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天大盘9200万,《志愿军:浴血和平》以3350万的票房、36.5%的票房占比,直接冲上日票房第一。要知道,同期还有上映13天、已经揽下15亿的“老牌选手”《731》,以及同样是国庆档新片的《浪浪人生》,但《志愿军:浴血和平》硬是凭着“首秀”就把冠军牢牢攥在
9月30日,《志愿军:浴血和平》一上映就夺下日票房第一的宝座,击败了《731》,率先领跑国庆档。
当天大盘9200万,《志愿军:浴血和平》以3350万的票房、36.5%的票房占比,直接冲上日票房第一。要知道,同期还有上映13天、已经揽下15亿的“老牌选手”《731》,以及同样是国庆档新片的《浪浪人生》,但《志愿军:浴血和平》硬是凭着“首秀”就把冠军牢牢攥在手里。
这还不是最让人意外的,看排片占比,它只有17.8%,比排片占比34.1%的《731》少了快一半,但票房占比却反超对方5.5个百分点。简单说就是:用更少的场次,换来了更高的票房,这种“以少胜多”的架势,相当少见。作为“志愿军”系列的终章,《浴血和平》的火爆,其实是整个系列票房势能的一次集中爆发。2023年的《志愿军:雄兵出击》,最终票房破8.6亿;2024年的《志愿军:存亡之战》,票房更是冲到了12亿。
从“雄兵出击”到“存亡之战”,再到如今的“浴血和平”,这个系列就像在搭积木,一部比一部更能勾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票房也跟着一路走高。
对比同档期的其他片子,《浴血和平》的优势更明显,《浪浪人生》首日综合票房1705万,票房占比18.6%,虽然也是新片,但和《浴血和平》的差距肉眼可见。至于那些上映了几十天的老片,比如《捕风追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占比最高也就5.2%,根本没法和这部新上映的战争史诗掰手腕。为什么《志愿军:浴血和平》能这么“横”?看剧情就知道,它讲的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边打边谈”的故事。前线战士在枪林弹雨里拼命,谈判桌上外交官们唇枪舌剑,这种“战场+谈判桌”双线并行的叙事,把战争的残酷和外交的智慧都拍出来了。
从前几天的预售数据看,《浴血和平》其实就已经显露出“爆款相”,当时就有人预测,等正式上映,它肯定能靠口碑和题材优势后来居上,现在看来,这个预测成真了。
《浴血和平》的平均票价是38元,和整个国庆档大盘的平均票价差不多,这说明它不是靠“高价票”堆出来的票房,而是真真切切有大量观众愿意走进影院支持,总出票240万张,总场次36万场,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观众用脚投票,选择在国庆档里看一部能唤起家国情怀的电影。
有人可能会问,战争片拍了这么多,观众会不会看腻?但《志愿军》系列用票房证明,只要能把历史拍得真实、把人物拍得鲜活,观众永远会买账。《浴血和平》里,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情感细腻细节让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能触碰到的故事。现在国庆假期才刚开始,《志愿军:浴血和平》的票房肯定还会继续涨,按照这个势头,它很可能会成为这个国庆档的票房“扛把子”。毕竟,谁能拒绝一部既好看、又能让人看完后忍不住为历史热泪盈眶的电影呢?
来源:脚踢踢一点号