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片内地首日排片率7.2%、票房预测2505万,仅半日之后,排片率已经下降到6.9%,预测票房也下调至2145万。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风林火山》上映。
香港电影的“有生之年”系列,又少一部。
该片内地首日排片率7.2%、票房预测2505万,仅半日之后,排片率已经下降到6.9%,预测票房也下调至2145万。
看趋势,破亿已经无望。
一场大片之死,已是板上钉钉。
但笔者想讲一句,这与香港电影所谓因审核而颓势,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开讲。
首先,电影并不难懂。
一开场,李雾童在阔大隧道中醒来的场景,已经揭示了其豪门身份。
接踵而来的铜锣湾“无差别枪杀案”和“医院爆炸案”,都来自李雾童及其情人刘思欣的手笔。
手段残酷,牺牲很大,就连被警察扣押的重病父亲,也只是一枚棋子,说扔就扔,李雾童转身就拿这件事,与警方谈条件。
他的目的很直接,将涉毒起家的桥言家族“洗白”。
深沉与酷烈并存。
程文星一脉的杀手组织。
表面上看起来,是独立和雇佣性质,实质上却近乎李家“圈养”的“护院”和“打手”,被金钱统御。
上文所讲的“枪杀”和“爆炸案”,以及“抢货”与“护卫”等多场杀戮戏,都是他们的杰作。
这群人的存在与被抹杀,都有很强烈的“宿命”概念。
出来混,迟早要还。
但他们本身,只是工具般的存在。
另有一种残酷意味。
警方差不多就是王志达和狄文杰的故事。
王志达是黑警,一边扫毒,一边贩毒,最后因自己的贪婪而亡。
仅被王志达视作帮手和解决麻烦的老警狄文杰,不但有着痛苦的往事,也是有能量推动和决定事件发展的幕后力量之一。
他不但送了杀手程文星一程,更枪杀了李文狄,将李雾童重伤。
卧底的麦俊贤精神异常,且被控制去制造了爆炸案,另一卧底阿焦则被王志达拿去交换利益,抛弃惨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警察对应了这句话。
再说说演员。
电影以群像和多线索模式展开。
除了片头、片尾和海报的演员名字排序之外,主要出场的演员这里,其实基本上没什么主角和配角之分。
按番位概念,金城武领衔,刘青云和梁家辉其后,后面是古天乐和高圆圆,其余角色几乎等同客串配戏,就不多讲了。
如果硬要说戏份,如果没记错的话,古天乐占比最重且相对集中,金城武、刘青云五五开,梁家辉和高圆圆稍少,任贤齐三场戏,杜德伟两场戏,鲍起静两场戏,卫诗雅两场戏,林俊贤露面两次,卢海鹏一场戏,麦浚龙出场一次。
大概就这样。
此外有个有趣之处。
整体上来讲,演员的表演都还不错,有下限保证,没有人拉垮,也没有人跳戏。
但结合所有演员来看,反而是偶像金城武的演法,最让人舒服,那种自带的豪门风范,确实突出又自然。
其他人不能说不好,但完全没法说什么,值得单独来赞一赞,包括老戏骨梁家辉和刘青云也一样。
都不具备独占性。
也就是说,你可以想象,找一些另外的、具备一定表演水准和知名度的演员上来,完全不会有任何缺失,都能应付。
这不但有趣,也颇为古怪。
不好评。
话说到这里了,电影到底怎么样?
不难懂,但叙事晦涩。
看的时候需要去猜一猜、想一想和捋一捋,究竟是谁在布局,谁在驱动,谁在做表面文章,谁在暗处获利。
电影的审美很高级。
人物造型、光影的运用和特效场面的制作,都颇花心思。
这些是好的一面。
而对待这个作品,麦浚龙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这不用怀疑。
说了好的一面,再来看看问题。
开篇拿大段字幕交代故事和人物背景,这个处理就非常糟糕。
这已让人感觉不妙。
见过有人说,坂本龙一的电子音乐是如何一绝,但无法否认的是,音效这块,几乎没能起到拨动观众心弦的作用,甚至有缺失。
不好说问题怎么来的,但作为观众,这是直观感受。
叙事的跳跃与晦涩,让观影过程变得不流畅,此外也有诸多“挖坑不填”的地方,直接就推走了,故事其实没有讲完,却也没有留下下文的线索。
但这绝不是最糟糕的问题。
叙事的节奏和剧本的空洞是最大硬伤。
这部电影,其实有好几处大场面和强劲的镜头冲击,所以显而易见,导演并非一味追求艺术,而是考量了商业平衡。
但平淡与空洞感,一直挥之不去。
最终成了无聊之态。
有好些地方,你甚至感觉不到剧情在推进。
结果就是,除了偶有的华章,电影燃不起来,也沉不下去,那些故作的高深与竭力的愤怒,都似乎在纸上谈兵,大家真真正正,都是看戏人。
这令倦意无可抵御。
看看片尾字幕,剪辑竟然是张叔平。
当然,张叔平的强项,并非是剪这种混合了诸多商业元素的片子,而是类似王家卫的那种艺术触感,低回、重复、强调、升华,那才是他的舒适区。
所以当然怪不了张叔平。
来到最后,讲一讲“审查”问题。
如开篇所讲,笔者见过很多人,将香港电影近年来的颓势,归结于题材受限,更进一步指向了“审核”。
那就以这部《风林火山》为例,来看看“尺度”究竟如何。
毒品、杀手、血腥、暴力,这些东西不说了,毫无疑问给了相当宽泛的许可度。
电影不断提及的概念,包括移民、黑警、“李家”、政府操控等或明或暗的东西,比如,梁家辉饰演的狄文杰就表态,“李家”向来把这里当作自家的游乐场,但政府更懂得该怎么玩。
不深说,自己斟酌。
说到底。
笔者很早之前就讲过,香港电影之颓,在于幕后电影人的迭代,而新人未能鼓勇接续,致使作品质量断崖下跌。
怪罪电影审核制度,实在是无能之怒。
来源:唐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