念,他们也不会最后乖乖的签字。而保持稳重如山的战略定力,是因为打到三八线就是对新中国,政治外交等各方面最理想的平衡点,此时的停战,正是以最少的牺牲,换取最宝贵和平的智慧抉择,这不但是对活着的英雄们最好的交代,也是对牺牲的烈士们最好的告慰。
所以,这部影片的真正价值,并非重现战场的高光,而在于点燃我们对战火之后的深刻思考:和平从何而来?和平意味着什么?和平并不是“彻底消灭敌人”的狂欢,而是“让更多的英雄们活下去”的守护。如果你看懂了这个内核,应该就不会再感觉到憋屈了。
【本文系承叔记原创作品,同时提供文字版与视频版,本账号对相关文字及视频内容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来源:严家武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