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战争片该有的样子,终于被拍出来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2 18:00 2

摘要:作为《志愿军》三部曲,陈凯歌在前两部花了浓重的笔墨,接连拍摄了“松骨峰”和“铁原阻击战”两场惨烈的战役,到了第三部,又如何能更进一步?

国庆档的第一部,自然是留给了它——

《志愿军:浴血和平》。

作为《志愿军》三部曲,陈凯歌在前两部花了浓重的笔墨,接连拍摄了“松骨峰”和“铁原阻击战”两场惨烈的战役,到了第三部,又如何能更进一步?

出人意料的是,电影一开场就是一大段文戏。

中美开启谈判。

作为参加过联合国会议,又上过前线的翻译人才,李晓(张子枫 饰)被分配了帮助谈判团翻译的任务,但一开始,她就与翻译团团长林月明(宋佳 饰)发生了冲突。

为什么?

因为李晓的哥哥死于铁原阻击战,父亲在与美军交火中生死不明,大概率已经阵亡,如此国仇家恨累加起来,非但不能复仇,还要摆个和平鸽的图案来欢迎美军谈判团,李晓在情感上完全接受不了。

于是她坚决请求离开谈判团,前往战场。

而林月明的看法呢?

她是顾全大局。

虽然她能理解李晓的愤怒,但她相信和平才是最终的目的,而所谓的和平,则是靠有理有节地谈回来的,为此她一方面面对美国人时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又在对方有意破坏“和平鸽”后,依然想方设法重新摆了回来。

就像她最后说的,“和平就是一个小孩子,终归会跑到你面前”。

谁对谁错?

或许站在不同立场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甚至于我猜想如果《志愿军:浴血和平》有争议,很大一部分也会来自于此——

你不好好拍打仗,在这里探讨什么和平?

但我倒是觉得,这或许也正是这部电影有别于那些简单战争片的特别之处,它不仅是在说“有所为”,更在说“有所不为”,这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只有如此,我们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毕竟,我们战争的目的,只有和平。

一个例子,姚庆祥(彭昱畅 饰)之死。

姚庆祥是谈判团的警卫排排长,负责保护各位代表的安全,但有一次,他遭遇了美军派来暗杀我军首长的杀手,被对方用枪抵住脑门。

他没有退缩,但也没有拔枪。

于是被近距离射杀。

为什么不拔枪?

因为他所处的地方是中立区,如果他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的情况下率先拔枪射击,那么势必会被抓住“破坏规则”的把柄,对我方谈判局势不利。

所以他选择了“有所不为”,为的,就是我们能够“有所为”。

难吗?

很难。

因为相对于暴力手段,这种选择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更宽广的视野来理解。

这是一个痛苦的心理过程。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以胜利者的姿态谈判呢?

为什么要搞得这么“憋屈”?

陈凯歌的答案是,其实我们每一个“筹码”,都伴随着无数人的流血牺牲。

比如正面战场上的——

上甘岭战役,黄继光(周政杰 饰)所在的队伍要拿下零号阵地。

可对方的地堡火力异常凶猛。

我方接二连三地倒下。

最终,还是靠黄继光以血肉之躯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赢得冲锋的机会,才获得胜利。

也有正面战场外的——

在前两部里也出现的华侨赵安南(肖央 饰),已经帮我军运送了一百回物资了。

他打算回国尽孝。

可在最后一次运输过程中,躲过了敌人的轰炸,却意外误触了之前没有爆炸的炸弹。

当场牺牲。

而其他人呢?

孙醒(陈飞宇 饰)在中立区遭遇了冷枪,医院的小护士因为感染最终死亡,如果再加上第一部的松骨峰战役和第二部的铁原阻击战,你会发现,在这三部曲里大部分我们能叫得上名字的战士,最后的结局都是牺牲。

今天我们再回顾那段历史,或许会觉得这些只是一个个名字。

甚至有人觉得只是数字。

但这些名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他们都和李晓一样,有着一个个具体的家庭,有爱着他们的人和他们所爱的人。

战争不是沙盘游戏,它本身就是残酷的。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你或许便会意识到陈凯歌拍这套戏真正的用意——

他不止是要拍一个主旋律的故事。

更是要在这样惨烈的历史中,让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前人的艰难,珍视和平的珍贵。

为此,他并没有恶魔化美军——

比如电影里有一段,美军展开了“细菌战”,结果有飞行员被俘,这其中就有不少“良心未泯”的人,他们最终站出来揭露了美军细菌战的真相,让全世界知晓。

或者最终停战时的那个场面,中美两方的士兵同时欢呼、庆祝,他们虽来自不同国家、阵营、立场,但对“和平”“停战”“回家”等渴望,其实都是一样的。

他的意思是,所有的军人,本都是普通人。

这不仅打破了非黑即白的叙事,也承认了即便在最残酷的战争中,人性的灰度依然存在。

它不仅是在说,是战争把人变成了野兽。

更是在说,我们战胜的,是强大的对手,而非纸片化的怪兽。

也正是因此。

我们在看《志愿军:浴血和平》时,所感受到的往往不会是胜利的“热血沸腾”。

而是胜利的艰难。

我们看到的是在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里,一个坚守信用的国家与一群有信念的个体,如何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地艰难做出选择,并承担其代价。

它是一部对“和平”进行冷静思考的影片。

于是电影的结尾。

几十年后,朝鲜战场上,那些牺牲了烈士们,被“送回”了祖国。

我看着那整齐的军姿,忍不住润湿了眼眶。

这是现实给予的“完美结局”。

从2023年至今。

三年三部的《志愿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冰天雪地的战场。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了他们如何在极端极端条件下,用鲜血与理性共同换来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如今,这只带血的鸽子已在我们上空自由飞翔。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

来源:硬核卡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